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波
摘 要:拓展訓練是以基礎的體育技能為著手點,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趣味性體育活動,能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發(fā)揮出自身擁有的體育潛能,同時豐富了他們的情感能力、交際能力和認知能力,有助于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得到高效的提升,進而能突破極限,增強自信心。在中職體育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的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fā)莘莘學子學習體育的踴躍性,還能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充分展現(xiàn)自我,挑戰(zhàn)自我,凸顯個性,全面提高他們的抗壓能力與身體素質。本文對拓展訓練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及實施方法進行探討。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方式;拓展訓練;實施方法
一、拓展訓練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一)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學生通過參加拓展訓練活動,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還能使他們在其中收獲滿滿的成就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僅能認識到自己在拓展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還能明白團隊互助、相互包容的重要性,明確團隊合作的作用,對學生養(yǎng)成良好品質,強健的身體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抱籃球”趣味項目:(分兩次進行,每次選取每支隊伍中1個隊伍所用時間最短的一組)2*8接力賽),比賽規(guī)則:籃球必須放在兩名學生身體的前面,不可以用手觸碰,每個人每次只能抱一個球,從原始位置到結束位置(10米),球不落在地上且投放到指定筐子算成功,另外一名學生再從筐子中撿起球進行接力,如果球在運送過程中落到地上,參賽者必須返回起點再來一次,以6位參賽者全部傳送完球,所用時間最短的獲勝(每支隊伍可要2組,男女自由搭配、每隊6人)。
(二)促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中職體育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升只是作為教育目標的一個側重點,更重要的是使學生在不斷鍛煉和完善自我的過程中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和提升,進而滿足學生的身心需求和職業(yè)需求。首先,將拓展訓練實施到中職體育教學中,能使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增強自身的心理素質,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奠定了基礎。其次,拓展訓練可針對性的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興趣愛好進行教學,使得學生能夠漸漸打破心理障礙,有助于學生體育技能優(yōu)勢和潛能的發(fā)揮。
例如在拓展訓練中融入“搶板凳”活動(取獲勝人數(shù)最多的兩組),教師準備好道具:板凳若干,參賽者需為:每支隊伍10人,男女生各為一半,可多組同時參賽。比賽規(guī)則為:兩個男(女)生背靠背挽住對方,每個男(女)生前面1米左右坐著一個女生,教師作為口哨員,當發(fā)出口令后,男(女)生相互背對立即跑前面女(男)生的座位上,先搶到板凳的參賽者即可獲勝。
因此,拓展活動的融入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互助意識,使學生在步入社會中或者在今后的某些崗位中能夠明確團體協(xié)作的必要性,并很快融入到團體工作中。
(三)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
開展體育教育這門課堂的首要目的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但由于學生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壓力和就業(yè)壓力,促使他們不得不以課本知識為學習的重點對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學校的體育器材場地有限,阻礙了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另一方面是傳統(tǒng)的體育教育訓練方式較為枯燥,讓學生對體育鍛煉提不起興趣。到目前為止,大多數(shù)學生的心理素質都不是很好,做事只為完成任務為目的,而缺乏動腦思考能力,也常常會對父母產(chǎn)生依賴感。與此同時,為了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與就業(yè)趨向,體育教學作為中職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對提升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能力之重擔是不可推卸的。
例如“團體羽毛球賽”活動:教師為裁判員,要求參賽者(男子1、2名,女子1、2、3名),規(guī)則如下:每支隊伍可要2~3組男子,4~5組女子隊,每場10分,兩方對打,每組的4個人輪流拍球,一個來回每人只能拍一次球。
因此,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基于中職學生心理特征,廣泛運用拓展訓練,讓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敢于挑戰(zhàn)自我、實現(xiàn)自我,消除畏懼心理,最終戰(zhàn)勝自我,克服困難。
二、如何在中職體育教學中融入拓展訓練
(一)轉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理念
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通常不會對每節(jié)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進行合理的安排和計劃,只是單純的通過潦草的言語對基本動作進行簡單的講述,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難以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在拓展訓練中,教師不僅可以作為一名引導者,也可以作為學生的合作伙伴。教師所精心策劃的每項活動,不僅能使學生的認知度得到一定的提高,還促使他們更喜歡游戲式的拓展訓練。
例如教師可以舉行“結對而行”的拓展趣味運動,教師準備道具:毛線若干(取6組時間所用最短的),要求參加人員須為五人一組(可男女混合),每團隊最多可報8組參加,制定比賽規(guī)則為: 比賽開始前先用毛線把每一組人員的左腿或右腿綁在一起,多組并排一起站在原始位置上,教師說"預備,跑"時,各隊即刻出發(fā),最先到達終點的隊伍獲勝(30米)。
這種教學方式不單只是為了提高學生體育特長,而是將強化學生的集體參與度和團隊互助的責任意識放在重要位置,從而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在中職體育教育教學中引入拓展訓練,除了能在體育課堂中增加趣味性的同時,也有效增強了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增強學生交際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在拓展訓練過程中,學生首先需要協(xié)商好對策,明確活動的目的和分工,才能更好的完成拓展活動任務。因此,在中職體育教育課堂中,利用拓展訓練,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這為學生的學習、生活與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舉辦“盲人圓形”這個項目時,要求學生需具有較好的溝通表達能力。教師準備好道具:紗布、毛線,比賽規(guī)則是:所有學生在戴上紗布后,教師把一根約二十米長的毛線拿給學生,學生需要在二十分鐘內(nèi)用毛線圍成一個最大的圓形,且所有學生之間的距離必須是相同的。在活動結束前,不允許把紗布拿下來,在活動進行中,要想讓你的想法和意見得到大家的認可。
因此,拓展訓練的有效實施對學生個人能力、素質教育以及團隊互助意識的培養(yǎng)都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強化體育教學的教育目標
通過利用游戲式的體育教學來踐行體育教育的目標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在游戲式的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應將體育運動與體育教學深入結合,使學生了解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并激發(fā)學習興趣。
例如,在八百米長跑的體測中,許多學生往往感覺它是如此的難,此時教師可將游戲式活動融入至其中,將原本在操場上的長跑分成幾個短跑項目,而降低了學生的畏懼心理,使其積極主動參加活動。
另外,在體育活動中還可融入“繞柱子、袋鼠跳,撕名牌”等各具特色的趣味活動。
三、結束語
在教師的體育教學方式中,除了以提升學生的素質能力為目標,還需通過強化學生素質拓展的訓練,而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引入拓展訓練到體育教學方式中,不僅是為達到就業(yè)人才市場需求而開展的一種體育活動,它還可以豐富體育教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認知到自身的潛能,進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速,探析拓展訓練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2019(10)
[2]程川,中職體育教學引入拓展訓練的意義和作用[J],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