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玲
基于對幼兒園教師園本課程實施現狀的調查分析,筆者發現教師的課程理念有待更新,教師的自主設計活動能力、組織活動能力有待提高,教師活動實施后的反思評價水平整體較低。對此,鄭州市鄭東新區普惠路第二幼兒園探索出了具有針對性的策略。
一、教師園本課程實施現狀的調查分析
在我園黃河泥塑課程開發與實施的過程中,筆者對我園教師的基本情況進行了調查,了解到我園教師在實施園本課程中的課程觀,以及教育困惑等。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鄭州市鄭東新區普惠路第二幼兒園是一所公辦性質的省級示范性幼兒園,共有96名在編在職教師,教師的整體素質較高。本著“人人都是課程建設的參與者和實施者”的原則,我園所有教師參與了本次調查。在設計自編問卷《幼兒園教師園本課程實施能力的調查》基礎上,筆者通過問卷星平臺進行了問卷的發放、回收與數據分析。
本次參與調查的教師教齡在5年以下的占比46%,接近總人數的一半。這意味著我園教師整體呈年輕化趨勢,青年教師數量較多。當然,一方面,青年教師的教育熱情和創新意識能夠為黃河泥塑課程的開發提供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青年教師也存在經驗不足等問題。這就需要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對青年教師加以引領。
從教師在藝術領域的擅長分布來看,相比于常規的繪畫、手工、線條畫,擅長泥塑類的教師占比較少。因此在黃河泥塑課程的開發中,我園急需提升教師自身的泥塑技能。
(二)調查現狀分析
關于教師對黃河泥塑的了解情況,從回收問卷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我園絕大多數教師(占比94%)對黃河泥塑課程有一定的了解。這為課程的開發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開展過黃河泥塑活動的班級占比相對較高。即使個別班級沒有開展過黃河泥塑活動,也開展過超輕粘土、橡皮泥等相近的活動。這為教師開展泥塑課程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黃河泥塑課程開發是一套從課程目標的編制、課程內容的選取、課程實施形式的豐富到課程評價的完善的完整體系。針對教師如何實施黃河泥塑課程的調查顯示:主題塑造類活動、游戲類活動和欣賞類活動在黃河泥塑課程中占比較大。這表明在黃河泥塑課程的開發與應用中,我園教師注重營造明確的主題氛圍,為幼兒創造性地開展泥塑活動提供思路。幼兒的經驗絕大部分來自游戲,所以幼兒教師一定要重視游戲的價值,以游戲的形式開展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與年齡特點的黃河泥塑活動。
二、教師在園本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剖析
(一)教師的課程理念有待更新
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能對課程的設計理念有自己的理解,但尚停留在以教師為主體階段,與以幼兒為主體的課程觀相背離。
(二)教師自主設計活動的能力有待提高
從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可以看出,我園目前青年教師占比較大。他們在活動目標確立、環節設計、教學具準備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
(三)教師的活動組織能力需不斷提高
完善的黃河泥塑課程體系是一個個主題活動串聯起來的,對教師的主題活動設計、具體活動組織等方面的能力要求較高。但目前我園部分教師還存在不能有效利用黃河文化資源的問題。
(四)教師活動實施后的反思評價不夠深入
課程評價作為幼兒園課程體系建設的重要一環,是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園教師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評價方式單一、未掌握科學評價方法等顯性問題。
三、提升教師園本課程實施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以多元學習方式,提高教師對園本課程實施的理解力
理念是意識的先導,教師的教育觀、課程觀和兒童觀對其教育行為有著直接影響。培訓學習是教師更新課程理念的重要途徑。我園教師通過自主學習、小組學習和多元交互式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自身對園本課程實施的理解力。而通過自主閱讀課程建設與實施的相關書籍、課程小組定期研討、班級教師落實改進后的課程等形式,我園教師對黃河泥塑課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架構課程體系,提高教師園本課程實施的執行力
從課程目標的建構到課程資源的開發,再到活動的組織實施,我園每位教師都是園本課程建構的設計者和執行者。以“黃河文化潤童心,惠美教育伴成長”為例,我園挖掘黃河文化的時代價值,以黃河沿岸鄉土生活為主題,開發設計“黃河生態濕地公園”主題課程。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制作主題板報、設計主題活動、組織游園游戲等。這一切都是緊緊圍繞黃河泥塑課程進行的。
(三)借助專業平臺,提高教師園本課程實施的研究力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明確指出,幼兒園教師需要針對保教工作中的現實需要與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因此,我園教師要轉變角色意識,增強課程開發與實施的主動性,提高園本課程實施的研究力。為達成這一目標,我園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雙管齊下共同提升教師的研究力。一方面,我園邀請課程專家到園所為教師做專題講座,解答教師在課程實施中的困惑;另一方面,我園借助“國培”“省培”平臺,對黃河泥塑課程進行輻射引領。
(四)完善激勵措施,提高教師園本課程實施的內驅力
我園在建構園本課程的過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激勵措施,提升教師園本課程實施的內驅力,注重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只有真正認同了課程的理念,才能將課程理念落實落細。在教研活動、課題活動、優質課評比等教科研活動中,我園對不同層次的教師實行分層激勵,為教師量身打造專業成長方案,切實提升了教師課程實施的內驅力。
總之,幼兒園教師的園本課程實施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便能提升的。以黃河泥塑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為例,它需要教師轉變角色觀念、更新課程理念、改變執行策略、深入持續研究,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再實踐的螺旋式上升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課程實施能力。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生態教育背景下幼兒園黃河泥塑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21YB0963)
(責編 韓玉兵 侯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