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 王金 王思嘉
摘? 要:目前“走班制”高中階段學生的勞動意識淡薄、勞動素養不高,導致教室和宿舍衛生臟、亂、差。歸根結底是缺乏勞動觀念,沒有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文章以上課總評成績和操行成績為突破口,從衛生保潔、公益勞動社團、落實衛生責任、家庭勞動實踐活動、“最美宿舍”評比方面激發學生的勞動興趣,強化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以收到良好的勞動效果。
關鍵詞:走班制;高中階段;勞動素養
《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直接決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價值取向和勞動技能水平。近年來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對此,全黨全社會必須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強勞動教育。
目前,有些高中實行“走班制”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的自主選擇上有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學習興趣也逐漸被激發。但是,“走班制”取消了行政班,教室衛生的打掃與保潔產生了很大的問題,如下課后座位下面都是垃圾、黑板槽長期粉筆沫成堆、窗臺上滿是灰塵等。這樣的學習環境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更重要的是,長期如此下去學生的勞動觀念淡化、弱化,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忽視。筆者所在學校是“走班制”學校,在學生勞動素養培養方面也出現了上述一些問題。為此,筆者采取了以下解決策略。
一、教室保潔融于課程總評,培養學生勞動意識
在“走班制”教學模式中,學生在不同的教室中流動上課。如果不注意衛生保潔,會給下節課學習的學生造成不好的學習環境。為此,在筆者的課上,安排了一名課代表專門負責監督教室衛生工作。每節下課課間,由課代表檢查課桌桌面、座位下面的衛生,如果不干凈,立即拍照發到群里,扣相應的總評分。勞動教育是德育教育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筆者發現這個策略是很有效的,只有極少數的學生偶爾存在衛生保潔不好的情況,但是這些學生也不愿意扣分,于是筆者調整了策略,讓他們參與一周一次的大掃除工作,這樣可以抵消他們的扣分。久而久之,便能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和保潔意識。
二、勞動公益社團每日活動,培養學生勞動習慣
高中階段的學生每學期是有操行分的。操行分是對學生道德水平的量化評價,關系到學生的評優、評先,也關系到學生的切身利益。學生都愿意提高自己的操行分,他們會努力做好事多加操行分。借助這一契機,筆者利用年級“教育顧問”的身份為學生建立了勞動公益社團。勞動公益社團的活動時間是每天下午1:00—1:15,任務是到指定教室、指定崗位去打掃衛生,結束后會有專門的人去檢查衛生,然后填寫檢查表,反饋到群中。大部分學生衛生工作質量是很好的,這樣他們就能夠在每個月增加相應的操行分。久而久之,學生便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和熱愛校園環境的優秀品質。一段時間以后,筆者與學生進行交談,學生表示已經習慣了定時打掃衛生,看到自己的衛生打掃得這么干凈,能為校園的美好環境做出貢獻,自豪感油然而生,勞動素養也逐步提高。
三、班級衛生責任落實到人,強化學生勞動觀念
每天晚自習下課,筆者都要求學生做“導師組”教室衛生。對于學生來說,身為導師組的一員,就應該有保護“導師組”教室衛生的責任和義務。為了公平,筆者為每名學生平均分配了衛生崗位,并公布了衛生崗位的值日標準。晚自習后,做值日的學生各負其責打掃衛生,待檢查衛生的學生檢查合格后方可離開。如果有學生忘記了沒有做,就會扣除他的操行分,給替他做值日的學生加上操行分。筆者用這種獎勵與懲罰相結合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勞動意識,強化了學生的勞動觀念,提高了學生的勞動素養。
四、家務勞動家長參與評價,家校協同培育學生
大部分學生都是被家里寵溺長大的,大多在家是不勞動的,這樣等他們走向社會后就很難適應社會的要求。筆者要求學生在家里也要進行勞動,幫助家長分擔家庭的責任,增強自己的主人翁意識,對學生進行孝道的教育。筆者讓家長以拍照片或拍視頻的方式記錄學生的勞動,并對勞動表現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加操行分,為其他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通過家庭勞動教育,學生的勞動技能不斷強化,有的學生做飯,有的學生整理房間,有的學生拖地,有的學生擦窗戶,這些勞動教育讓家長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長。
五、開展“最美宿舍”評比,勞動教育課下延伸
宿舍是學生共同的家,但是宿舍的衛生保障很難。因為有很多學生在家里都不勞動,在宿舍里偷懶晚起,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勞動習慣。于是,筆者開展了“最美宿舍”衛生評比活動,每天不定時抽查,被評為“最美宿舍”的每名學生都會得到操行分的加分獎勵。值日不合格的,追查責任到人。第一次:懲罰其晚自習后在教室擦地;第二次:寫反思或摘抄800字;第三次:扣除操行分,情節嚴重的與家長聯系取消其住宿資格。“最美宿舍”衛生評比活動增強了宿舍的凝聚力,提高了學生的勞動素養。
強化學生勞動意識,提高學生勞動素養,培養優秀的勞動者和接班人是學校和家庭的共同責任。通過教學實踐,教室衛生干凈了,衛生保潔有效果了,宿舍更加整潔了,學生的家務勞動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珂. 嬗變與審視:勞動教育的歷史邏輯與現實重構[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
[2]李啟明. 試談中學生勞動教育的幾個問題及其對策[J]. 科技資訊,202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