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迎霞
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是學生成長與成才的關鍵。學校以強師資、促質量、穩扎穩打抓教學,著力做到精益求精抓落實,求真務實提質量。
一、立足校本,構建實效課堂
扎實高效的課堂是提高學生成績最強有力的抓手。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資源,在全面把握教材和學生的基礎上打造高效課堂。
(一)抓備課促落實,提升課堂效益
學校針對教學處提出的集體備課要求,制定了《水田實驗學校各科備課要求》,并形成了清晰的編寫集備流程,即:個人初備、一人主備—中心發言、集體研討—主備定稿、個人二備—課后反思、再次完善。各科按照“全面鋪開,逐步推進;因地制宜,繼承創新;半年成模式,一年出成果”的工作思路開展。
(二)抓兩頭促中間,提升整體水平
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抓兩頭、促中間”:抓住優生和學困生,激發中等生力爭上游。課堂提問和課堂作業設計要體現難題、基礎題、激趣題的層次性,充分發揮優生在課堂上的帶動作用,鼓勵學困生在點滴進步中重拾學習興趣,激發中等生的潛力。讓優者更優秀,讓后者跟上隊伍,讓中等生進一步拔高,盤活班級整體學習氛圍,形成相互競爭、你追我趕的優良學風。
二、以校本培訓為載體,多措并舉強師資
(一)實干實效,推進名師工作室建設
學校根據年輕教師有激情沒經驗的實際,成立了數學、英語、語文等學科名師工作室及名班主任工作室,充分發揮名師的示范、引領、輻射作用,加速年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學校定期開展工作室交流研討會,借助觀摩課、同課異構等活動,以工作室為平臺,將學校名教師、名班主任的教育經驗與方法,滲透、輻射到教育教學的各個層面,不斷促進學科均衡、年級均衡、班級均衡。
(二)以研促教強本領
我們以推進課程改革為重點,按照“實用高效”的原則,認真開展課題研究,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學校校級課題的開題、中期檢查和結題都按照深圳市課題的要求進行布置、執行和落實,鼓勵教師敢于研究、善于研究,充分利用校本課題研究的優勢,從小問題入手,在教學中發現問題,在問題中思考、研究。到目前為止,學校實現了科研課題所有學科全覆蓋。
(三)抓實教育教學,落實“五個一”
所謂的“五個一”,包括:1.一期一匯報。學校開展“青藍攜手,共促成長”的師徒結對活動,每學年開展師徒匯報總結交流會。2.一書一分享。學校每學期舉辦讀書分享交流會,每位教師在科組內進行分享,再由科組推薦參加全校的讀書分享交流會。3.一月一辯課。各科組每月舉行一次辯課活動,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從實際中來,到實際中去。4.一月一分析。以月考作為考查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在嚴格落實好出卷、監考、閱卷系列考務工作的基礎上,每個科組、每位老師認真做好質量分析。5.一問一席談。根據學科特點,以科組為單位,由科組成員發表見解,說問題、談做法等,研討出本科組教學中的共性問題,制定適合本科組的問題解決方案。
三、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能
(一)基于校情,修訂完善獎懲方案
學校本著“提質促優”的宗旨,修訂完善了各項獎懲方案。一是為激發行政隊伍的思考力、創造力,提高管理效能,完善了行政績效管理方案。二是以教學業績為導向優化獎懲標準,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優者更優,弱者變強。
(二)體現差異化,完善工資方案
傳統的“一刀切”提資方式,讓一部分想做事、能做事的教師沒了積極性。學校通過制訂差異化工資方案,以教師的業務能力、教育教學成果為考核依據,綜合教師崗位工作量、育人效果、課題研究成果、獲獎榮譽等多維指標,體現“優者多得、多勞者多得”的原則,充分激發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學校堅持本著以人才興校、求真務實、精益求精、注重實效的原則,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