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霞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匯聚各方力量,實行“聯合作戰”。干部成長,須在事上磨煉。千頭萬緒的基層工作,正是磨煉意志、增長才干的“磨刀石”。
今年6月,在推動全區干部深入開展“融入‘鋒領網格創優社會治理”活動基礎上,北侖區委組織部、區直機關工委提煉推出聯盟共建法、專業支持法、平戰結合法等“入格服務十法”,有力推動機關干部融入“鋒領網格”常態化、長效化,走出了一條以高質量服務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以基層社會治理水平提升鍛造高素質干部隊伍的工作路徑。
聯盟共建推動資源在網格中集聚
5月16日,在北侖區戚家山街道“鋒領治社·友鄰戚家”家園共成長基層治理專項行動啟動儀式上,3家區直機關及該街道4家黨建基礎較好的企業,與轄區5個社區完成“鋒領網格”翼聯共建體簽約。
“希望通過共建體的搭建,推動黨員干部、企業人才走進社區,走進網格,形成組團作戰的工作格局。”戚家山街道黨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這便是該區機關干部“入格服務十法”之一的聯盟共建法:組建由村社黨組織、“兩新”黨組織、機關黨組織等各方力量參與的黨建聯盟,推動優質資源向基層傾斜,在網格中實現黨建共抓、資源共享、服務共推、社會共治。
5月20日,北侖區新碶街道舉行區直單位與結對村社共建“鋒領網格”對接會,北侖公安分局、區民政局、區住建局等19家區直單位,與該街道34個村社黨組織圍繞如何更好開展“鋒領網格”行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進行現場對接。
“有了這些‘硬核力量,我們的戰斗力更強了。”對于未來的發展,與會村社黨組織書記紛紛表示信心更足了。
“能否利用好機關單位的組織優勢和職能優勢,直接關系聯盟共建法效能的發揮。”北侖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包聯服務法的推出,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
今年5月,北侖區發布《關于調整優化區直單位結對共建的通知》,要求每個區直單位至少結對1個村社,推動部門資源、干部力量下沉村社。同時,依托聯村聯社機制,要求各機關單位每個科室至少聯系1個基礎網格,1名科室成員融入網格工作群,整合第一書記、農村指導員和選調生等力量,組建包聯服務隊,并由1名領導干部牽頭開展組團服務,共筑網格治理服務網。
當前,北侖全區包聯服務隊花名冊和黨員先鋒隊花名冊已建立,每個村社都有區領導、區屬部門、街道三級組團包聯。
為充分激活干部力量,引導干部主動入網格,北侖區依托“鋒領報到碼”,組織機關在職黨員干部到居住地或聯系村社報到。由報到地黨組織按黨員居住地,將其編入網格并分配任務。同時,依托“鋒領網格”數字化平臺,推動機關包聯服務隊入格服務在線打卡,以數字智撐法實現對機關干部入格情況、網格構成情況、聯系方式等信息的時時有“數”。新碶街道還創新試點“甬上紅領”智能應用,探索服務社會積分管理辦法,在讓干部服務基層進入“掌上時代”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其為民服務熱情。
資源的集聚,讓“鋒領網格”不斷建強。目前,北侖全區已有83家機關事業單位476個科室聯系基礎網格,4376名機關干部、黨員掃碼到村社報到。基層網格提需求,區直機關亮優勢。隨著機關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最后一米”被有效打通,北侖區逐漸形成了渠道統一、覆蓋全面、服務高效、群眾滿意的機關干部助力社會治理新格局。
專業支持推動問題在網格中解決
由于集卡車停車場集中在西邊的中心城區附近,港口卻在往東部拓展,停車場現狀和港口布局不匹配,導致集卡車在北侖城區頻繁穿行,造成交通雜亂擁堵等系列問題。“早晚高峰期間,從北侖城區往返園區的短短四五公里路,至少需耗時30分鐘。”北侖區霞浦物流工業社區黨委書記丁慈英說。
作為物流園區“鋒領企服隊”成員單位,北侖區交通局從兩年前便開始研究停車場問題,并積極爭取區委、區政府支持。到今年底,新建在北侖區東部的新碶橫浦、梅山北壩、郭巨峙南3個臨時停車場將建成投用,可提供4000余個集卡車停車位。
聚焦經濟發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中的難點問題,統籌相關部門的專業力量,組建“鋒領企服”“鋒領興村”等專業服務隊,駐點工業社區、重點行政村網格,開展集成化、專業化、精準化服務,正是專業支持法的基本內涵。
在新碶大港工業社區,專業支持法在幫助企業發展,特別是渡難關方面,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解決因上海疫情帶來的物流困境,大港工業社區在“鋒領企服隊”的專業支持下,推出共享貨車,動員社區5家列入區白名單的企業為轄區100多家中小企業提供物流配送服務;面對大港服裝企業訂單減少的情況,北侖區經信局和社區聯動,積極組織服裝節活動,并為企業提供展位費補助;為讓企業充分享受穩進提質各項政策,社區聯合“鋒領企服隊”各成員單位,在入企宣傳政策的基礎上,在近期連續舉辦3場政策宣講會,實現轄區內企業政策知曉率100%……
和專業支持法一樣,項目釋能法同樣注重發揮機關單位職能優勢和干部個人特長。不同的是,該法側重圍繞基層治理、應急處突、民生改善等領域,堅持以項目化運作方式,釋放機關紅色動能。
從6月起,春曉街道黨建辦通過前期需求排摸,與包聯服務單位、黨建共建單位進行充分溝通,擬定了假日學校項目認領清單。北侖區委編辦、北侖公安分局、區工商聯等12家單位,認領了兒童愛國主義教育、兒童安全教育、兒童鄉土文化傳承等12個課程項目。在這個暑假,12家單位的鋒領志愿者們定期來到假日學校,為產業工人子女送上定制課程。
6月23日,大碶街道“碶上·紅領項目”認領現場,9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依次上臺展示了各自的紅領項目,北侖區科技局、區婦聯、區慈善總會等6個包聯服務隊,以及塔峙大阿嫂等7支黨群先鋒隊現場認領項目。據了解,今年以來,大碶街道已開展36場項目認領活動,“益起助農”“清河治水”等項目為各類群體提供了多元化、專業化服務。
今年以來,由機關黨員干部等組成的鋒領力量充分彰顯紅色引擎作用,一個個企業群眾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助力北侖區在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嚴峻的多重挑戰下,實現了經濟穩進提質、社會和諧穩定。今年上半年,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2%;全區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612.7億元,居全省第一,同比增長7.9%。
平戰結合推動能力在網格中提升
今年4月,受疫情影響,原先經過上海碼頭的貨物改道寧波舟山港,霞浦現代國際物流園區由此承接了更多的集卡車輛,最多的一天集卡車日流量突破1.8萬輛,園區內各道路出現較為嚴重的擁堵現象。
為解決運輸難題,霞浦物流工業社區最小作戰單元被快速激活,轄區“鋒領物流”黨建聯盟第一時間開展行動,交警、公安、城管、商務等多部門協同35家企業代表,組建物流園區治堵專班,線上即時解決緊急事件,線下增派力量24小時進行現場引導,有效疏解了大面積擁堵現象。
“戰時,快速激活最小作戰單元,第一時間下沉包聯服務隊、在職黨員等力量投入戰斗;平時,常態化開展機關干部入網格活動,熟悉網格情況,拉進黨群關系,破解治理難題。”北侖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依托平戰結合法,北侖區逐步構建形成了平時包聯、戰時支援、組團作戰的工作格局。
疫情常態化防控的當下,在服務企業時,如何兼顧安全和效率,成為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三級調研員、鋒領企服北侖靈峰工業社區小分隊隊長劉樺林思考的新問題。在日常的企業走訪中,他了解到,企業員工往返一次最近的核酸檢測點,需要半個工作日,對企業正常生產影響較大。于是,他帶領鋒領企服隊和社區一起,多方對接,最終為社區及500人以上的企業引入常態化核酸檢測點。“在單位時,只需考慮業務工作,到了社區,則需考慮方方面面。”劉樺林感慨道,雖然做的事多了,但服務企業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今年2月到靈峰工業社區擔任社區黨委兼職委員的大碶派出所民警沈陽林對此也頗有感觸:“很多企業咨詢的問題,都超出我的業務范圍,我感覺亟須擴大知識面,提升服務能力。”為此,沈陽林在加強學習的同時,還自創“陽林”工業社區守護法,把工作細分為日訪、周講、月談、季診、年評五個部分,按照相應內容定期開展相關工作。
平戰結合法要求機關干部每月至少1次下沉,每年至少破解1個難題,并常態開展“周二入格”“紅色周末”等活動。因此,在村社日常活動中,機關干部也成了一支常規力量。
近日,梅山街道梅西村30余名紅馬甲出現在轄區各個弄堂、商業街、水庫游步道,對垃圾死角進行逐一清理。這是梅西村開展的“鋒領網格”助力文明典范城市創建活動。梅山開發建設服務中心和梅山街道城管中隊共同參與此活動。“我們充分利用‘鋒領網格力量,不僅把原先排查出來的問題解決好,也給各包聯單位劃分了‘責任田,確保結對單位干部快速融入網格。”梅西村黨委書記史炳豐說。
目前,北侖區已累計發動全區691個“鋒領網格”和1.6萬名黨員群眾投入一線,推動資源在網格中聚集、問題在網格中解決,能力在網格中提升。
責任編輯:張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