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對當代大學生擇業的啟示

2022-05-30 10:48:04伏劍森
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22年8期
關鍵詞:馬克思大學生

伏劍森

[摘 要]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中闡述了青年在選擇職業時要考慮自身、社會關系等一系列的影響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如何正確選擇職業的觀點,體現了青年擇業的重要性,為當代大學生的職業選擇提供了重要的啟示。本文通過分析文章《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并結合中國當代青年的具體情況,幫助大學生認清職業選擇的影響因素以及如何正確選擇職業。

[關鍵詞]馬克思;大學生;擇業

[中圖分類號] G649?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2) 08-0016-07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不斷增長,從2017年的795萬人到2021年已達909萬人,每年以30萬人左右的規模逐年增長,而2022年預計1076 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2022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和增量均為歷年之最,總規模首次突破千萬。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不斷增長的畢業生人數和疫情的持續波動等多種因素影響,很多就業觀念問題反復出現且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比如:很多學生觀望求穩心態突出,考研還是就業猶豫不決,甚至少數學生存在“躺平”等得過且過心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高校大學生是青年群體的中堅力量,肩負著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時代重任。因此,把積極引導青年學生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中作為生涯規劃的目標導向,從源頭抓起,從馬克思主義中汲取力量、獲得智慧, 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追求、職業信仰、職業道德、職業精神,幫助學生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是高校“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具體體現。

當代大學生從走出校門開始做出的第一個最重要的決定就是職業的選擇,這不僅意味著選擇了一份工作,也意味著選擇了一份責任、一份擔當,同時這也是需要青年為之奮斗終生的偉大事業。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經濟的全球化與文化的多元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廣大青年學生擇業觀的變化。目前一部分青年學生在擇業時開始迷茫, 不知所措,甚至受一些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馬克思的青年擇業觀富有豐富內涵,為新時代大學生擇業提供了重要啟示。

一、馬克思青年擇業觀的思想內涵

1835 年,年僅17歲的馬克思寫了名為《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的文章,在面臨升學和就業的問題時大家都在考慮自己的前途,而馬克思則與其他同學的想法不同,他把這個問題提升到對社會的認識和對生活的態度上,并加以考慮和回答。

選擇使我們有尊嚴的職業。馬克思認為正確的職業選擇對自我尊嚴的實現具有積極價值。青年應選擇最高尊嚴的職業,因為尊嚴可讓人變得更加高尚。只有選擇那些能夠給我們尊嚴 的職業,才能夠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如魚得水,從而得到心靈上的滿足,更加努力工作、珍視工作,最終提高工作效率。如果青年們選擇了不能體現自己尊嚴的職業,就只會生活得越來越 卑微,體會不到存在的價值與意義。這份職業就有可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給我們帶來心理問題,最終會壓垮自己,危害社會。馬克思也指出:“這里,我們除了自我欺騙,別無解救辦法, 而以自我欺騙來解救又是多么糟糕!”[1]如此的惡性循環會使青年離人生目標越來越遠。

認同職業思想。馬克思指出:“重視作為我們職業的基礎的思想,會使我們在社會上占有較高的地位,提高我們本身的尊嚴,使我們的行為不可動搖。”[1]馬克思的這種職業選擇思想對當代青年來說具有非凡的指導意義。首先,廣大青年所選擇的職業要有一定的思想;其次,這一思想應該是正確的;最后,我們要對這種職業思想深信不疑。“如果這些職業在我們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如果我們能夠為它們的支配思想犧牲生命、竭盡全力,這些職業看來似乎還是最高尚的。”同時,青年在進行職業選擇時更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選擇一個既適合自己又認同其思想的職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身價值與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發揮最大的效用。

以實現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為終極目標。馬克思認為青年在選擇職業時應該以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為主要指針,這二者也并非矛盾的,而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同樣重要。“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1]青年在選擇職業時不應只考慮自己,更應考慮整個人類,將自身價值和社會價值緊密結合起來,摒棄功利主義的思想,選擇職業時福利薪酬、地區經濟等因素不應成為決定性因素,青年更應考慮的是承擔社會責任,實現自我價值,從而為人類社會謀福利。只有這樣,青年才能一直熱愛所選擇的職業并能夠永恒地持續下去。

二、當代大學生擇業存在的問題

(一)自我期望過高

根據大連工業大學 2021 屆就業質量年度報告調查大學生就業選擇地分析發現,以前的大學畢業生往往會選擇回到家鄉或者到大城市工作,但近年來不少畢業生會選擇經濟發達的省會城市,只有小部分畢業生會選擇中小城市。這樣的價值觀使當今畢業生不選擇基層,不到艱苦的地方去,更不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學校 2021 屆本科畢業生選擇在中部地區就業共 148 人,占該學歷就業總人數的比例為5.24%;選擇在西部地區就業共 117 人,占該學歷就業總人數的比例為 4.14%。畢業研究生選擇在中部地區就業共 45 人,占該學歷就業總人數的比例為 9.02%;選擇在西部地區就業共 20 人,占該學歷就業總人數的比例為 4.01%。

從薪酬的期待值方面看,大部分畢業生都傾向選擇薪資四千元以上的工作。從具體的職業選擇上看,公務員、白領、科研人員、國企管理人員是畢業生選擇最多的職業。由此可見, 在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大部分大學畢業生在職業選擇上期望值過高,并沒有結合自身實際做出合理的擇業預期值。[2]現階段的大學畢業生以00后為主,生長在國家富強、百姓富足的條件下,充分得到家庭的關愛和父母的保護,他們都希望能在畢業時找到一份穩定且有保障的工作,但在走進社會之前缺乏對社會以及自身在社會中所處的位置的正確認知。在擇業過程中往往會忽略自身的實際能力,不去想自己能給用人單位帶來什么,而是更多關注用人單位可以給自己提供什么,不考慮我能干什么,而是強調我想干什么。正是這種盲目自信使當代大學畢業生對自己以及用人單位期望過高,往往只關注提供高薪、地理位置優越、各項待遇高于平均水平的企業。但企業也分不同層次,能提供優越條件的企業自然對畢業生的能力要求也相對較高,如此一來,大部分畢業生與意向企業要求不匹配,這樣就出現了我們常見的企業用工難,畢業生就業難的情況。

2021 屆“求職中”本科畢業生期望的薪資集中在“8000 元-8999 元”(20.34%);求職中的研究生畢業生期望薪資集中在“10000 元以上”(22.22%)。

(二)就業積極性不高

近年來,我國高校實行擴招,導致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就業問題也隨之凸顯。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而學校對高校學生的就業指導卻略顯滯后,同時對學生的就業心理指導也不完善。[3]很多畢業生就業意向不明確,對未來就業方向表示迷茫。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對自己所學專業不感興趣,由此也導致在畢業擇業時存在消極情緒。

高校學生群體在求職中的“早”“穩”的價值評判上 ,表現出糾結和舉棋不定的特點,這導致很多學生錯失最佳求職時間,增加了自身壓力,最終只能降低求職期望,既未實現“穩”,又錯失了“早”。[3]一些畢業生面臨職業選擇時出現的觀望和猶豫不定的現象層出不窮。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兩大重要階段普遍分為春招和秋招,就目前的招聘形勢看,秋招的企業更多, 提供的各項條件也更好,但畢業生在秋招時能夠簽約的反而很少,往往集中在春招甚至以后,這正是畢業生的就業積極性不高造成的。大部分畢業生在第一次迎來招聘季時并不著急,總想著下一次會有更好的企業,一直持有觀望態度,在觀望階段也僅僅是觀望,并沒有利用這個時間來完善自己的簡歷,提高自己的能力,當符合自己期望值的企業出現時反而因為自己各項條件與企業要求不匹配而失敗。有一部分畢業生則認為自己還沒有畢業所以不用著急就業,等畢業之后再找工作都來得及,以至于錯過了很多好的校招企業。還有一小部分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經歷幾次碰壁后,會過分夸大社會關系的作用,認為“關系”“背景”才是找到好工作的法寶,把找工作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家長身上,自己本人就不再關注就業信息, 主動性嚴重不足。

(三)以提升學歷為由逃避就業

目前,每年的考研人數逐年增加,考研大軍占畢業生中的很大比例。根據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最新發布的數據,2015 年的考研人數為 165 萬人,2021 年時該數字增長到了 377 萬, 幾年間呈現了大幅度的增長,而 2021 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 909 萬人,按照以上數據計算,可以發現大概 40%的本科畢業生選擇了考研。近幾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又加之受新冠疫情的影響,考研變成了應屆畢業生逃避就業的“避難所”。有一部分畢業生由于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對一切都很迷茫,就隨大流選擇參加考研來暫時逃避就業。因為這部分畢業生的考研動機不單純,不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歷、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準備這項考試。而且考研也需要學生的毅力與持久力,所以他們很難堅持下來,就算堅持下來了成功率也是比較低的。如此一來,這部分學生反而成了考研大軍中的陪考者,并且也錯過了就業的黃金時期,在臨畢業的短短幾個月內再慌慌張張準備簡歷等各類應聘資料,結果也并不會很理想。由此可見,這些學生對未來并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在職業選擇上缺乏自信,有著焦慮、盲目、急于求成等不健康的心理問題,選擇考研也只是逃避就業的一種手段。

根據調查顯示,2021 屆畢業生升學的主要原因為“增加擇業資本,站在更高求職點”(38.56%),其次是“提高綜合素質能力”(33.22%)。

(四)對就業政策了解不透徹

近幾年國家為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頒布了各類相關政策,同時結合各地的實際情況推行了各類優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就業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但是部分畢業生政治意識不強、政治熱情不高,對國家政策的關注度不高,在招聘季只是簡單地認為自己該找工作了,對于各地區、各城市的就業政策不夠了解,所以在擇業過程中就不能做出最科學的選擇。現在各個城市對大學畢業生都出臺了非常優惠的人才引進政策,但是絕大多數畢業生對這方面的認知還是空白,還是沿襲以前的觀念,認為只有北上廣深這些城市才能提供更優質的條件,從而限制了自己的擇業范圍。比如,畢業生在不了解國家對于“基層就業項目”“西部計劃項目”等相關優惠政策的情況下,即使找不到工作或擇業不順利,通常也不會考慮到“基層就業項目”“西部計劃項目”工作,而了解相關就業政策的畢業生則可能會選擇到這些地方去就業。[4]通過對就業政策的了解,大學畢業生不僅可以了解到當前國家的需要以及給出的有利條件,同時也可以考慮自己的能力可以勝任哪些崗位,在擇業過程中有的放矢。

三、影響當代大學生擇業的因素

(一)就業市場

就業市場的變化對畢業生來說至關重要,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畢業生的職業選擇。近年來畢業生規模持續增加,據統計,2021 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 909 萬人,較上一年增加35 萬人。預計 2022 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將持續攀升,高校畢業生就業總量壓力進一步增大。[5]受疫情影響,留學生選擇歸國就業的人數逐年增加,使得國內就業市場競爭加劇。目前,國家教育“雙減”政策正式落地,教育培訓產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的就業崗位大幅減少,高校畢業生的就業選擇將進一步被壓縮。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企業的招聘需求顯著減少。從北京高校統計數據來看,學生的簽約進展相對放緩,畢業生整體就業節奏被打亂,研究生面試延期、公務員招錄延期、畢業生實習取消等諸多不利因素使畢業生就業出現“空檔期”。[6]在疫情影響下,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受到多重制約,線下招聘暫停、線下實習停擺等因素,導致畢業生和企業不能面對面溝通,使求職效果大打折扣。

(二)家庭情況

家庭的具體情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學畢業生的擇業,比如說,家庭的地理位置、家庭的社會關系、家庭的經濟情況、家庭教育、家人的職業等,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會影響大學生的職業選擇。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家庭教育和家庭的經濟情況。家庭教育對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有著必然的聯系,那么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擇業觀和職業的選擇。據研究發現, 家庭教育分為專制型、民主型、溺愛型和忽視型。專制的大家長家庭成長的孩子往往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家長在學生擇業時往往表現得獨斷專行;民主型的家長更善于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當孩子對職業有一些想法時,雙方能夠更好地溝通,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溺愛型的家庭給孩子的自由過多,孩子在擇業時要么沒有主見,要么天馬行空,不切實際;忽視型的家庭直接是對孩子不管不顧,孩子擇業時則全憑自己。好的家庭經濟情況能在孩子擇業時提供優越的物質保障,帶來更多的選擇,比如家庭經濟富裕的孩子在畢業時不用必須馬上就業,可以選擇考研或者出國留學;而經濟情況較差的家庭往往會給孩子帶來負擔,在畢業時不得不馬上就業掙錢,補貼家用。

(三)經濟收入

經濟收入是影響大學畢業生擇業的重要因素。絕大多數人都希望“物有所值 ”,畢業生們也首先是希望實現自己的市場價值,然后才是社會價值。所以,經濟收入不可避免地成為大學生擇業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大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對社會上各種職業的好壞、優劣等方面進行的綜合評判,“干一行,愛一行”的職業價值觀念開始被淡化。當代大學生在職業選擇上更看重自己的發展需要和利益驅動。[7]傳統的社會貢獻和職業社會聲望被排在了較后的位置,大學生將個人發展和經濟利益作為主導的價值評價標準,表現出了強烈的務實性。[8]對于畢業生來說,薪資待遇往往是他們選擇一份工作最重要的衡量指標。在合理的范圍內,畢業生追求經濟回報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付出與回報相適應才是最合理的, 如果只是片面追求過高的經濟收入則是不可取的。特別是剛剛走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在缺乏社會工作經驗、專業技能不夠扎實的情況下,不應過高地追求經濟收入。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能夠找到機會鍛煉自己、完善技能才是最重要的,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不能因小失大。

(四)個人價值

目前,我國一部分大學畢業生理想信念淡薄,有極強的功利意識,在職業選擇時視野狹隘、目光短淺,更傾向于個人價值的實現,很少站在國家和社會利益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如果當代大學畢業生持有這樣的擇業觀,那么他們的職業生涯將不會得到長遠的發展,同時國家和社會發展也會停滯不前。每個人都希望能夠通過工作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優勢,從而實現自己的理想和價值。因此,在進行職業選擇時,人們都會更傾向于自己喜歡或者是更擅長的職業, 這類職業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大學生也是如此,“職業興趣是做好本職工作的動力和基礎,大學生選擇職業不僅要從自己的理想出發,也要考慮自己的職業興趣。根據心理學的原理,一個人的職業興趣傾向不同,所適合選擇的職業也不同”。[9]但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面對社會的高速發展與進步,不應只選擇自己眼前擅長的事,而是可以利用更多的機會鍛煉自己,發掘自己的潛能,掌握更多的技能。

四、青年馬克思的擇業觀對大學畢業生的啟示

(一)樹立為國家、社會和他人創造價值的正確擇業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10]價值觀是指個人對周圍客觀事物及其對自己行為結果的意義、效果與重要性的總看法。[11] “大學生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又是從象牙塔邁向職場的過渡期。”[12]還未完全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標準,價值認知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其價值觀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家長、老師、學校向學生傳遞積極正確的價值觀念可以幫助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擇業價值觀是大學生群體對職業的判斷、擇業標準、對具體職業的評價以及在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職業態度與價值體現,也是這一群體對職業的認識和態度以及他們對職業目標的追求和向往。”[13]

馬克思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1] 正確的職業理想和擇業觀是在進行職業選擇時的指路明燈,它能指引人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讓人們在工作中能夠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當代大學畢業生既是社會進步的貢獻者,又是社會發展的享受者,所以,新時代的大學畢業生要用新時代的擇業觀引領擇業實踐,在面臨目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時,大學畢業生要培養職業理想,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向青年馬克思學習,在選擇職業時能夠沉著冷靜,選擇能夠為人類謀福利的職業,增加自己的社會責任感, 樹立崇高的責任觀,贏得尊嚴與價值,收獲幸福與快樂。從個人的職業發展而言,為國家、社會和他人創造價值,滿足社會需要的職業才有發展空間,因此,選擇服務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不僅是家國情懷的使命擔當,也是個人把握機遇,實現職業生涯發展的一般規律。

很多學生都向往大城市的繁華,高薪的待遇,但是如此一來大城市的競爭也逐漸增大, 就業崗位出現飽和。而一些小城市卻缺乏人才,即使國家出臺了相關優惠政策, 但響應國家號召的大學生也少之甚少。大學畢業生不能只考慮自身利益而不顧國家利益,要培養學生的大局意識、基層意識。正如馬克思在《考慮》中提出:“我們的使命絕不是求得一個最足以炫耀的職業,因為它不是那種使我們長期從事而始終不會情緒低落的職業。”[1]

大學生應從以下幾方面培養正確的擇業觀:首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社會實踐是大學畢業生建立正確擇業觀念的主要途徑,科學的擇業觀念也可以融入具體的實踐中。在校內, 學生可以通過各類主題教育活動來增強理論基礎,在校外可以通過各項實習來開展。在社會實踐中學習擇業理論,可以培養大學生的社會意識,明白自身和國家是密不可分的關系,自覺融入國家和社會。其次,擇業理論與各類媒介相結合。高校可以通過創建就業微信公眾號、微博、網站等,宣傳成功案例,推送相關書籍、電影、學習資料等,使學生在課余利用別樣的方式進行擇業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擇業觀。

(二)夯實專業知識與技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長遠來看,擇業不僅僅是一次選擇,大學畢業生應當具備完善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站穩腳跟。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要對自身有正確的認識,因為自身能力對職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很多大學生對自己定位不準,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不能科學地根據學校、專業、興趣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在正確認識自己的同時,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夯實專業知識和技能。“所以,認清自己的特點和缺點,了解自身的優勢和劣勢, 擺正心態,? 加強就業主觀意識,尤其是責任意識、競爭意識、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培養無疑是增加當代大學生理性就業砝碼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可行性方 法。”[14]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要把學習當興趣,掌握好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多加練習, 以此增加自身的就業砝碼。

青年時期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大學畢業生正處在人生“系扣子”的重要階段。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畢業生,在走進社會時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學習知識的能 力。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個人通過學習可以獲得更多的發現機會,政黨通過構建學習型組織可以使決策更有成效,國家通過學習可以躋身世界強國之列。當前全球一體化成為發展的趨勢,科技發展蒸蒸日上,信息傳播更加快速,知識更新率逐步加快,技術更新周期縮短。[15]所以作為大學畢業生只有把學習當作人生的第一目標,努力學習,敢于探索,增加知識儲備,拓寬知識面,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發揮自身價值。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環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家庭是社會細胞,家庭教育其實就是受到家風熏陶,家風傳承和培育是家庭教育中重要的環節,在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當中發揮著基礎性、重要性的作用。因為家庭是一代代延續下來的,形成了一定的生活習慣、生活規律、生活方式,甚至是家庭成員的價值取向都會相對穩定地形成。[16]家庭環境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團隊意識、責任感以及創業意識等。“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庭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畢業生職業的選擇。大多數畢業生在擇業時都會聽從父母的建議和想法,而父母們也都會結合社會的發展趨勢和孩子的自身條件來為孩子選擇發展路線。所以,父母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為孩子選擇更好更適合的職業奠定家庭基礎。

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營造和睦友好的家庭氛圍。家庭氛圍會影響孩子習慣的養成和性格的培養,好的家庭氛圍能夠讓孩子在充滿關愛的環境下成長,學習父母優秀的品質,這樣的孩子在進行職業選擇時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職業規劃。其次,父母要熱愛生活和工作。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愛能夠無形當中傳遞給孩子,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孩子在進行職業選擇時也會帶著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情更樂觀向上,不易被困難打倒,迎難而上。最后,根據實際引導孩子。每位父母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但是在對孩子的期望上,父母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自身情況,引導孩子制定合適的目標,在這種引導下的畢業生才能更順利、更科學地選擇好適合自己的職業。父母改變教育方式,采取有效地溝通以及更民主的交流方式,對于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都能起到積極的影響。[17]

(四)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大學畢業生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個人的發展是一個好的趨勢,但是一味地追求個人價值容易導致極端個人主義傾向。社會價值的實現是個人價值得到滿足的前提和條件,要求社會、學校和家庭做出積極的引導,幫助大學生在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之間找到平衡點。[18]大學畢業生在進行職業選擇時,不能只關注個人價值的實現,而是應該努力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一些大學生希望走入體制內,成為人民公仆來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而有些學生則不關心國家政治,在進行職業選擇時僅僅關注自身利益。但是每個人都是社會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 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人的存在要依賴社會,不能離開社會而存在,而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則是建立在人的發展上的。如果大學畢業生只關注個人價值的實現而忽視了自身的社會價值,那么也就喪失了作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和職責,社會價值也就得不到體現。

青年馬克思提出了“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并論證了兩者是統一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1]當前,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面對新形勢、新使命、新任務,大學畢業生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青年擇業觀為指導,以服務人民群眾為最高擇業準則。堅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以維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為第一要務,以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求為職業實踐的最終目 的,將人生理想置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發展進程中,將實現個人價值與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的社會價值有機統一起來,將人生理想置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發展進程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因此,當代大學畢業生在進行職業選擇時,要始終堅持以馬克思青年擇業觀為指導,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除了考慮是否能實現個人價值外,還要考慮這份職業能否實現該有的社會價值,能否與服務社會、服務國家的社會價值統一起來。要在充分認識自己、能對自己進行客觀評價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設定自身期望值,不盲目追求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一份職業只有實現了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人們才能在這份職業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與幸福感,所以大學畢業生在職業選擇時不僅要追求個人理想的實現,還要在追求個人價值的同時爭取社會貢獻的最大化。

綜上所述,盡管馬克思在寫作《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時年僅 17 歲,是他的整個馬克思主義思想不成熟階段,但他對擇業觀的考慮已經相當全面深刻,存在的合理之處對我們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當前,中國迎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 40 年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模式向“雙循環”模式轉變,在產業升級為核心的“十四五”周期內,如何把握住時代大變革中的職業機遇,當代青年擇業時可以參考他的觀點和見解。并結合現代社會時代背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偉大時刻,做出科學正確的職業選擇。歷史車輪滾滾向前, 時代潮流浩浩蕩蕩。新時代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使國家前途更加光明,讓民族充滿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當代青年應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聯系起來,為全人類的幸福奮斗終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嚴橋橋.創業教育對大學生創業意向的影響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

[3]楊麗媛.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及對策[J].智庫時代,2019,209(41):281-282.

[4]何仕.當代中國大學生就業的經濟學研究[D].福州:福建師范大學,2014.

[5]楊媛媛.新形勢下如何布局2022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J].中國大學生就業,2021,479(17):13-15.

[6]屈的鵬.大學生精準就業途徑探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10):20-21.

[7]黃愛玲.大學生擇業心理與職業價值觀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3(12):36-38.

[8]蔣陽飛.當代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研究[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4(3):44-46.

[9]楊銘鐸.大學生的擇業心理[J].職業技術,2003(1):25-28.

[10]李穎,王文杰.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現狀及其培育———基于北京地區5所高校大學生的調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2):118-121.

[11]劉海濱.大學生創業價值觀轉變的影響因素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154-160.

[12]田海燕,焦嵐.當代大學生職業選擇存在的問題及教育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115-117.

[13]薛利鋒.大學生擇業心理與擇業價值觀教育[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175-178.

[14]岳鵬.青年馬克思的理性擇業觀及其現實啟示———重溫馬克思《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J]. 理論與改革,2013(4).:32-34

[15]溫家寶.讓我們共同仰望星空[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9-08-07.

[16]李云. 家庭教育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探究——以無錫地區為例實證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0(4):202-204.

[17]李寶芬,宋少紅,田靜,等. 醫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與應對方式的關系[J].承德醫學院學報,2013,30( 1) : 88-89.

[18]刁瑩,徐寶貴.95后本科畢業生擇業價值觀的分析和對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1):156-160.

(責任編輯:劉潔)

Marx, "Youth's Consideration in Choosing occupation"

Inspiration to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choice

Fu Jianse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34, China)

Abstract: In the article "Considerations of youth in Choosing A Career", Marx elaborated that individuals people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ir own factors, social relations and a serie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when choosing a career. Also, he puts forward some ideas on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career, reflects the importance of youth career choice,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choic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rticle "Youth career choice considerations" ,?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youth, this article helps college students to appreci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reer choice and how to choose the right career.

Key words: Marx; College students; Choosing a career.

猜你喜歡
馬克思大學生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一個半世紀后的卡爾·馬克思
在馬克思故鄉探討環保立法
人大建設(2019年2期)2019-07-13 05:41:06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黃河之聲(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新大學生之歌
北方音樂(2017年7期)2017-05-16 00:32:46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日b视频| 99手机在线视频|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人人澡人人双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苍井空| 无码'专区第一页| 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色噜噜综合网|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看| 亚洲天堂自拍|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色成人www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中文字幕啪啪|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一区|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区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线 | 呦女精品网站|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电|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99青青青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国产拍爱|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成人在线天堂|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奶水 | 免费在线色| 97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婷婷丁香| 国产日韩欧美黄色片免费观看|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99精品国产电影| 国产成人福利在线|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97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不卡| 免费在线一区|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制服丝袜视频| 日韩视频免费|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亚洲天堂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日本免费精品|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在线午夜电影| 久久综合色88| 国产经典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黄色网站在线看| 日韩天堂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操操操综合网|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久久伊人色| 欧美A级V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