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娜 宋炳良 陳子然
摘 要 要實現鄉村振興,發展鄉村旅游是重要路徑之一。在后疫情時代下,肇慶市鄉村旅游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對園藝療法與鄉村旅游相關內容進行闡釋,分析廣東省肇慶市鄉村旅游概況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在肇慶市的鄉村旅游規劃中融入園藝療法,并結合園藝療法從鄉村療愈體驗、鄉村情感體驗、鄉村慢享體驗、鄉村文化體驗幾方面對肇慶市鄉村旅游規劃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 園藝療法;鄉村旅游;發展策略;廣東省肇慶市
中圖分類號:F327 文獻標志碼: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17.062
在后疫情時代的當今,人們的心理問題成為了社會熱議的一個話題,由于新冠疫情的封閉、隔斷型治療方式,人們的心理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變化,比如焦慮、情緒低落等一系列的問題,有對于自身身體健康的恐懼,也有對于未來生活如何維持的擔憂,在這一系列的問題打壓下,如何去解決后疫情時代人們心理問題,成為了社會的重點之一。而園藝療法是一種體力與心理上的雙重療法。本文結合園藝療法對肇慶市的鄉村旅游進行研究,以期通過鄉村旅游緩解人們的壓抑情緒,對肇慶的鄉村旅游發展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1? 相關概述
1.1? 園藝療法
園藝療法,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園林的藝術設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早在1699年,李那托·麥加就在《英國庭院》中提到園藝治療的效果:“靜坐和拔草都能有利于身心健康。”園藝療法有兩個主要途徑,一是人通過感官與植物之間進行互動,二是人們利用自我感官去體驗園藝。園藝療法是一種輔助性療法,人們借助直接接觸和應用園藝相關材料,對盆栽植物、庭院植物或公園綠地植物進行美化或維護,依靠直接接觸自然環境來紓解內心壓力和達到復健心靈的目的[1]。
1.2? 鄉村旅游的作用與價值
重視鄉村旅游發展,加大對鄉村旅游規劃建設的投入,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大舉措。1)開展鄉村旅游能夠為農戶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實現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增加農產品的銷售方式,從而帶動農村各個行業的融合發展。2)鄉村旅游能夠促進城鄉結合發展,都市人能夠從鄉間呼吸新鮮空氣,享受自然優美的景色,并感受豐富多彩的農事活動,從而舒緩身心[2];而鄉村人群也能夠借此機會提高文化素質和現代發展意識,從而達到城鄉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3)鄉村旅游利于維護自然環境。發展鄉村旅游的先決條件就是需要保持村莊環境的清潔衛生和幽雅舒適,這同時也需要盡量減少人類對農田等天然生態環境資源的侵占。4)發展鄉村旅游對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亦有重要意義。發展鄉村旅游,農村居民要重視對當地人文資源及自然歷史遺存等的保護意識,以及對自身素養的培養,這對推動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積極影響[3]。
1.3? 園藝療法在鄉村旅游中的作用
1.3.1? 園藝療法能夠促進人們身體素質提高
在鄉村旅游中融入園藝療法,人們在進行鄉村旅游的過程中,適當的園藝勞動可以使身體變得更加健康。人們在參與園藝活動的同時,植物會散發出一些生長調節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身體狀況,身體得到運動,肌肉得到舒緩,改善身體機能,從而使身體變得更加健壯。同時,相對茂盛的植物還可以有葉面截留大氣灰塵的作用,同樣能夠改善生活環境,人們可以在這些地方呼吸新鮮空氣,遠離城市中的生活廢氣等對人體有害的污染物。鄉村旅游通過自然環境減緩人們的壓力,增強參與園藝活動的過程與效果,讓亞健康的人變得越來越健康。
1.3.2? 園藝療法能夠促進人們心靈復健
在鄉村旅游中融入園藝活動可以給人一個自我發揮、自我克服、自我更新的環境。如果說人們在進行園藝活動時可以鍛煉身體,那么植物便可以使人的身心愉悅。人們可以通過對植物的修剪、美化、維護來放松身心,例如,一項很簡單的插花活動,一個寓意欣欣向榮的插花作品會讓欣賞的人感到愉悅與積極向上。根據研究表明,植物的顏色、氣味、形態可以刺激人的視覺、嗅覺等各種感官,從而使其發生不同的心理變化,園藝療法可以通過這一發現,依靠鄉村旅游對有不同需求的人進行“對癥下藥”,達到有效的心靈復健。對于一些對園藝有興趣的人們來說,植樹種花是一種釋放壓力的活動,或者可以通過嗅花香、制作植物標本等活動釋放其在生活中積壓的煩惱與壓力。
2? 發展概況
肇慶市的鄉村旅游業建設是一股新興力量,該市具有獨特宜人的氣候和山清水秀環境,以及良好的生物多樣性,鄉村旅游業建設發展迅速[4]。肇慶市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深度挖掘鄉村旅游資源,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可持續的新發展理念,大力發展以中國傳統農耕文化為核心,觀賞鄉村田園風光、參與體驗農作活動、參觀鄉村鄉土人情為形式的特色鄉村旅游業。肇慶市歷史文化悠久,有大量的傳統古村落、古建筑文物遺跡、古樹名木,以及端硯制作技藝、裹蒸粽制作技藝、廣寧玉雕、燒番塔等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文化資源。同時,由于肇慶市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有著豐富的自然生物資源,其中聞名于世界的珍貴樹種和野生保護動物不在少數,因此肇慶市還擁有獨特的生態資源。目前,肇慶市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環境三者的均衡發展。
3? 存在的問題
3.1? 缺乏對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保護意識
肇慶市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生態景觀,具有很好的發展鄉村旅游業的資源,但因為經營者或相關部門缺乏對這些珍貴景觀資源的保護意識,導致一部分資源受損。例如,有一些古村落因為盲目跟風現代建筑風格,將原有的建筑風格破壞,使其喪失了作為文化傳承古建筑的價值。因此,保護特色人文景觀和自然生態景觀是值得相關部門和旅游業經營者重視的問題。自然景觀的損害,不利于鄉村旅游業發展,也不利于整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3.2? 缺乏本地特色
肇慶市雖然一直以旅游業發展聞名,但是鄉村旅游業沒有自己的特色,鄉村有些古村落為了快速吸引游客,仿照其他地方鄉村旅游業的成功案例來建設自己的鄉村,結果導致建設的方式、風格千篇一律;鄉村旅游規劃缺少頂層設計,導致村落與村落之間進行相互跟風模仿,使村落的建筑和景觀沒有創新性,旅游風格大同小異。沒有創新的鄉村旅游業發展是難以長久的,沒有吸睛點來吸引游客前來游玩,也留不住游客。
3.3? 缺乏可持續發展意識
肇慶市沒有長期投資鄉村旅游業的打算,雖然一直以發展旅游業為主,但是發展的是城市旅游業和自然景觀旅游業,鄉村旅游業是近幾年才新興發展的,缺乏長遠的投資。比如德慶縣悅城鎮羅洪村的鄉村旅游業建設,因為中途撤資導致建筑的改建和修護只進行到一半,嚴重影響到了村容村貌[5]。在肇慶市鄉村旅游路線規劃中,大多是以當地的神話故事作為主線,缺乏科學的觀念,不利于國民科學觀與馬克思主義唯物觀的形成,不利于國民科學素質的提高。太過單一的鄉村旅游宣傳方式,缺乏創新點,抓住一個主線不放從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發展方式是不利于肇慶市鄉村旅游業可持續性發展的。
4? 基于園藝療法的肇慶市鄉村旅游規劃策略
為推動肇慶市鄉村旅游的發展,必須注重對肇慶市鄉村景觀環境的營造及對旅游特色線路的策劃,同時加強對傳統歷史文脈和鄉土景觀的保護,在政府宏觀調控的背景下,注重特色產業的發展,制定科學合理的政策開發鄉村旅游。本文提出以下鄉村旅游規劃策略。
4.1? 鄉村療愈體驗:營造具有療愈功能的鄉村景觀環境
通過在鄉村景觀中利用建筑、山石、水景、植物等景觀要素搭配,為游客們營造出具有療愈功能的環境。例如利用植物的顏色改變游客的心緒,根據相關研究,人在面對不同顏色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所以植物的顏色、形態、紋理都可以作為園藝療法的手段;利用肇慶市骨干樹種喬灌木之間的協調搭配、水體與假山之間的造景藝術,打造讓人能夠身心愉悅的景觀空間,讓游客有視覺上的良好體驗,起到心靈復健的作用。可以打造以顏色為特色的鄉村景觀,例如能讓人感到愉悅的黃色系的花:黃蟬、黃花風鈴木、雞蛋花;能讓人感到熱烈與興奮的紅色系花:月季、杜鵑、薔薇、凌霄花等,而這些樹種與花種都是適宜在肇慶市種植的,這樣既可以突出肇慶市的特色又可以達到園藝療法的效果。
4.2? 鄉村情感體驗:規劃以歸鄉為主題的鄉村旅游路線
鄉村情感歸根結底是對家鄉的思念,在睹物思情的情況下產生的“歸屬感”,“歸屬感”是鄉村情感的核心與靈魂[6],是連接地點與人情感的紐帶,也是鄉村與城市聯系的橋梁。可以對鄉村中特有的物品進行設計和維護,例如石磨、榨油機、竹簍等,或者是保存鄉村兒童常玩的游戲,讓游客回味兒時的樂趣,像常見的丟沙包、跳橡皮筋等;還可以設計一些有關“鄉村回味”的園藝景觀結合特色的旅游線路,通過游客的觸覺實踐來實現園藝療法。中國人普遍對農作物有著親近感,可以通過這一現象,來打造屬于肇慶市鄉村旅游業的特色,設置特色采摘路線,種植觀賞性果樹和可食用性果樹,觀賞性果樹能讓人感覺到身心愉悅,而可食用性果樹則可供游客采摘,來增加游客的趣味體驗。
4.3? 鄉村慢享體驗:享受鄉村閑適生活
在復雜、快節奏、強壓力的城市生活下,鄉村古樸、自由閑適的環境,依然是人們心靈的寓所,據此可構建供游客休閑養生的鄉村生活勝地、鄉村生活舒適圈,鋪成田園牧歌式民宿休閑體驗地。1)優化鄉村居住環境,整治村中街道、美化綠化環境,打造一個優越的居住環境,同時還要按照適合的方案改造老舊危房和維護村中的古代遺留價值建筑,讓游客住得舒服安心,玩得愉悅開心。2)建造新型肇慶市特色鄉村民宿,可以從肇慶市特產或優秀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入手,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民宿區,還可以建造以開展農家樂為代表的綠色生態民宿,優美舒適的居住生活環境,讓游客在悅耳鳥鳴、細細風聲、潺潺水聲中體會生活的樂趣,利用園藝療法使心靈康健。3)健全肇慶市鄉村旅游基礎設施,打造旅游服務型示范村莊,以此打響肇慶市鄉村旅游的名氣,讓游客有興趣前來旅游。
4.4? 鄉村文化體驗:發揚肇慶市優秀傳統文化
肇慶市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城市,有著許多的中華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勝古跡等歷史文化旅游資源,建議利用這些資源,對肇慶市鄉村進行深度的文化挖掘[7]。1)彰揚肇慶市的優秀文化和鄉風民俗,開展有關園藝的鄉村文化活動,例如打造園藝景觀讓游客欣賞各種花草,或是進行鄉村慶典,可以加入對景作詩、作畫等活動,增加游玩的趣味性,讓游客在純樸的鄉風民俗里體驗鄉村生活。2)開展一系列有關肇慶市鄉村歷史故事的科普教育活動,如類似于端硯制作技藝、裹蒸粽制作技藝等專題教育活動,讓游客了解肇慶鄉村歷史,傳承中華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而讓大家注重對人文景觀的保護。
5? 結語
近幾年來,中國鄉村旅游業興起,對于肇慶市的鄉村旅游業來說是一個機遇,但是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肇慶市要在后疫情時代下的當今通過園藝療法更好地發展鄉村旅游業,需運用自身優越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環境資源,在各個地區有針對性地提出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規劃實施,有利于在發展旅游業的同時促進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張瑩瑩.哈爾濱市老年人居環境的園藝療法應用設計研究[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8.
[2]? 龍彬,張圓圓.景郊型鄉村旅游開發探究——以武隆土地鄉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5(8):75-79.
[3]? 郭培,周曉路,張川.全域旅游導向下鄉村旅游規劃方法探索與實踐——以常州市武進區鄉村旅游規劃為例[J].小城鎮建設,2019,37(7):82-88,103.
[4]? 肇慶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肇慶市城市綠地系統規劃(2020-2035)(征求意見稿)[DB/OL].http://www.zhaoqing.gov.cn/hdjlpt/yjzj/api/attachments/view/353ad188d5ae6ac0edbd1e53f294460e,2020-11-10.
[5]? 劉宇雯,魏慕嫻,周瑀.鄉村振興戰略下鄉村旅游發展存在的法律問題及解決對策——以肇慶地區為例[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3):86-89.
[6]? 鄧世維,陳飛虎,鄒昌.鄉村旅游紀念品包裝的情感化設計[J].包裝工程,2018,39(6):57-62.
[7]? 盧東輝,陳東旭,陳嘉琪.粵港澳大灣區視域下廣東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模式——以肇慶市為例[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21,30(2):16-22.
(責任編輯: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2-05-08
基金項目:2021年廣東理工學院“創新強校工程”科研項目“基于園藝療法的后疫情時代鄉村旅游規劃策略研究——以肇慶市為例”(2021GKJSK007);2020年蕪湖職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重點項目“長三角一體化背景下皖南鄉村景觀的彈性規劃設計研究”(Wzyrwzd202003)。
作者簡介:張亞娜(1993—),女,河南周口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風景園林規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