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彩
摘 要:高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心思敏感,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加之其學習壓力大、課業繁重,因此,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比如:焦慮、自卑、叛逆等不良心理非常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長。作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中學校不僅要關注學生文化知識能力的培養,還需要加強高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塑造。學校以及心理健康教師應該充分突顯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優勢和價值,通過科學、合理的手段,優化高中學生心理,消除高中學生不良心理因素,從而為高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必要性;方法
高中階段合理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有助于消除高中學生的不良心理因素,幫助高中學生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和學習上的難題。高中心理健康教師要從高中學生心理特點入手,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以此促進高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必要性
當今時代,社會發展速度快,高中學生面臨的誘惑增多,大部分學生家長將重心放在工作上,忽略了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所以有些高中學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有調查顯示,現在高中學生存在心理問題的數量逐年在增長。另外,現代互聯網普及,有些不良信息也會影響高中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得一些高中學生出現迷茫、焦躁的心理問題,沒有樹立正確的三觀,進而影響其未來的發展?,F代社會當中,高中學生因為心理問題而出現的校園悲劇越來越多,這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會影響人才的培養,甚至會給社會的和諧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因此,在高中階段,應該積極開展心理學教學,可以促進高中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一)實現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高中階段開展心理教育,教育的對象是高中學生,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發揮引導作用,促進學生形成一個健康的心理。健康心理的形成屬于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所以,教師要做好引導,讓學生通過長期的心理學習[1],逐漸形成正確的觀念,形成積極的心態,進而達到心理教育的目標。傳統的心理教育過程中,只關注對學生進行心理的引導,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進而使得心理教育的效果并不是十分有效,很難達到心理教育的效果。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堅持學生作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使得學生的個人積極品質可以被挖掘出來,讓學生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來面對生活,長此以往,形成一個健康的心理,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進而實現心理教育的目標。
(二)豐富了高中心理教育的內涵
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更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轉變病態的心理,而采取一些溝通的手段。在心理學研究不斷發展背景下,人們發現,個體的積極心理對心理健康的作用會比外部引導的作用更加明顯,并且內涵更加豐富。積極的心理學能夠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力量,充分挖掘學生的積極心態,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使其可以樹立良好的價值觀,在出現病態心理時,可以及時轉變。高中開展心理教育活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積極心理學,來讓學生從被動變主動,利用積極心理學來發現生活的美好,進而提升自身的幸福感,逐漸養成良好的心理情緒,同時還能有效預防心理病態的轉變,進而豐富心理教育的內涵。
(三)拓寬了高中心理教育的方法
傳統的高中心理教育活動中,教師采取的教育方式比較單一,通常是采取交談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其轉變心理觀念,但是這種教育方式下,教育內容沒有針對性,很難達到預期心理教育的效果,并且這一方式沒有延伸性,只能在一段時間內有效果,一旦學生受到外界的影響,還會產生同樣的問題,所以在高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充分利用積極心理學,來激發學生的心理積極性[2],同時將其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進行結合,擴展學生的發展性,使得教育方式變得更加具體和針對性,有效幫助學生解決不同階段的心理問題。比如:針對高一階段的學生,為了讓其能夠盡快地適應高中生活,熟悉高中環境,教師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時,可以利用自我介紹、游戲等方式,讓學生主動融入集體中,以此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心態,進而有效實現心理教育目的。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法及對策
(一)高度重視,加強投入,強化高中學生心理教育的細節
高中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是一項長期的活動,并且需要一直堅持。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要貼近學生,同時是“潤物細無聲”的,所以在高中教學活動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學校領導要給予高度的關注,加大其投入,進而可以優化高中學生心理教育的細節。
1.學校領導應該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給予關注,并且要求各級部門也要重視此項工作,使得心理學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學科而存在,心理學學科也要有專門的教學團隊,還要定期開展教研研究、優秀評比等活動。所有的培訓和活動要有針對性,要具有科學性和實效性。針對心理學教師,也要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使其可以和其他學科教師一樣,有良好的待遇和晉升機制。
2.高中學校在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之外,還要給予一定投入,學校領導應該積極引入心理學新的教育理念,加大各項資源的投入,使得學校的心理學教學工作能夠充分落實;高中學校還要打造一批高質量、專業性強的心理學教師隊伍,進而可以滿足在校學生的心理教育需求;學校應該配齊心理學教師[3],構建心理學教研組,以此來提高心理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應該為高中學生心理學教學活動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設立專項的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為學生提供更多專業性、針對性的心理教學活動,進而實現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目標。
3.學校要保障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的效果,對學生的教育,不只是學校的責任,還有家長的責任,所以學校應該和家長構建一個順暢的交流。學??梢远ㄆ陂_展一些心理學知識普及活動,邀請家長來參與這些活動,同時也可以定期開展心理學專項活動,讓家長學習更多的家庭教育方法,使家長更好地對高中學生做好家庭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只有學校和家庭共同作用,心理學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轉變認識,更新觀念,創設高中學生心理教育的良好環境
在社會的飛速發展之下,人們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人們會更多地關注精神和心理健康,所以對高中學生的心理教育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但是,還有很多學生、家長甚至是教師沒有認識到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意義。從整體上來看,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呈現發展之勢,所以為了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要提升大眾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確認識,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進而為高中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1.當今社會環境對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促進和推動。在大的教育環境下,教育部頒發《中小學心理教育指導綱要》(修訂版),其中明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高中學校應該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學校、教師、家長、學生應該轉變自身的心理教育認識,更新心理教育觀念,進而可以促進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
2.高中學校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環境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物理上的教育環境,一種是心理上的教育環境。物理教育環境是指校園的基礎建設方面,學校應該為學生建設一個美麗的校園環境,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讓高中學生能夠有一個安全、安靜的校園學習環境,避免受到外界的干擾,從根本上來控制可能引起高中學生的心理問題的各項因素;心理環境是指對學校的文化打造,學校應該從多個方面來宣傳和傳播心理學知識,如校園廣播、宣傳專欄[4]、班級活動等,使得整個校園內部,都處于一種積極的氛圍當中,每個人都在傳遞正能量。學校的教師之間、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應該保持融洽的關系,教師應該采取平等的方式來和學生進行交流,使得學生能夠感覺到平等,進而可以和教師形成良好的關系,在遇到問題時,也會向教師請教,教師也能夠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而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變化,采取專項的措施來引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同時總結類似的經驗,在全體高中學生當中實施,以此來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效果。
3.轉變意識。高中開展心理教育應該轉變思想,不能以補救性心理教育作為重點,而是應該堅持發展性的心理教育。高中學生的心理教育應該轉變導向,從問題到潛能進行轉變,使得心理教育能夠真正地發揮作用,長久地對高中學生進行影響。傳統的補救性的心理教育應該逐漸取消,而是通過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心理狀態,來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目標。高中學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過程中,要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快速更新教育觀念,有效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內容,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能夠增強高中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高中學生的環境適應力以及抗打擊能力,進而形成完善的人格和積極健康的心態。所以,高中學校在落實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時,應該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都進行調整,進而可以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的作用,培養出高質量的人才。
(三)重視心理咨詢室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引導學生有效求助
只有有效地開展心理教育和教學工作才能促進高中學生身心和諧發展,而這一目標的完成不僅是依靠心理健康課程教學就可以完成的,它的實現需要全面拓展和完善高中心理教育教學體系。目前這方面工作亟須得到關注和重視的有以下幾方面。
1.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建設,提高心理咨詢室的利用率
近些年來,人們越來越關注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并且認為心理教育比較重要,同時,現在教育體系也將心理咨詢納入教育體系,并且在學校教學活動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高中學校應該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之外的心理咨詢建設,使得學生在出現心理問題時,可以有場所去咨詢[5],有人員對其進行幫助。傳統的心理教學理念,心理咨詢主要是幫助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但是現今時代,學校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應該為學生設置專項的心理檔案,讓其有方法來做心理矯治。學校應該重視心理咨詢室的建設,使得學生在學校內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心理輔導的場所,進而在出現心理問題時,能夠及時咨詢,有效解決。學校要重視學生的心理教育,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另外,學校還要提高心理咨詢室的利用率,做好咨詢室的布置,對家長和學生全部開放,使得咨詢室的利用效果能明顯,為更多人解決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2.引導高中學生遇到困惑求助心理咨詢室
高中學校應該通過多種渠道,來宣傳心理咨詢的意義,如學校的宣傳欄、廣播等,以此來引導學生對心理咨詢形成一個正確的認識。高中學生這個時期,思想還不完全成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在面對新鮮事物時,喜歡一探究竟,所以,在對他們進行一些理念的教授時,如果只是單純地講解,則很難引起他們的注意和認同。所以,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活動時,應該采取一些多元化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例如:可以找一些有趣的心理咨詢故事放在心理咨詢室的門口,以此來吸引高中學生的注意力,不斷為其樹立心理咨詢觀念,使得每個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主動去做心理咨詢。高中學生只有正確認識心理咨詢,才能勇敢面對自己的問題,在遇到問題時,才能主動尋求幫助。其實每個人都會有心理困擾的時候,這時候就需要心理咨詢師來輔導[6],心理醫生也是一樣,尋求心理咨詢并不是壞事,并不是難以啟齒的事,只有正確對待自己的心理困擾,才能真正解決問題,有助于自身成長。
學校要對心理咨詢室的教師制訂專項的工作要求,要為學生保密,要對高中學生有責任感,進而讓高中學生對心理咨詢師產生信任。高中學生在進行心理咨詢時,一定是自身遇到了不能解決的問題,身邊的人不能幫助其解決問題,所以才會想要將問題向別人訴說。高中學校的心理咨詢師大都是專職人員,所以對前來咨詢的高中學生,應該盡量多和學生進行接觸,多了解學生,同時還要和學生的教師、家長進行接觸,進而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結束語
關注高中學生心理問題,加強高中學生心理教育和引導,是目前高中學校教育教學的重點。高中心理健康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作用,通過有效開展心理健康教學,普及心理學知識,通過開展心理咨詢,創設良好心理環境等方式,為高中學生營造更加積極、健康、愉悅的校園環境,為高中學生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劉娜.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2):154-155.
[2]林麗欽.談高中生心理疾病及教育對策[J].新課程導學,2021(2):43-44.
[3]許雅青.高中生心理彈性現狀分析[J].科技風,2021(1):35-37.
[4]郁郁.高中生心理韌性的影響因素與提升策略[J].第二課堂(D),2021(12):88-89.
[5]張彪.對高中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探討[J].新課程,2021(49):236.
[6]王學霞.網絡環境下農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讀寫算,2021(3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