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鐸木
民以食為天,糧穩天下安。今年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菜籃子”產品供應充足,農村就業增收渠道不斷拓寬……7月20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我國農業農村經濟持續發展、穩中向好。
農業豐收,農民增收,農村和諧穩定,經濟社會巨輪就有了穩穩的“壓艙石”。
政策對路,落地有力,推動夏糧產量再創新高。今年夏糧生產經受住了去年罕見秋汛、新冠肺炎疫情散發、農資價格上漲等多重考驗,在去年高基數上再奪豐收,著實不易。這主要得益于“三農”政策筐豐富,針對性強,發力點準,充分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各地通過層層壓實責任,整治撂荒地、清理“非糧化”、發展間套種,努力種足種滿,為農業豐收提供了保障。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產業政策、投資政策、消費政策等,涉及全面鄉村振興、糧食安全、農村電商物流、農產品供應鏈、金融服務等領域,為今年夏糧19連豐奠定了基礎。
糧價穩中有漲,確保豐產能增收。三大主糧價格走勢,讓廣大農民種糧切實得到了實惠。今年新麥上市以來,市場運行價格行情好、收購進度快。價格方面,由于新麥的質量明顯好于去年,籽粒飽滿、容重高,市場需求旺盛,收購均價穩定在每斤1.5元左右,比去年同期高約0.3元,是近年來最好的市場行情。有價有市,農民才能把錢賺到手里。在收購方面,糧食加工、貿易、儲備等企業收購意愿較高,入市積極、購銷活躍,市場收購平穩有序,進度也略快于上年。
農業豐收,“米袋子”“菜籃子”無憂,“功夫在詩外”。農業要邁出高質量發展步伐,種子、耕地、農技、農機,哪個都不能掉鏈子。種業振興行動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步伐加快,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穩扎穩打,農機裝備補短板大幅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農民務工就業途徑拓寬,農業農村投資穩步增長,在穩定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也是在為農業生產注血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