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萍
摘要: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會出現上腹痛等癥狀,為找到病因一般要禁食禁水。但是患者長時間處在高分解代謝狀態中,禁食禁水會導致營養缺乏,此時需要使用合理的方式為其提供營養支持,確保治療有效。腸內營養護理能夠在提供營養的基礎上,加快患者康復速度,縮短住院時間,減少疾病的影響。
關鍵詞:重癥急性胰腺炎;腸內營養;護理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會出現代謝紊亂,免疫力逐漸下降,加上營養障礙,促使疾病進一步惡化,影響多個臟器的功能,對生命造成威脅。而有效的營養支持,如腸內營養,能夠幫助患者維護臟器功能,提升機體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改善患者生存狀態。
1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的意義
1.1 腸內營養的重要性
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發病兩小時內可能對胃腸黏膜屏障功能產生影響,會讓腸道菌群移位并吸收毒素,促使患者出現全身性的炎癥反應,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發生[1],這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應及時對患者腸黏膜屏障功能進行修復。研究表示,為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提供腸內營養支持,可以降低腸黏膜萎縮的速度,改善腸道屏障功能;同時腸內營養還可以減少菌群移位的情況,提升預后效果[2]。使用經鼻置入導管為患者提供營養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現階段營養情況,起到預防感染的作用,確保需要進行手術的患者在術前有充足的營養,降低手術風險。
1.2 腸內營養的安全性
發生重癥急性胰腺炎時,起到主要作用的胰酶受到了縮膽囊素以及促胰酶的影響,而這兩者主要分布在十二指腸和近端空腸當中[3]。十二指腸中如果進入了蛋白質多肽,會導致胰液分泌不斷增加,進入空腸后不斷減弱,達到遠端空腸和回腸的時候起到了移植作用,所以在理論上需要對胃相和腸相等刺激進行躲避。而直接經空腸注射營養液,可保證胰腺得到充足的休息,逐漸恢復其能力。相關研究發現,在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支持時,內毒素抗體沒有明顯的變化,抗氧化能力不斷提升;并且能夠讓患者的血淀粉酶逐漸恢復到正常值,從而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對于此類患者,腸內營養更為安全有效,降低了疾病嚴重程度,改善了臨床癥狀。
2腸內營養時機和途徑
2.1 患者腸內營養的時機
早期腸內營養能夠幫助患者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讓其更加穩定,并且能預防胰周感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腸內營養還可以讓腸黏膜有完整的細胞結構和功能,確保腸道中原有的菌群處在正常的環境中生長,并對消化道激素、酶進行刺激分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從目前情況來看,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腸內營養支持所帶來的優點有目共睹,但對于腸內營養開始的時機,國內外還沒有達成共識。部分研究人員認為[4],只要腸道具有功能就可以進行腸內營養支持。胰腺炎早期主要癥狀是腸道衰竭,嚴重的炎性反應和應激反應會導致患者身體血流動力學出現紊亂。臨床中為了保證患者多個器官的血供,會減少腸壁的血供,增加通透性,從而導致黏膜缺血,而通透性增強的情況下,免疫屏障功能會有所降低。這個時候進行營養支持,不僅很難將營養吸收,而且會對患者的腸道增加傷害,讓菌群和毒素移位速度加快。此外,過早進行腸內營養支持,還會刺激胰腺分泌,加重病情。所以腸內營養支持的時機選擇是臨床上需要重視的問題。我國對于72小時之內進行早期腸內營養支持保持謹慎的態度,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腸內營養支持,從而確保患者有更強的耐受程度,降低腹脹和嘔吐等不良反應的發生。
2.2 腸內營養的途徑
經鼻胃管和經鼻空腸置管等均是腸內營養常用的方式.就目前情況來看,空腸輸入營養液是公認的最佳途徑。腸造瘺植入導管需要在患者十二指腸懸韌帶遠側放置營養管,最少為30厘米。在內鏡的幫助下將空腸管放置到十二指腸懸韌帶的下方,并進行營養支持,減少膽囊收縮素的分泌,讓胰腺外分泌的影響降低,從而獲得理想的效果。腸內營養輸注方式分為3種,包括一次性、間歇性和連續性[4]。需根據腸內營養的配方以及管尖端的位置等為患者選擇更為合理的投給方式。并且還需要重視患者的耐受程度,做好前期準備工作,讓患者更容易接受。研究表明,胰腺炎患者使用經空腸連續滴注的方式能夠將耐受性提升,和間歇性的輸注方式對比,效果更為良好,胃腸道不良反應較少。臨床中還會使用輸液泵進行勻速的輸注,最開始的速度為每小時20~30 ml,同時觀察患者耐受情況。如果沒有不適,可以逐漸增加劑量,變為每小時100~120 ml。每次輸注的時間為4~5 h,中間需要暫停1~2 h,確保患者的腸道能夠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3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護理
3.1 為患者進行心理護理
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因為發病較急,腹痛嚴重,再加上禁食禁水,可能出現焦慮和緊張等情緒,降低依從性。所以,護理人員在進行腸內營養護理時,應進行心理護理。在患者來到醫院之后,需要對其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盡可能地使用簡短的話語講解胰腺炎相關知識,讓家屬和患者有一定的了解。在放置管道之前,安慰患者,講解管道放置的重要性,讓患者能夠信任醫護人員[5]。在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之外,重視周圍環境對患者產生的刺激,為他們提供心理上的整體護理。講解腸內營養支持的過程,讓患者有一定的心理準備;要得到家屬的支持,幫助安慰和鼓勵患者,便于治療和護理的順利開展。
3.2 重視腸內營養的速度和濃度
為患者提供腸內營養支持的時候,護理人員應把握好適宜的速度、溫度和濃度[6]。濃度從低向高變化,速度由慢到快,營養液不要過涼。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輸注的方式,一般會選擇營養泵持續滴入和直接推注的方式。第一方式的速度需要控制在每小時20~40ml,并觀察患者的情況。如果沒有出現腹脹或者是嘔吐等不良反應,可以將劑量調整為每小時80~100ml。第二種方式需要把控好推注的時間,與平時飲食時間相似,每次劑量為250~500ml,每分鐘推注10ml,每天最少進行4次。就目前來看,并沒有對這兩種方式的優劣性進行深入的研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個性化的滴入方式更為合理。對于耐受較好的患者,可以調節滴入的速度,將每分鐘的滴入量控制在50~60ml;對于耐受較差的患者,可以從每分鐘20ml開始,期間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從而對滴入的速度進行調整。對于營養液的溫度,不同的研究人員有著不同的見解。一般認為與體表溫度接近便可,最好控制在37℃。營養液的量從500ml開始,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增加至1500~2000ml。
需要注意的是,在為患者提供腸內營養的時候,護理人員需要全面觀察其生命體征,并詢問患者的感受,找到最適合患者的方式,從而讓腸內營養的作用充足發揮,加快患者康復的速度。
3.3 管道護理
對于置入胃管和鼻空腸營養管的患者來說,應該做好置入管道的解釋工作。使用視頻或者是口頭方式講解管道的意義以及插管的方式等,讓患者和家屬對其有一定的了解。提出問題的時候應該耐心解答,在插管的時候動作輕柔。首先,妥善固定好胃管和鼻空腸營養管。臨床當中有很多患者需要一邊進行胃腸的減壓,一邊進行鼻空腸營養支持,所以應該確保管道有清晰的標識,并雙固定導管。進行護理操作時,避免導管脫落,或者堵塞和折疊導管;叮囑患者和家屬不能私自將導管拔出。觀察患者胃腸減壓管引流出來的量和性質,發現是否出現反流的情況[7]。鼻空腸營養管具有較細的管徑,可能出現藥物粉末或者是食物堵塞的情況,所以在輸注前后應對導管進行沖洗。即使患者沒有使用管道進行營養支持,也應該每隔4h沖洗導管一次,避免其中存在渣溶液,出現堵塞的情況。如果出現導管堵塞,需要進行反復的低壓沖洗,不要加壓處理。
3.4 監測病情,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告知家屬注意事項,在發生異常情況時及時尋求幫助。同時要定期提交報告,讓醫生了解患者的病情。此外,還需要重視患者代謝的檢測,主要為:進行腸內營養的時候,應定期為患者測量血糖和體重等多項指標,記錄患者24h排便次數和性質,并對其氮平衡進行測定。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評估腸內營養效果,制定對應的方案,起到指導的作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會出現較強的應激反應和高代謝情況,導致胰島素異常分泌,所以在進行早期營養支持時可能會出現高血糖癥[8]。在患者住院后,需連續三天對其血糖進行監控,如果三天均超過11.1 mmol/L,那么真菌感染的概率會有所增加。為了減少此種狀況的出現,在輸注營養時應改變速度和量,并每隔2~4h對患者的血糖進行測量。在糖代謝穩定之后,4~6h測量一次。但也不能因為營養支持導致患者血糖過低,最好將其調整為5.6~8.3 mmol/l。
實施腸內營養時,患者往往有不良反應,最常見的是腹痛、腹脹和惡心等。此時,要觀察患者胃腸道反應以及胰淀粉酶值,并且觀察大便的性狀和量[9]。做好交接班的工作,詳細講述患者的情況,讓接班的護理人員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在腸內營養過程中,出現了腹瀉和胰淀粉酶升高的情況,且病情反復,應該對原因進行分析,及時做好處理。而在護理的全過程中,均需要對并發癥進行預防。
3.4 口腔護理,避免誤吸的情況發生
使用腸內營養支持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因需要長時間的輸注營養液,禁食禁水,口腔分泌唾液不斷減少,黏膜變得干燥,可能導致潰瘍等的發生,所以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當中,應該重視患者口腔的護理[10]。每天為其護理兩次,觀察口腔黏膜的變化,避免感染和炎癥的發生。
此外,防止誤吸的護理也十分重要。這就要求在實際護理中,對經鼻置胃管進行胃腸的減壓工作,降低誤吸的發生。還可以根據患者的情況調整床頭,讓其體位發生改變,呈半臥位。控制鼻飼的速度和量也能夠讓食物反流的情況減少,從而保證安全性。
4結束語
總體來說,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的研究和應用逐漸廣泛的前提下,護理人員的相關技能也需要得到提升,以便讓患者在護理和腸內營養的幫助下早日康復出院。
參考文獻
[1] 金艷,金燕平,王毓薇,葉國良,顧君娣.營養護理作業流程標化管理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響分析[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22,20(1):89-91.
[2] 劉棟.規范化營養護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23):200-202.
[3] 曹燕,錢丹,莊朋,郭蘭.循證護理模式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空腸營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及對不良反應和希望水平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17):2587-2590.
[4] 何艷,張春燕,楊穎,劉慧,張英琴,鄧小超.集束化護理聯合早期腸內營養干預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療效[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3):2447-2451.
[5] 楊喬.規范化營養護理流程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21,37(11):143-145,125.
[6] 穆群.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腸內營養護理研究進展[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21,36(5):45-47.
[7] 李靜.早期腸內營養護理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營養狀況及轉歸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6):1136-1138.
[8] 陳亞觀,陳麗春.重癥胰腺炎早期腸內營養護理中主動注氣盲插鼻腸管的應用[J].中外醫療,2020,39(21):146-148.
[9] 王玉霞.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患者進行早期腸內營養護理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20,18(12):274-276.
[10] 趙成鳳.雙腔營養管在重癥急性胰腺炎腸內營養護理中的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1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