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龍 李博平
1949年底,我軍已成功解放除臺灣、海南、舟山、一江山等島嶼外的全國大部分地區。蜷縮海島的國民黨自恃在空軍和海軍裝備上的優勢,以“海陸空立體防御,憑海據險,長期固守”的方針,與我人民解放軍負隅頑抗。1949年12月,毛澤東同志下達“準備攻瓊崖”的指示,解放軍從1950年2月正式投入渡海作戰,以木船為主要航渡工具,僅用58天便解放海南島。此次戰役,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爭史和世界現代戰爭史上,都是一個奇跡。在參戰雙方優劣勢如此明顯的情況下,解放海南島戰役充分反映出我軍政治工作的優勢,體現了軍隊政治工作服務保障作用的巨大威力。為我軍積累了寶貴的作戰經驗,對如何做好戰時政治工作提供了啟示。
一、解放海南的政治工作方法
(一)摸清官兵心理思想底數,有針對性地開展政治工作。
面對陌生的海島作戰,習慣在陸地上馳騁的解放軍官兵思想觀念和心理狀況有了新的變化。主要概括為厭倦戰爭、消極參戰、懼怕海戰。厭倦戰爭,一部分官兵因為大陸基本解放,認為革命已經結束,加之部隊從東北到東南,身體心理十分疲乏,想解甲歸田過和平日子,不愿意繼續戰斗。加之春節將至,部隊官兵思家念家情緒濃厚,和平享樂傾向較多。消極參戰,四野部分官兵抱怨,其他部隊都開始休整,唯獨讓我們進攻海南,覺得兵力部署不合理。許多官兵覺得自己打完平津,強渡長江,又解放粵桂,“功勞大,苦勞多”,抱怨任務安排不公平。懼怕海戰,一方面大部分官兵來自北方,不熟悉水性,沒見過大海,80%的官兵登船后暈船嘔吐。加之木船在渡海容易經常桅斷帆破,大風大浪船小容易傾覆。另一方面,金門戰役的失利和國民黨??哲姷木薮髢瀯?,給官兵帶來巨大的壓力,懼怕途中遇到敵軍艦,擔心突破不了“伯陵防線”。
參戰部隊從組織工作、思想工作和解決實際困難三個方面開始政治工作。組織工作,召開軍、師、團三級首長黨委擴大會議,深入學習毛澤東同志下達的“準備攻瓊崖”的指示,組織干部從黨性和責任心出發進行檢查,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黨委制定決議,個人制定決心計劃,開展群眾大討論。使官兵明確領導決心和任務重要性,提高官兵對解放海南的政治認識,認識到海南島是祖國的南大門,克服厭倦戰爭的小家情懷。思想工作,開展榮譽觀、享受觀、生死觀教育討論,教育官兵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任務,不能離開人民利益追求個人享受。講清我軍在海南島有瓊崖縱隊可以配合打擊國民黨軍隊的優勢,海南人民對解放軍積極支持,以及四五月順風、浪小的有利因素,鼓舞官兵士氣。講清敵軍雖然號稱十萬之眾,但分兵把守平均每一公里只有60多人,且戰斗力不強的劣勢。請海南的干部做巡回報告,控訴海南人民遭受到的壓迫剝削,結合敵軍機對沿海地區的狂轟濫炸,激發官兵對蔣匪的仇視和對海南人民的階級感情。就“海南島該不該打”“海南誰來打”“我們怎么打”開展群眾性大討論,克服懼戰心理。開展廣泛軍事民主活動,發動群眾出主意,想辦法,向老船工學習,探索航海的技術,打軍艦的方法,搶灘登陸的辦法,幫助官兵克服對大海的恐懼,解決擔心渡海失敗的焦慮。
(二)不間斷開展政治工作,保證渡海作戰的勝利
政治工作是構成軍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在渡海作戰中,解放軍開展了強大的政治工作,包括思想引導、教育動員、理論武裝,強化官兵參戰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強有力的組織工作,還包括調整黨團組織、調整指揮員、立功創模活動等。渡海政治工作還包括瓦解敵軍。思想工作,用毛主席講話鼓勵官兵,讓官兵明白“如今革命第一步還沒走到底,就想去過自己的小日子,哪里還像一名共產黨員”。進行紅旗教育,激勵官兵認識到打最后一戰是光榮,不僅要敢打,而且要會打、打得漂亮,要打出陸軍打海戰的威風來。及時傳達練兵中打退敵兵艦,及兩軍先遣營偷渡奇襲成功的事跡來鼓舞官兵情緒。廣泛開展全體官兵宣誓活動,讓官兵再次明確目標、戰法和進行再動員。組織工作,由于木船渡海受天候和海況影響大,且木船搭載人員不多,一個連隊要被分為數個組,難以統一及時進行指揮。因此,每條船都建立了黨支部或者分支部,船長為支部書記或分支部書記。宣傳動員工作,根據戰時動態及時提出宣傳口號,鼓舞戰斗意志。第359團第9連指導員王廣文率領單船遭遇敵炮艦,英勇戰斗不幸犧牲,全船戰士就喊出“為指導員報仇”口號。在各部隊間開展氣勢磅礴的挑應戰活動,例如,“看誰先把敵人軍艦打壞打跑”“看誰先登陸”“看誰登陸后執行任務堅決”等,來激發官兵戰斗的血性豪氣。開展軍事民主,到船上去開展“出主意、想辦法”運動,從實際中去解決困難,打消疑慮。發揮黨員、干部和骨干的模范先鋒作用,鼓勵官兵克服困難,敢于戰斗,犧牲奉獻。立功計劃,制定渡海作戰立功條例,提出創造渡海英雄個人、渡海英雄船、渡海英雄連隊的號召,以此提高官兵戰斗意志,促使官兵掌握渡海作戰技術。瓦解敵軍工作,在野戰軍渡海作戰的同時,瓊崖區黨委和瓊崖臨時人民政府也在加快策反和相關布置工作,在我強大的軍事打擊和政治攻勢下,部分官兵相繼投誠,國民黨陸軍步兵學校少將處長李湘武起義等,加速國民黨軍的潰敗。開展文娛活動,在船上設置俱樂部,各級宣傳隊深入連隊幫助工作,配合教育、組織晚會等。
(三)做好群眾政治工作,提高船工的參戰熱情
為取得兩岸人民群眾的有力支持,我軍開展了大量有效的群眾工作。國民黨軍隊從雷州半島敗退海南島時,編造大量關于我軍的不實謠言。當地人民群眾由于對我軍缺乏了解,擔心被抓壯丁參與渡海作戰,于是將船只藏了起來。為籌集船只和召集船工,我軍專門成立船工和船只征集管理委員會,派出干部骨干前往居民家做動員和教育工作,介紹我軍優良傳統和軍民政策。在廣大官兵中確立“為船工服務就是為戰爭服務”的思想,做到“愛護船只如武器,團結船工如兄弟,遵守船規如軍紀”。廣泛開展和船工交朋友活動,成立團結船工小組,通過給船工捐款捐物,幫助船工解決實際問題。教育廣大漁民認識到解放海南島戰斗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通過組織“訴苦挖根”活動,使漁民、船工認識到國民黨反動派代表舊社會的統治階級,是人民一切痛苦的來源,人民解放軍是人民的隊伍,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是救星。舉辦“評好會”,表揚模范船工,為船工制定立功計劃,樹立參戰光榮的思想。重視做船工家屬的工作,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幫助他們,發喜報、送光榮匾、送光榮燈,解決船工的后顧之憂。同時,還組織船工家屬到岸邊送親人出海,提高船工的參戰熱情。
二、解放海南的政治工作的啟示
(一)政治工作對象是軍隊政治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解放海南作戰中政治工作開展的前提就是緊貼官兵實際,也是政治工作發揮巨大威力的關鍵。通過大量的思想工作和組織工作,教育廣大參戰官兵做好思想武裝,調整崗位使之符合作戰任務的需要。在戰斗打響前,先深入到基層和官兵中去,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了解參戰官兵對于參戰的思想心理動態,以及產生這些思想問題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基礎。對于出現的三種作戰顧慮,通過把解放軍的整體任務與官兵理想信念、合理愿望結合起來,堅持以人為本,解決官兵的實際困難,努力想參戰官兵之所想,急參戰官兵之所急,幫參戰官兵之所需,上下同欲,盡最大努力爭取官兵的理解和信任,得到他們的擁護。
(二)政治工作是構成軍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
解放海南作戰中的政治工作是整場戰斗中的重要環節,蘊含著巨大的威力和不竭的動力。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讓官兵認識到我們戰斗的正義性,我們是為了解放人民而戰,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從源頭上激發戰斗力的生成源泉。根據戰斗進程,結合實際進行不間斷的理論武裝、思想引導、教育動員,激發官兵頑強的戰斗精神。要通過堅強有力的組織工作,動態調整戰斗小組,開展立功創?;顒?,組織宣誓大會等,發揮組織的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帶領廣大官兵完成渡海作戰。還要注重發揮我軍政治工作瓦解敵軍的重要作用,善用心理戰、輿論戰、法律戰影響敵軍,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三)政治工作必須堅持人民軍隊的性質和宗旨
解放軍能夠克敵制勝,戰勝武器裝備精良,占據地理優勢的國民黨軍隊,關鍵就在于兩岸人民的不懈支持,解放海南島體現了兩岸軍民的共同愿望。解放軍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我軍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我軍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緊緊地和人民站在一起,渡海時許多船工就表示“我們穿上軍裝就是解放軍”。政治工作一定要從捍衛人民的利益,始終與人民同甘共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犧牲奉獻出發。教育引導官兵把服務人民落到實處,才能堅決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任務,克敵制勝,一往無前。
參考文獻:
[1]史春風.紀念海南解放70周年資料摘編[J].思想理論教刊,2020(4):63-69.
[2]劉曉琳.海南島戰役對我軍戰時政治工作的啟示[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15,28(3):67-69.
[3]肖裕聲.中國共產黨軍隊政治工作史[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2011.
(作者簡介:張成龍,國防大學軍事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軍隊思想政治工作; 李博平,國防大學軍隊建設與軍隊政治工作教研部教授、軍事學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軍事人力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