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 徐超

摘 要:檢察機關部門內勤是指在部門中處理日常事務、協助部門領導開展各項工作的崗位,擔負著承上啟下、協調左右、聯系內外的任務,是一個部門的中心樞紐。隨著司法責任制改革的深入,部門內部事務日趨專業、復雜,內勤隊伍逐漸暴露出職業認同感不強、履職能力不夠、隊伍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著其所在部門的工作質效,也直接關系到各項檢察業務的高質量發展。對此,可從制定標準化內勤崗位職責、提升內勤隊伍工作能力、創新完善內勤管理制度等方面規范化建設內勤隊伍,激發活力,并以此推動檢察辦案專業化發展。
關鍵詞:內勤規范化 內勤隊伍現狀 檢察內勤隊伍建設
2018年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規定:“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檢察輔助人員和司法行政人員實行分類管理”,三類人員各歸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才。各級檢察機關也相繼開展了內設機構專業化改革和檢察官辦案團隊建設等旨在提升檢察官專業化水平的舉措,但對于檢察輔助人員,特別是檢察機關內勤隊伍的專業化、規范化建設舉措卻明顯不足。隨著各項檢察業務的深入開展,部門內部事務日趨復雜、專業,內勤工作的短板也隨之暴露出來,如任由這些問題發展,必將給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帶來影響。
筆者對J省S市內勤工作開展調研,通過對內勤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認識到內勤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應作為檢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以內勤工作規范化助推檢察辦案專業化,落實最高檢黨組“質量建設年”的要求。
一、J省S市檢察機關內勤隊伍的基本情況
一是年輕化特征越來越明顯。司法實踐中,檢察機關通常由新招錄或者年輕的檢察人員擔任內勤,以利于隊伍建設、業務建設形成梯次配置。[1]S市院的部門內勤年齡特征也是如此。據統計,該院內勤隊伍24人中,35歲以下青年人員占比91.7%,其中30歲以下占比45.8%。這個群體呈現出思想狀態活躍、信息化水平相對較高、學習能力相對突出等特點。
二是高學歷特征日益突出。隨著檢察機關推進隊伍“革命化、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建設,近幾年,S市檢察機關新招錄的檢察官助理,不僅通過了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而且均具有法律專業全日制研究生學歷,使得該市檢察隊伍的知識結構、學歷層次得到了明顯改善,初步形成了一支具備綜合素質較高的內勤隊伍。
三是工作經驗普遍不足。內勤崗位普遍由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干警承擔,且具有流動性較大、隊伍不穩定等特點。據統計,該院內勤的平均從檢時間只有2.96年,從事內勤工作的平均年限為2年左右,普遍缺乏對檢察業務的熟悉和了解,內勤工作的整體質效不高。
二、內勤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專業化分工的發展,員額檢察官逐漸從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專心辦理案件。業務部門的內勤往往由新招錄的檢察官助理擔任。在實踐中,逐漸暴露出內勤隊伍的職業認同感不強、履職能力不夠、隊伍管理不規范等問題。
(一)職業認同感不強
新招錄的檢察官助理承擔業務部門內勤工作后,往往會出現心理上的落差,認為與其預期的職業發展不一致。經調研發現,超半數的業務部門內勤對自身工作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只是被動地接受和完成工作任務。對其從事的工作范圍、具體內容和相關工作標準缺乏清晰的界定。有的內勤認為“內勤工作就是為領導服務的,領導叫我們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干得好不好也沒有一個依據,反正只要不出錯影響到單位就行。” 有的內勤反映每天總是忙得團團轉,但卻又說不清都忙了些什么。自己感覺碌碌而無為,沒有成就感。有的內勤反映,自己經常在“救火式”的工作任務中疲于奔命,工作量無限制地擴張,結果什么都做了,但卻什么也沒做好。
(二)履職能力不夠
內勤屬于一個部門的中樞,理應肩負起承上啟下、協調左右的責任。但在實踐中,我們卻發現內勤工作普遍存在統籌計劃性不強、工作主動性不夠、事務管理不精細等問題。比如,在統籌計劃性方面,缺少統籌觀念和計劃意識,抓不到主要矛盾、搞不清輕重緩急,容易被日常瑣碎的事務搞得暈頭轉向。在工作主動性方面,有的內勤缺乏工作主動性,不能將上級條線和院里的通知第一時間向處室領導報告,導致上級的要求得不到及時落實。對于統一布置的工作,不能主動提醒部門負責人,造成工作被動。在事務管理方面,缺乏標準化、規范化意識。工作資料隨意丟放,未能及時分類歸檔。當需要查找某個文件或整理出某些需要的信息時,手忙腳亂,費時費力。還有的內勤將待辦事項和已辦事項混淆,時常會出現未辦理的文件被夾雜在已辦文件內被遺忘的情況。
(三)隊伍管理不規范
“人員分類管理”改革后,三類人員各歸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才。各級檢察機關都相繼完善了對員額檢察官隊伍的教育培訓、績效考核、職權職責清單劃定等管理使用的規定,進一步促進了檢察官的專業化和規范化建設。但是,對于檢察輔助人員,特別是檢察機關內勤隊伍的管理舉措卻明顯不足,且更多的體現在檢察機關各內設部門的培養、管理和使用上,缺乏全院甚至更高層面的管理使用規定。造成了內勤隊伍水平參差不齊。比如,對業務部門內勤的辦文辦會基本技能的培訓明顯不夠。有的內勤對公文材料的寫作格式、公文的處理方式不太熟悉。有的甚至連基本的公文排版和行文方式都不掌握,攥寫的材料格式花樣百出。與此同時,對綜合部門內勤的業務培訓同樣相對不足。調研發現,大部分綜合部門內勤既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專業業務培訓,也沒有參與過崗位交流,都是進入檢察系統后,就一直在綜合部門內勤崗位上工作,普遍存在業務知識短板,也就難以從業務辦案中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編發高質量的檢察信息和調研。
三、規范化建設內勤隊伍
提升檢察機關內勤工作質效,需要從制定標準化內勤崗位職責、提升內勤工作能力、創新內勤管理制度等方面予以重視。
(一)制定標準化職責,強化職業認同
經調研統計,檢察機關部門內勤的崗位職責應涵蓋綜合文稿、公文處理等14項(詳見表1 ),概括起來就是管理職責、協調職責、參謀職責和服務職責4個方面。
1.管理職責。內勤是部門的大管家,綜合管理理應成為內勤工作的核心內容。任何組織的正常運轉,都離不開管理。如果說處長(主任)是部門綜合管理的大腦,那部門內勤就是實施該項管理工作的“心臟”, 要協助處長(主任)管理部門大大小小的事情。大到傳達落實上級決策、部署,督查催辦領導指示、批示,小到部門會議記錄、檔案管理、印章管理、固定資產管理、考勤管理等等,都要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2.協調職責。協調溝通是部門內勤工作的一項重要職能。檢察機關有多個部門崗位,分別開展各項業務工作,工作之間并非單兵作戰、各自為陣,而是緊密聯系,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某個崗位、某個環節出現脫節,就會影響到全盤工作開展。特別是在聯合辦案、活動保障、會務接待等工作中更要起到各部門協助配合的“潤滑劑”,保證承擔的各項工作能夠順利推進,防止出現“打太極”“踢皮球”現象。
3.參謀職責。內勤掌握條線工作的第一手數據資料,可以從不同方面掌握辦案情況、發現司法活動中的問題,具有服務領導科學決策的獨特優勢。內勤雖然不是處長(主任),卻要站在處長(主任)的高度看待問題,對上要深刻領會政策精神,對內深入了解本條線、本部門的工作情況,從中發現問題、尋找對策、提出建議,供領導參考決策。并在此基礎上搞好新聞宣傳,傳遞檢察好聲音。
4.服務職責。服務保障是內勤工作最基本的職能,內勤工作的過程就是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流程提供服務的過程。一方面,要迅速、精準地協助處長(主任)處理部門工作事務,使處長(主任)有充足的時間集中精神進行工作謀劃和決策安排。另一方面,要細致做好與部門干警切身利益相關的各項工作,如辦公用品申領、請休假申報等等,在職責范圍內幫助處室干警處理各項事務。
(二)培養三種能力,提升服務保障成效
在做好思想教育不放松,政治教育和業務教育不間斷的同時,要通過專項教育培訓、崗位實踐鍛煉、典型示范教育等方式,助推檢察內勤素質能力提高。著重培養內勤的以下三種能力:
1.善抓主要矛盾,有序辦理事務的能力。部門工作既有長期目標任務,也有大量臨時性、隨機性、階段性事務。因此,內勤工作必然千頭萬緒,項目龐雜。如果工作中分不清主次,抓不住問題要害,或是部門領導布置一項做一項,交代一件辦一件,不僅容易陷于被動應付,也很難取得好的工作質效。因此,必須培養內勤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有序辦理內勤事務的能力。用抓主要矛盾的思維去思考、籌劃、安排和處理內勤事務,做到重點突出、主次分明、縝密周到。并自覺做到“兩講兩不忘”,即講長遠目標而不忘當前工作,講當前工作又不忘長遠目標。
2.提升工作激情,積極做好服務的能力。做好內勤工作,不僅需要良好的教育背景和過硬的專業技能,還必須有充滿主動性和進取心的工作激情。只有對內勤工作充滿激情才能做到接受任務不講條件,執行任務不找借口,將部門領導交辦的工作當成自己“心愛”的事業,當成實現自己理想和價值的機會。主動站在領導的角度考慮問題,想領導應該想到但尚未顧及的問題,積極主動地幫助領導想好解決方案。因此,提升內勤工作激情,是發揮好內勤作用的關鍵。
3.突出信息調研,主動服務業務辦案的能力。信息調研是領導決策的依據,做好信息調研工作,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預見力,要善于發現苗頭性和潛伏性的趨勢,既要看到事物的表象,也要善于揭示事物的本質特征。重點要增強調研的“三性”:一是增強調研針對性,善于從全院工作大局和業務工作重點去把握調查研究的方向和目標。二是增強實踐性,“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克服閉門造車,走馬觀花的調研方式。要走出辦公室,深入辦案一線,開展調查研究,準確全面地掌握案件辦理的第一手資料。三是增強延續性。當調研成果被領導肯定后,應繼續推廣或交流該成果,延伸和利用其功效。要善于思考調研中形成的理性認識、總結的正反經驗和發現的不足問題,力爭將調研成果上升為杜絕此類問題再發生的工作機制。
(三) 創新完善管理制度,促進隊伍建設規范化
1.完善內勤獎罰制度。嚴肅工作紀律,激勵內勤人員工作積極性,獎勤罰懶,進一步加強內勤考核制度建設。建議在年初制定工作目標考核辦法時,將內勤工作納入部門考核范圍,并設立優秀內勤評選,明確對年度成績優異的內勤人員年終進行獎勵。對平時工作中未能完成工作任務的內勤予以通報批評。
2.穩定內勤工作隊伍。為促進檢察機關內勤隊伍的良性發展,保持內勤隊伍穩定,形成傳幫帶,流轉有序的內勤階梯隊伍。建議出臺《檢察機關內勤培養實施意見》等規范性文件,從內勤的職責范圍、選任程序、管理方式、轉崗限制和考核獎懲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如,部門調整內勤崗位時需報政工部門批準,以此來保證內勤隊伍的穩定性。
3.增設處長助理職位。很多檢察機關大多沒有實行處長(主任)助理制度,這并不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也不利于檢察干部梯隊建設,建議設立處長(主任)助理制度,將熟悉部門工作特點,表現優秀,業績突出的內勤人員提拔為處長(主任)助理,輔助部門負責人開展工作。同時在中層干部選拔任用時,要優先考慮有內勤工作經歷的干警。增設處長(主任)助理是對內勤工作的激勵,也是為優秀內勤搭建的一個展現自我,在工作中成長和鍛煉的平臺。
4.實行大內勤管理體系。建立健全對內勤工作的領導管理體系,是開展好內勤工作的前提。目前,檢察機關部門內勤工作普遍缺乏統一的領導與管理體系,這是造成內勤工作不規范的一個原因。要徹底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在領導與管理上狠下功夫,建立科學合理的管理體系。可以探索采用大內勤管理體系,檢察長負責對全院內勤工作的宏觀領導。在檢察長之下,實行雙重管理模式,即由辦公室主任負責對全院內勤的業務指導,通過統一的業務指導,逐步實現全院內勤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和專業化。由各部門負責人對所在部門內勤的直接領導,通過具體的工作實踐提升內勤的工作能力。辦公室主任的業務指導可以通過內勤月例會的形式開展,指導的內容應該包括會議精神傳達、信息交流、問題剖析、業務培訓和工作促進等內容。部門負責人對內勤的日常領導中,應該著重加強如何做好領導參謀助手、如何做好部門間溝通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培養。
*江蘇省宿遷市人民檢察院組織人事處處長[223800]
**江蘇省宿遷市人民檢察院第四檢察部副主任、三級檢察官助理[223800]
[1] 參見上官曌:《新時代檢察機關內勤隊伍教育培訓探析》,《科教文匯》2019年4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