沙亞娟
健康的心理是中職學生提升自身素質的前提條件,也是中職學校進行學生管理的先決條件。本文旨在通過對有關政策的梳理分析,找出當前中職學生心理素質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有效措施,提升中職學生的心理素質。
一、當前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
(一)學習上有壓力缺動力
大多數(shù)中職學生在初中時期學習成績不理想,缺少成就感,往往會成為教師和家長眼里的“麻煩”,得到的更多是批評和無視。他們在選擇中職專業(yè)時也缺少指導,很多學生對所學專業(yè)一無所知,有的是隨機選報,有的是為了跟初中同學在一起。這種在專業(yè)選擇上的盲目性導致他們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成績不理想,并產生學習上的焦慮情緒。當這種焦慮情緒被不斷強化之后,他們自己就會覺得在學習上力不從心,進而產生自暴自棄心理,即便想改變自己的狀況,往往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人際交往上有需求缺勇氣
中職學生正處于愛鬧愛玩的年紀,面臨來自全省各地的同學,每個人都有人際交往的需求,從心里希望能得到同學的認可。但在實際的人際交往中,他們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存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部分中職學生與同學朋友相處缺乏正確的準則,在一些事情上容易走極端。長此以往,他們會被周圍的同學有意無意地孤立,也就無法與同學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轉而到網(wǎng)絡上尋找感情寄托。二是存在交際圈子狹窄的問題。有的學生來自農村,由于家庭條件不好、個人知識面窄等,在實際的人際交往中缺乏勇氣,上課時坐在教室的角落,下課后獨來獨往,封閉自己,不敢與人溝通,甚至形成社交障礙。
(三)自我意識上有追求缺引導
中職學生處于由少年時期向青年時期的過渡階段,常常陷于迷茫狀態(tài)。一是對自己的性格和能力缺少清晰的認識,不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和缺點,更不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標。他們內心涌動著無數(shù)的希望,但是在自我認知不清晰的情況下,這些希望往往會被他們親手毀掉。二是缺乏正確的表現(xiàn)自我、展現(xiàn)自我的能力。他們自尊心強,不喜歡受人支配,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迫切需要得到教師的關注,但又不愿接受“家長式”的管教。在表現(xiàn)自己能力的時候,他們難以選擇正確的途徑,而是通過搞怪、與教師對立等行為來彰顯自己的個性,以此博得同學的關注。當教師為他們提供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時,他們卻由于能力不足、緊張不安等原因而出現(xiàn)不愿表現(xiàn)、不敢表現(xiàn)的情況。
二、提升中職學生心理素質的必要性
中等職業(yè)學校培養(yǎng)的學生將會是未來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主力軍,這些學生心理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成效。
在這方面,國家已經出手布局:2019年,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公布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鼓勵學校設立心理健康輔導室并建立心理健康服務團隊,為學生提供健康宣傳、心理評估、咨詢輔導等服務,為學生主動尋求心理健康服務創(chuàng)造條件。2018年11月,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等10部門聯(lián)合印發(fā)《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將完善教育系統(tǒng)心理服務網(wǎng)絡作為重要試點內容,要求試點地區(qū)進一步加強各級各類學校心理健康服務機構的建設力度。這些都為我們開展中職學生心理素質提升工作提供了支撐。但各學校軟硬件條件不同,重視程度不同,導致對中職學生心理素質提升重視不足、措施不多、實效性不強,亟需改善。
三、提升中職學生心理素質的對策建議
中職學生正處于人格的塑形階段,只要有正確得當?shù)囊龑В麄円话闱闆r下就會快速地改變自己,給我們帶來驚喜。所以,學校和教師應從不同層面采取措施,引導中職學生全面提升心理素質。
(一)發(fā)現(xiàn)學生的長處,鼓勵他們樹立自信
中職學生不敢、不愿表現(xiàn)自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自信。教師應該多鼓勵他們,給他們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開展鍛煉學生適應能力和個性品質的課堂活動,使他們逐步提升自己當眾發(fā)言的能力、組織活動的能力、協(xié)調班級事務的能力等。在我擔任班主任的班級里,我沒有直接任命班干部,而是公布班干部職位后,讓學生先自己報名。我會私底下去動員、鼓勵班里那些性格孤僻、不喜歡參與班級活動的學生參加競選。大部分學生覺得我信任他們,都會積極報名參加。一旦他們邁出第一步,接下來的提升就水到渠成了。
(二)以人生規(guī)劃和職業(yè)規(guī)劃喚起學生自強不息的決心
中職學生由于年齡小,缺少必要的社會經驗,對自己的人生和職業(yè)幾乎沒有規(guī)劃。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要在講好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建立清晰的個人規(guī)劃,給他們描繪職業(yè)發(fā)展和幸福生活的美好前景。比如,在每周一次的班會上,我會讓學生觀看紀錄片《“職”向》及與中職學生職業(yè)發(fā)展相關的視頻資料,用同為中職學生的學長們的成功經歷去喚起他們自強不息的決心。
(三)與學生真誠交流,用關心喚起他們正視自我的信心
部分中職學生由于人際交往能力較弱,往往會選擇封閉自己的心。教師要研究如何走進他們的內心,了解真實的他們,從而幫助他們正視自我、完善自我。我在教學工作中采取的方法是讓學生通過周記與我進行交流,我會認真閱讀他們所寫的內容,認真寫評語,并且絕不外傳。我的真誠打動了他們,在他們提交的周記中,我了解到他們的真實想法、受到的委屈、面臨的困惑等。除了通過評語進行心理輔導,我還會與學生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交流,幫他們解決難題,并給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四)開展團體輔導活動,讓學生消除參加集體活動的緊張情緒
中職學生自我意識較強,認準的事很難被改變。這時候,教師就要正確、合理地利用從眾心理,用集體的力量去改變他們。從眾心理就是某個生命個體愿意追隨眾人的表現(xiàn)。班級作為一個集體,對班里的每一個學生來說就是一個群體,他們的心理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群體成員的影響。教師要充分利用這種群體的力量,多開展團體輔導活動,讓學生個體對班級產生認同,以班級群體為參照物不斷矯正自己的言行,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被影響、被同化,從而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我在班級里通過組建學生社團、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比賽等,將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都激發(fā)出來,讓他們變得開朗、積極、主動。
(責編 馬孟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