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嘉蕾 龔小凡



摘? 要:本文以民國時期書籍封面的都市現代女性形象為研究對象,解析了這些女性形象的視覺表現特征,以及這些特征所體現的民國女性生活的變化與進步。首先,闡述了民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背景,以及女性特別是都市女性的生活狀況;其次,從服飾妝容、休閑娛樂和社交生活三個方面分析了民國書籍封面都市女性形象的特征及其所體現的歷史文化內涵。
關鍵詞:民國時期;書籍封面;都市女性形象
民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在20世紀的前半期,中國人被迫在內憂外患的困境中尋找變局,開展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探索和全民思想的啟蒙。在這個過程中,伴隨著艱難的社會發展和思想文化運動,中國女性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出版物往往反映著一個時代的最新思想成果,同時,出版物上的圖像會以直觀的方式呈現時代的形象。書籍作為出版物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其封面亦能以形象的方式反映書籍的內容與時代生活。本文擬在民國社會生活的基礎上,考察民國書籍封面中的都市女性形象,解析封面女性形象的視覺特征所體現的社會文化內涵。
一、民國社會背景及都市女性生活
(一)民國時期社會背景
1894年在中日甲午戰爭戰敗后,中國又接連遭受各國列強的侵略與瓜分,中華民族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機。在救亡圖存的斗爭中,辛亥革命推翻了以清王朝為代表的封建統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于1912年在南京成立。臨時政府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該法令明確規定男女平等,并禁止纏足等陋習。在政治上,隨著民國的建立和西方先進思想的傳播,國內民眾參政熱情高漲,政黨與社會團體逐漸興起。在經濟上,民族工商業逐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逐漸壯大。思想文化上,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形成了新的群體,新的思想與新的教育制度推動了一代青年的覺醒,出國留學、穿洋服、吃西餐等逐漸被中國大眾所接受。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都隨著民國的到來發生著變化。
1915年至1923年間,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在西方文化影響下探索反帝反封建的救國之路,發起了以民主、科學為口號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包括西方民主主義、馬克思主義在內的各種思潮與理論啟發了民眾的思想,人們對教育、職業、婚姻、娛樂等日常生活有了新的認知與追求。總體來看,民國時期的社會雖然多有波折與動蕩,但在許多方面也在發展與進步。
(二)民國時期的都市女性生活
1889年,梁啟超在維新運動中發表了《倡設女學堂啟》一文,文中提出女性同時對家庭與社會承擔責任的觀點。雖然這一觀點在今日看來有局限性,但在當時卻是女性角色從家庭轉向社會的歷史開端。在20世紀初期,中國出現了體現男女權力平等的“女國民”這一女性社會形象。進入民國后,五四運動帶來了全民性的思想啟蒙,賢妻良母的形象受到“女國民”形象的沖擊,“新女性”成為具有時代色彩的新型女性的代名詞。“新女性”一詞代表著民國時期女性與傳統女性在社會身份、思想追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她們所體現的自立自強精神是民國時期社會進步的產物。
作為新女性形象的一個代表,民國時期都市女性的生活在教育、職業和婚姻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新文化運動與民國教育的發展,女子教育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女性開始有了接受教育的權利,女子教育逐漸從小學教育發展到中等教育、職業教育與大學教育。女性受教育人數與女學生在全體學生中的占比有了顯著提高。例如,1932年全國小學、中學、大學中的女學生人數與20年前民國成立初期相比分別增長了十倍、百倍和千倍[1]145;民國成立初期全國中學女生數量僅為677名,1930年全國中學女生數量已經增長至90386名,女生在學生總數中的占比為17.56%[1]144。民國時期都市女性在職業崗位上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銀行職員、警員、鐵路事務員等許多長期被男性控制的職業逐漸向女性開放,其中小部分女性甚至可以進入高層職業領域,并且受到法律保護。隨著婚姻法規的修訂,民國女性在婚姻中的權利開始受到法律保護,在婚嫁禮俗的現代轉變影響下,她們有了自主婚姻和自由決定婚姻是否存續的意識,婚禮上的服飾與儀式也出現了中式與西式相結合的情況。
二、書籍封面中都市女性形象的特征及內涵
隨著民國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進步,出版業也呈現出積極發展的態勢。首先,新文化運動帶來了全民思想解放,出版物作為反映時代先進思想文化和社會發展新動態的大眾媒介被大量生產與印刷。其次,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使得全國基本統一,社會較為安定,出版業在這樣良好的發展環境中迎來了較好的發展時期。總體來看,盡管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受到了沖擊,民國的出版業整體趨勢呈現上升狀態,出版了大量新式圖書與期刊。其中,與女性相關的書籍出版主要集中在生活與藝術兩個方面。生活方面一般為與婚姻、生育、衛生等與基礎科學知識有關的指導性書籍,藝術方面大多為歌曲、舞蹈、樂器、表演等優秀作品的收錄以及藝術類的教學書籍。民國時期女性對于科學知識的掌握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變得越來越全面,對于藝術文化的熱情也隨著休閑娛樂方式的增多而逐漸高漲。
(一)圖像中的服飾妝容
民國社會的種種積極性變革給女性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女性實現思想與身體雙重解放的過程也成為這一時期社會發展與文明進步的縮影。首先,社會文化的變革促推了女性衣著服飾的變化。隨著西方文化的傳入與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越來越多的都市女性擺脫了傳統觀念對女性身體的束縛與禁錮,通過衣著服飾大方地展示自己的身體曲線,旗袍與連衣裙成為當時最受都市女性喜愛的服裝。其次,政府對現代生活方式的推動。民國政府的倡導及其相關政策的實施也對民國女性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起到了推動作用,如民國初期南京臨時政府頒布的《大總統令內務部通飭各省勸戒纏足文》,纏足這一禁錮中國女性多年的陋習就在南京國民政府開展的風俗改良活動中被大規模廢止了,時尚美麗的高跟鞋隨著足部解放受到大量都市女性的歡迎。又如民國政府反對束胸,倡導“天乳”的政策對女性身體解放和現代女性形象塑造也產生了積極影響。
《紅粉飄零》一書的封面(如圖1)描繪了兩個年輕靚麗的都市女性形象,她們身穿顏色鮮艷且明度較高的暖色調旗袍,旗袍上有著白色點陣圖案,旗袍的領口較為挺立,上半身為短袖,這些設計很好地將女性細長的脖頸與手臂展現出來。此外,兩個女性的頭上都佩戴著蝴蝶結裝飾物。此封面構圖飽滿、色彩明亮,人物形象靈動自然,圖中兩位女性身體的位置與目光的方向設計巧妙,組合成一幅和諧的畫面。《荒唐十年》一書的封面中(如圖2)描繪了一個身姿苗條的都市女性,她慵懶地躺在床上,指尖夾著一根香煙,一條腿隨意地翹起,露出腳上鮮艷的紅色高跟鞋。畫面前景中的男性呈俯身埋頭狀,與女性形象形成強烈反差。這幅圖像利用紅、綠兩種顏色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突,將畫面重心很好地集中在這位女性身上,并對她的面部表情進行了細致刻畫。整個畫面富于故事感與戲劇性,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民國都市女性由于地域、出身等先天優越條件得以成為民國現代思想與政策的受益者,成為民國女性現代生活的代表,她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視為民國女性進步的成果。隨著曾經被男性控制的崗位逐漸向女性開放,越來越多的都市女性走向社會工作崗位,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一份獨立的經濟收入,并且有能力將盈余的工資對自己進行形象投資,通過購買服飾、化妝品來美化自己的外在形象,增強在社會生活中的自信心。
《阿女》一書封面中(如圖3)的都市女性形象留著微微燙卷的齊肩短發,額前伴有劉海,其五官十分精致,修長的眉毛與纖長的睫毛搭配小巧圓潤的嘴唇,給人嬌嗔可愛的感覺。這個封面的視覺重心集中在右半部分,畫面疏密有致,適當的留白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兩種主色調的對比也形成了一定的視覺沖擊。《愛的映照》一書的封面(如圖4)描繪了一幅女性面部的特寫形象,圖像雖然沒有將女性的面部完整展現出來,但其美貌與氣質被渲染得十分充分。橫向延伸的眉眼搭配縱向延伸的鼻和雙唇,精致美麗的妝容與精心設計的發型反映出都市女性優雅嫵媚的面貌。
(二)圖像中的休閑娛樂
民國時期,隨著現代思想的傳播,各種女禁在政府政策與婦女組織的強大作用下逐漸解除,男女教育趨向平等,大量女性開始走入校園與男子同校學習,女性受教育的人數直線上升。都市女性在各種新知識的熏陶下成長起來,形成了閱讀、音樂、美術等多樣的興趣愛好,也會在閑暇時通過這些愛好提升自己的內涵。
《悲紅悼翠錄》一書的封面(如圖5)描繪了一位都市女性坐在戶外長椅上閱讀的場景,人物位于畫面中部,姿態優雅,動作與服飾細節刻畫完整,后方的樹木與建筑若隱若現,整個畫面色調統一、顏色淡雅,營造出一定的空間感,突出了女性靜謐柔和的形象。《花月爭艷》一書的封面(如圖6)描繪了一位女性盤坐在樹下彈奏阮的場景,她身著顏色鮮艷的玫瑰色衣褲,腳上穿同色高跟鞋,佩戴頭飾、耳飾和手鐲,頭微微揚起,沉醉地演奏著樂曲。該封面利用鮮亮的玫紅色將視覺重心集中在畫面的右下方,相對稱的左上方則較為空曠,飽滿的人物形象與稀疏的柳葉枝條形成對比,使整個畫面張弛有度,主題明確。
民國時期,中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商業、輕工業、娛樂業持續發展,為民國都市女性提供了多樣的消費與休閑娛樂方式。社會上出現了如電影院、游樂場等新的娛樂場所,舞會、茶會、宴會這種曾經只有男性能享受的休閑娛樂方式也開始向女性開放,都市女性在休閑娛樂活動上擁有了更大的空間。開放就業所帶來的獨立經濟收入,使都市女性在閑暇時可以享受豐富多彩的休閑娛樂活動,從封建社會足不出戶、忙于生計的狀態轉變為通過休閑娛樂獲得精神與物質上的雙重滿足。
《忠魂鵑血》一書的封面上(如圖7)描繪了兩位并肩行走的都市女性,她們姿態優雅,身上穿著色彩柔和的旗袍,腳穿白色高跟鞋,臉上洋溢著微笑,挽著手徐徐行走,其中一位手中拿一支手包,似是準備逛街購物。這幅圖像顏色清新,人物刻畫自然生動,畫面邊緣處有純色的樹葉與花草做點綴,營造出一種舒適輕松的氛圍,是民國女性自主支配生活、享受生活的寫照。《蝴蝶鞋》一書的封面中(如圖8)描繪了一個恣意舞蹈的女性形象,她身穿大紅連衣裙,露出光潔的手臂與肩膀,頭發與裙擺在身后飛揚,腳上穿著造型獨特的蝴蝶鞋,整個人呈現出一種忘我的狀態,反映出當時女性在休閑娛樂生活中自由歡樂的美好體驗,是這一時期社會人性解放的體現。同時,這幅封面的顏色運用十分巧妙,舞者的裙子與地面均為紅色,襯托出腳上的淺色蝴蝶鞋,與左上方的書名相呼應。
(三)圖像中的社交生活
民國時期以社交為主題的休閑方式逐漸增多,舞會成為當時最受都市女性喜愛的社交方式之一。尊重婦女社交自由的社會風氣使封建社會中男女之間嚴格的防線被打破,束縛中國女性多年的貞操意識也逐漸淡化,都市女性可以與男性自然相處,男女社交逐漸變得常態化、公開化。這種生活方式的進步為女學生、職業女性與男性共同學習、工作帶來了十分積極的影響,使都市女性在生活中可與異性正常交往。人們在民國書籍封面中可以看到大量女性與男性暢談、舞蹈、交往的畫面。
在《白話玉梨魂》一書的封面中(如圖9),一名女性斜靠在山石上,手里拿著一束花,一旁站立的男士面向女性,揮舞著手臂侃侃而談,他們的臉上浮現著淺淺的笑容,呈現出一幅輕快自在的場景。這一封面的下半部分顏色淡雅,而位于上部的字體設計顏色較深,畫面中部有適當留白,突出了圖像與字體,二者顏色相互呼應。《百大秘密》一書的封面(如圖10)描繪了一位女性與男性相處的畫面,這位女性背靠著男性身體,他們的面部雖然朝著不同方向,但是眼睛卻機敏地瞟向對方,營造出一種緊張隱秘的氛圍,使畫面富于神秘感。這幅封面中的圖像與字體均為縱向布局,色彩鮮明且邊界清晰。民國書籍封面中有很多都市女性與異性友好相處的畫面,畫面發生的場景多為戶外或者舞廳、歌廳。《交際跳舞術》一書的封面中描繪了一個舞會的場景(如圖11),一名穿著時髦的女性坐在舞廳中央的圓桌旁,遠處有兩位女性正在和男伴翩翩起舞,她們的手輕輕搭在男士的肩上,男士的手放在她們的腰部。這幅圖像位于封面中央,圖像邊緣沒有明顯的線條邊框,與整個封面融合在一起。這一封面中的場景是民國都市女性社交生活的真實寫照。
三、結語
民國書籍封面中都市現代女性的形象通過其服飾妝容、休閑娛樂、社交生活等方面鮮明地體現出來。這些形象的特征是民國都市女性思想解放、受教育程度提高、職業選擇拓寬和休閑娛樂方式增加等生活方式變化的外在表現,民國社會進步與女性地位的提升造就了民國書籍封面中都市現代女性的形象特征。
民國時期是中國現代歷史的重要轉折期,它開啟了中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從民國書籍封面中都市女性的視覺形象可以看出這一時期女性生活發生的積極變化,其女性形象呈現出與封建社會女性完全不同的精神氣質與外在面貌。對這些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封面女性形象的研究有助于認知民國社會進步、女性解放的歷史發展進程,對于研究中國女性變遷史也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鄭永福,呂美頤.中國婦女通史·民國卷[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銀嘉蕾,北京印刷學院 設計藝術學院研究生。
龔小凡,北京印刷學院設計藝術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