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睿楠
Susan雖然年紀輕輕,但工作能力極強,進入公司沒有幾年便很快成為高管。不但如此,在同事眼中Susan是一個完美的人,33歲,事業有成,家庭幸福,老公是自己的大學同學,兩人共同養育兩個孩子。與此同時,她仍保持著纖細的身材。同事們都非常羨慕Susan,但知道她有多努力,每次與同事們聚餐時,她永遠吃著最健康的食物,永遠不會多吃一口,是大家眼中的自律模范。
但某一天,在Susan老公多次勸說下,她終于走入了心理訪談室——只有Susan的家人知道,她好像不是那么幸福。
“我每天都活在焦慮之中,壓力非常大,每天在公司我都要保持完美的人設。但每天回到家,我就會控制不住地吃東西”。Susan的愛人介紹,Susan每天晚上的進食量是普通人的很多倍,比如可以吃掉10個饅頭、3張大號披薩,一周要進行4~5次這樣的進食。近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Susan開始了居家辦公,雖然省去了通勤的時間且工作量驟減,但暴飲暴食的情況反而更加嚴重了。
“我知道這樣是不對的,每次吃完我都非常后悔,自己非常想控制,但我做不到。這個活動是我一天壓力的釋放,我對自己很失望。現在因為疫情的影響,雖然工作量少了,但壓力更大了,我無法離開家這個環境,更加無法控制了。”Susan的嗓音略顯沙啞。
看了Susan的經歷,你是否也有相似的體驗呢?有時候明知道不應該進食,但卻控制不了,不停地進食可以在當下緩解你的焦慮,讓你獲得片刻的安心,但結束后你將迎來更大的空虛與悔過。無數次告訴自己“我不能再吃了”,卻有無數次的重復過度進食的行為。
如果你的進食問題已經嚴重到影響你大部分正常生活、甚至影響你的健康,如無法正常進食、體重驟減或驟增、無法正常工作等,建議你首先選擇到精神專科醫院就診,經過專業的醫生評估后,為你制定出合理的治療建議。切記不要羞于向外界求助,就像本文的Susan一樣,勇敢地邁出第一步永遠都是最重要的。
如果你想盡自己所能來幫助自己,那么本文為你提供一些建議,當然,解決的辦法有很多,甚至有很多專業的心理學專家、精神科醫生都是專門研究這方面的,本文所述只是知識的冰山一角,希望能為你提供一點啟發和幫助。
這個挑戰有多艱巨呢?絕對不比你最困難的工作差,甚至比你此生遇到的最艱難的工作還難上加難。所以,就算你多次嘗試停止均失敗、也說明不了你就是一個多么失敗,多么沒有毅力的人。而這只能說明你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人了。所以,就不要對自己過分地苛責了。最終,你會完成這個挑戰,只是需要一段時間罷了。
客觀地看待“暴食”,探尋為什么我會這么做。是因為焦慮嗎?每次暴食后,我會獲得滿足感嗎?還是愧疚、后悔更多呢?在理智地梳理這些問題之后,相信你會更加了解自己,認識到什么樣的情況下自己會更容易出現暴食的情況。
既然我們認識到“暴食”不過是情緒的出口,那么我們是否可以換個方式呢?你可以試著把注意力放在其他能讓自己放松下來的事情上,盡量遠離可能讓自己發生暴食的環境。剛開始你肯定會覺得不習慣、不適應,但相信多做幾次嘗試肯定會讓你有不一樣的收獲。畢竟我們要攻克的是一個挑戰,怎么可能輕易成功呢。
就算你好不容易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其他的事情上,但卻無法持續,在經過糾結,試著說服自己后,最終仍然失敗了,你對自己非常沮喪、失望。這個時候,請不要對自己說出評價性的詞語。你可以客觀地想想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我在進行一個挑戰,如果想成功可能需要長期的努力。我為自己制訂了一個計劃,當我遇到不好的情緒時,我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今天我嘗試了一次,雖然失敗了,但想想也是正常的,誰可能一次就成功呢?至少我嘗試了。”不要給自己發出負向的信號,一次失敗說明不了什么,最終我們一定會完成挑戰。
PL=Treat PhysicaL Illness治療軀體疾病
E=Balance your Eating平衡飲食
A=Avoid mood-altering Substances避免改變情緒的物質
S=Balance your Sleep平衡睡眠
E=Get Exercise 進行鍛煉
身心健康是同等重要的,去好好關注自己的健康吧,這也是關愛自己的一種表現。平衡膳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實很難。很多暴食的人都是在不停的“節食”“暴食”之間來回游走。想要快速地瘦下來,但又無法持久。當你過度節食時,會導致營養素缺乏,從而導致控制不住地過量進食。根據營養學家的建議,每日應合理地攝取五類食品(谷物、奶制品、水果、蔬菜、蛋白質)。相信我,當你均衡飲食一段時間后,你會發現你的精神面貌有著驚人的變化。改變情緒的物質(藥物、尼古丁、酒精等)會增加你情緒的脆弱性以及暴食的可能性,建議避免此類可以改變情緒的物質。
對于睡眠,相信不用我多敘述,你也明白對于情緒穩定有多么重要。當我們疲憊時,情緒的脆弱性就會加劇,更容易通過暴食來解決問題。為了完成我們的挑戰,建議你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當你擁有一個規律的睡眠時,相信你一定對自己的情緒有一個更好的掌控。
研究顯示,運動可以作為改善情緒的有效方法之一,不但可以減輕壓力,在團體互動式的運動中,還可以減輕孤獨感,減少暴食的可能性。需要注意的是,適度的運動有很多好處,但過度的運動可能會導致運動損傷,不要給自己設置過高的目標,盡情地享受運動本身吧!

既然你已經看到了最后,那么相信你一定是懂得關愛自己的人,如果你希望更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情況,可以咨詢專業的精神科醫生或心理治療師,相信你會更好地了解自己、認識自己,成為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