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黎晶
摘? 要:小學數學教育的終極目的,是訓練中小學生基本的數學計算能力,從而可以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處理相應的實際問題,但中小學生由于智力發展水平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有時在課堂中很難實現這一目標,這就必須采用相應的輔助教育手段,比如運用情景教學法等,這也是教育的特點,在比較枯燥的小學數學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法開展課程,對順利完成課程任務,調動學生的數學讀書趣味和改善學生數學成績,都有所助益。本文重點剖析了目前中國小學數學教育所面臨的問題,同時也根據教學問題提供了情境教學法教學與對策,以改進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方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法;建議
一、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人們經常說興趣愛好才是最好的教師,只要充分調動起小學生的主觀積極性,他們才能有興趣學習,而小學數學相對于幼兒園數學課程本身的難度逐漸增大,對許多小朋友而言因為掌握起來有些難度,就慢慢丟失了對學習的興趣,而情境教學法正好克服了小學數學課程的單調,通常教師在使用情境教學法的同時會利用多媒體,還會聯系日常生活的實際問題等,通過這一系列教育手法的使用喚起學生對了解數學課程的濃厚興趣,讓小學課程不再單調,而且更加有趣。
(二)促進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
不少老師都反映課堂教學進度緩慢,學生完成教學任務困難,這基本上都是因為傳統教學方式中使用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的,可以使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輕松地學習,該方式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再以教師為主導,而是以學生為主導,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和學生進行互動,這樣就可以促使師生關系和諧發展,學生自然而然就可以很容易地完成教學任務。
綜上所述,不管是出于學習者的視角或是教師的視角,情境教學法都是應該推行的,特別是在相對枯燥乏味的小學數學課程中,更需要引進情境教學法。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情境教學缺乏正確的認識
綜合性教育多次被提出,新課程教育目標和教學績效體系已經下發到全國所有小學,不過現在的問題是許多的小學生并不能從根本上理解新課標教學模式,而情境教學法作為素質教育的另一個重要體現手段也如此,不少小學數學教師因為對情境教學法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理解,把情境教學法模式化,比如在每堂課程的內容導入中都使用了情境教學法,這正是模式化的表現,當然使用情境教學方法導入內容并非不可取,不過還是要小心不能生搬硬套,還有就是這種教學模式必須貫穿于整個教育過程。
(二)學校重視程度不夠
學校對教育方式方法的重視程度,影響著教師的授課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情境教學法之所以在當前中小學課堂中使用得還不到位,是因為教師沒有正確地認識和運用情境教學法,這跟校長的教學態度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校長對情境教學法的重視程度也不足,因此作為校長應積極開展情境教學法觀摩課,并號召教師認真學習聽課。
(三)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發展
前文中提及不少高校的教師是使用過情景教學方式的,大多數的表現形式是通過多媒體視頻教育,不過使用多媒體也存在一定的缺點,會導致教師一味地提供視頻的信息,卻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點,沒有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當然也無法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
(四)過于注重學生的成績
盡管學校目前正不斷地在推行素質教育,但是不管是來自社會教育的壓力或是來自家庭教育的壓力,學校都更多重視的是學生的整體成績,而情境教學法更強調學生個體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過分重視學生成績和情境教育實質上是相互背離的。
三、完善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法的建議
情景教學模式對協助教師完成課堂任務,或有助于學生培養學習興趣都具有積極意義,不過由于目前中國學校對于情景教學模式使用得并不恰當,本章重點從如下幾方面給出了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方式的建議。
(一)學校轉變思路,重視情境教學法
首先學校需要及時改變思想,從根本上按照相應的素質教育的號召,注意在課堂上運用情景教學法,定期組織學校教師利用情景教學法開展課程,或者在學校課堂內部開展情境教學的觀摩課,或者進行聽評課等,同時號召學校教師主動掌握情景教學法,并且學以致用,對把情景教學法運用得好的教師給予相應的獎勵政策。
(二)教師轉變思路,正確認識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方式的最后實現還需要教師,所以教師首先需要學生對這個教學模式有一個準確的理解,勇于接觸新鮮事物,并通過積極練習,不斷提高學生的素質水平,從而認識到該方式的主要地位,和學生形成平等的合作互動的人際關系,并重視學生個人發展。
(三)寓教于樂,利用生活創設情境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當學生懷著興趣去學一樣事物時,他的注意力是最專注的,他會試圖去發掘當中的奧妙,在身心快樂的同時還學到了知識,這也就是教師教學時要達到的目的之一。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這一道理。所以,怎樣運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培養學生對待數學課堂的興趣,是教師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例如教師在介紹“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時候就會給每個學生提供課題,讓每個學生看馬路上一條條的直線都有哪些特征,這時候每個學生就會主動思考,最后發現每一根都是水平的,這種運用日常生活情景進行教育的方法更符合數學學習的本質,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還能夠幫助學生對現實事物的認識更加深刻,從而改變了憑空想象的教學模式。
(四)所設情境應具有吸引力,貼近小學生生活
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情景應當能夠激發孩子讀書的熱情和興趣,也能夠激勵學生深入思考,切不可只是對書本的照抄,這樣學校就沒有了情境教育的優勢,而孩子也會形成相應的厭倦情感,不利于日后的教育。在運用情境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選取那些最易于讓小學生接觸的情境,而不能因為標新立異,選取那些最生僻或荒誕的情景,這極易使小學生一頭霧水,對教師所設情景也不知所云,不利于科學知識的傳遞,另一方面,也對小學生身心健康影響不好,打消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課堂教授“加法”時,利用多媒體創設“文具店”的場景,并提示一些文具的大小及價值:筆每只一元,尺子每把二元,橡皮每塊零點五元,然后挑選兩種自己所需要的文具,讓孩子們進行挑選,并算一算自己所需要的錢數。
(五)所設情境應當以教學為目的
現在的教師為響應素質教育的呼喚,正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情景教育,通過將計算機技術與課堂教學手段的結合實踐,下了大功夫在引導學生的注意力上,反而忘記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終極目的是教給孩子知識,于是,在將小學數學教育和計算機技術融合的進程中,要以教育為主要目的,試圖利用簡單高效的教學方法把科學知識傳授給學生。
四、結語
情景教學模式需要由教師運用生活情景,利用多媒體手段和現代計算機技術與小學數學課程融合,充分發揮現代科學技術的優越性,改變傳統課堂上刻板的教學氣氛和教師只負責講,學生只負責讀的教學模式,并盡力營造一個簡單活潑同時又趣味無限的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步掌握新知識,同時又力圖使學生之間以及學生和教師之間實現最大限度的互動,在互動中各方都得到有益的啟迪與成長,這也是教師實施生活情境式課堂教學的終極目的。
參考文獻:
[1]劉光輝. 創設生活情境 讓初中數學貼近生活[J]. 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5(03):59-60.
[2]嚴蘇娟. 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的合理創設的合理創設[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04):7+9.
[3]趙婧,文香丹. 創設情境對高中數學教學的積極影響[J]. 教育教學論壇,2015(04):231-232.
(責任編輯:陳華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