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也是反饋學生學習效果、鞏固學生所學知識、發展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手段?;凇半p減”政策的相關要求,為更好地緩解學生課業壓力,各學科教師要緊密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相關要求,積極推進作業設計的優化與創新,摒棄作業的繁而雜,推崇作業的少而精,達成減負增效的教學目的。
[關鍵詞] 雙減;小學英語;作業設計;減負增效
“雙減”政策是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部署,其目的就在于減輕學生所承受的過重作業負擔。在小學教育階段,作業不僅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也是檢驗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和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有效手段。在當前“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減負增效已成為教育界的一項重要課題。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英語教學形式更具靈活性和多樣性。所以,英語作業設計也要隨著教育形勢的轉變進行必要的優化,改變傳統的單純以書面作業為主的“一刀切”形式,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和成長特點,突出作業的多樣性、實踐性和精練性,讓作業不再是學生的負擔,真正收到為學生減負的效果。
一、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現狀分析
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拓展和延伸,對于提升教學質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但從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現狀來看,作業所應有的效用似乎難以充分保證。作業形式過于僵化,作業內容重復單調,作業離生活實際越來越遠,過多地強調機械訓練和死記硬背,這種與學生成長和生活完全脫離的作業形式,不僅不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還會嚴重阻礙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導致用作業鞏固學生學習效果的作用難以得到發揮。毫不夸張地說,作業已經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主要負擔。
二、“雙減”政策下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原則
當前小學英語作業設計,要轉變傳統單一的作業形式,遵循適度性、差異性和趣味性的基本原則,突出作業設計的生活化和多樣性,保證英語作業的時效性。具體而言,差異性原則主要是指以學生學情為基礎,通過給學生設置難易程度、數量不同的作業,以滿足各層次學生的作業需求,幫助學生高效地完成作業。適度性原則是指以學生的身心發展、認知規律為前提,同時以教學內容和目標為核心,設計一些貼合學生生活實際并符合學生學情的作業,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綜合考慮學生的作業耗時、精力等因素,避免對學生造成過大壓力。趣味性原則主要是指教師能夠充分發現學生學習動力之所在,以多元化、趣味性的作業設計來促使學生積極探索,讓學生在自身強烈好奇心的推動下高效完成作業,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同時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發展。多樣性則要求教師在保留并適當刪減傳統書面作業的同時,本著培養和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的目標,同時融入一些其他形式的作業,比如實踐性作業、表演性作業、聽說型作業,以多樣性的作業設計緩解學生對傳統書面作業的抵觸,達成減負和增效的目的。
三、“雙減”政策下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策略
(一)聚焦作業目標,保證作業梯度
小學生每日課后作業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教師設計的作業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要具備明顯的目標指向性,同時布置的作業要具備一定的梯度,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需求,保證作業的有效性和全面性。
比如,在完成了Our school subjects的教學之后,教師就可以依據班級學情給學生布置這樣一種梯度作業:(1)規范書寫本單元的單詞兩遍;(2)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構建章節課程體系,選擇部分課文段落進行誦讀;(3)對所學課程采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描述,并說明自己最喜歡的課程及原因。上述三種作業基本上都是結合本章節的詞匯知識設計的,其中第一項作業主要是抄寫型作業,無須任何知識儲備,適合能力較差的學生,作業的目標就在于鞏固學生的英語基礎;第二項作業則是以誦讀為主,相比于第一項作業難度更大,適合能力中等的學生,作業的目標就在于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儲備,并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第三項作業以應用為主,適合英語能力較強的中等生,作業的目標就在于鍛煉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語用能力。
這樣一種英語作業的梯度設計,既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作業需求,也貼合了學生的學情,更利于學生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
(二)堅持生本思想,鼓勵學生自選作業
結合學生日常的作業現狀來看,學生之所以對作業沒有興趣,主要原因就在于作業量過于龐大。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可接受的作業量也呈現出顯著的差異。對此,為保證學生的作業效果,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教師在完成了作業的梯度設計之后,還要帶領學生認清自身情況并選擇與自身能力相符的作業內容,以保證學生能夠借助有限的作業來加深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并有效鍛煉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對于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學,教師就可以結合大綱要求設置相應的書面作業和聽說作業等多種類型的作業,不同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具體的作業類型和作業數量,以收到良好的減負效果。小學生由于年齡因素的影響,自選作業意識可能較為欠缺,此時就需要教師扮演好引導者角色,對學生的作業量提出適當的要求,如優等生全部完成,中等生可以選擇完成其中的80%,普通生則可以選擇完成其中的50%,以此來督促學生自選作業的圓滿落實。
(三)關注學生個性成長,注重創意作業設計
創意作業設計是對傳統作業設計的有益革新,它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并從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角度出發而設計。小學生是具有鮮明個性的群體,他們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新奇事物,也會有各自獨特的見解。在經歷了前期的英語基礎學習之后,學生具備了基本的英語學習經驗。對此,為了更好地落實“雙減”教育思想,在進行小學英語作業設計時,教師要迎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從促進學生創新發展的角度出發,為學生設計一些創意十足的個性化作業,以此促進學生實踐認知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并實現對學生智力與思維的開發,從而真正達到減負和增效的目的。
比如,教學Chinese festivals時,在作業布置環節,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抄寫單詞、背誦課文的作業形式,讓學生以Chinese festivals為主題進行手抄報的制作,要求學生在手抄報上繪制與主題節日相關的場景,比如貼對聯、放鞭炮、拜年等。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教材中與該節日相關的一些活動或特殊的食物標注出來,隨后發揮自己的繪畫才能進行手抄報的繪制。此外,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外文化差異,還可以安排學生以同樣的方式去介紹一些國外節日,并將其與中國特色節日進行對比,感受不同國度的人民在歡度節日時的差異,以此來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這樣一種創意的作業設計,既讓學生在實操過程中鍛煉了想象能力、繪畫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又成功地將英語學習的內容和作業設計的多元化特征充分地展現了出來,讓原本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學生也十分樂意參與,既保證了作業的時效,也取得了為學生減負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肖婉青.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分層作業布置分析[J].校園英語,2021(52):214-215.
[2]吳霞芳,張云.“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作業設計可視化例談[J].小學教學設計,2021(36):71-72.
[3]紀亞娟.試論“雙減”政策下的英語作業設計[J].江蘇教育研究,2021(35):49-52.
[4]唐玲玲.“雙減”落地? 優化作業? 減輕負擔——“雙減”背景下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的優化策略[J].求知導刊,2021(50):20-22.
[作者簡介]孔雨倩(1994—? ? ),女,江蘇蘇州人,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山湖花園小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