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蘇瑜
2022年3月4日,深圳市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教育局提出:“小學一至三年級學生可采取多種方式組織開展彈性學習,鼓勵學校充分利用優質網絡教學資源,條件成熟的學??蓮?月7日起實施。”那么,如何理解線上教學中的“彈性學習”,筆者認為彈性學習是以課標、教材為依據,遵循在線學習規律、自主學習規律及認知規律,通過為學習者提供線上、線下融合式的系統、開放、靈活的課程方案、學習內容和學習機會,促進學習者在學習觀念、學習時間、學習方式、學習評價等方面實現“彈性自主、多樣選擇”新學習方式,著力培育和發展學生學習的自主化、個性化和創造性等核心素養,為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創造條件,真正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地位和本體價值。
一、課程活化,確保彈性學習的科學性
1.方案標準先行。我校充分組織教師開展在線教學的理論學習、政策轉化、課標研習、教材解讀和學情研判,多維度召開線上行政會、科組會、教師會、學生會和家長會,發放問卷調查,先后確定了西鄉實驗學?!毒€上教學課程方案》《線上教學教師工作指引》《線上學習學生指引》《線上學習優秀學生評選方案》《線上教學家校協同教育指引》等系列方案,讓師生和家長都能夠清晰明了地做好各方準備。同時,我校組織了在線教學課堂行政與導師巡課,保證線上教學課堂品質,讓線上教學彈性學習有據可依、自主發展。
2.教研集備奠基。在學校課程方案的指引下,我校注重發揮學校學科教研組主導作用,采取“專家引領、課標先行、進度統一、教學自主”的教研教學原則,細化年級學科標準,開展單元目標整體教學案設計,推行集體備課制度,探索師生個體彈性學習教與學范式。線上教學進一步優化和激發了學科教師特長發揮,“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校與家庭”多方協同的直播教學團隊為學生彈性學習提供了舞臺。
3.平臺技術助力。在線學習是現代人的必備技能。我校采取以校為主、班級一主一備的平臺技術策略,在平臺選擇、技術培訓、應急轉換、資源整合、個性教學等方面開展系統培訓、在線咨詢和案例分享,不定期編發學?!对诰€學習使用資訊》;年級備課組建立了學科直播試驗群,輪流進行直播試驗操作,在實操中掌握連麥、共享等互動技巧;學校為教師配備專業攝像頭、麥克風、手寫板等,優化家校路由器,確保了線上教學平臺與硬件設備有效運行。
二、課堂活化,豐富彈性學習的選擇性
1.優化學習內容。學校每周組織一期項目式主題學習。如第一周以“童心映冬奧,一起向未來”為主題,第二周以“童心愛奉獻,深情贊巾幗”為主題。同時,在線上教學中,學校的課程計劃清晰注明“文化課集中講授時間為15分鐘”,所有的練習、講授都在直播課堂中進行,講練結合,同步完成。在文化課之余,精心設計了“音樂好時光”“舞蹈小精靈”“美術大世界”“科學萬花筒”、歡樂心疏導”等內容,以韻律操、眼保健操、課外拓展等音樂大課間、體育大課間穿插其中,學生們不疲憊于課堂,寓學于樂,勞逸結合,熱愛并期待每一節課。
2.創新學習方式。為了讓學生在課堂思維活起來、動起來,老師們停“學不停研”,以科組為單位,組建直播試驗群,集體演練打磨;堅持展開每周集體備課和各項教研活動,收集線上教學存在的共性問題,研討解決方案。不把傳統課堂搬到線上,而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情制宜地精心設計每堂課、每個教學環節,既傳承傳統課堂“教與學”的特點,又根據學情、學科特點,創新地利用釘釘直播連麥、組上臺、答題卡、發獎章、小游戲等技術,豐富直播教學,增強學生參與課堂的意識,使他們從思想上“不掉線”,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給予學生更多新穎的學習體驗。
3.彈性學習時間。對一到三年級的學習安排,我校使用的釘釘平臺在直播課后,能立即生成回放,便于無法陪伴孩子參加直播的家長利用晚上或者休息日的時間來指導孩子學習。除了回放直播課,我校還精心選擇并提供了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深圳教育云平臺、寶安教學資源平臺等相關鏈接給學生家長自由選用,充分利用優質資源,補充、優化學生學習路徑,滿足復習鞏固等需求,實現多資源選擇,隨時隨地學習,真正將學習時間活化。
三、家校活化,實現彈性學習的個體性
1.尋求育兒共識。我校開展“攜手云端育桃李,且待東風送春來”的線上家長會,組織家長學習疫情下居家學習的目的、意義和方法,讓家長了解目前形勢,掌握居家在線學習的規律和方法,增進居家在線學習的信心和決心。
2.課前全員普訪。線上教學開啟之前,班主任對班級每個學生逐一進行“一對一”視頻家訪,對學生、家長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規律作息,指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投入到即將到來的空中課堂中來,讓孩子開心,家長放心。
3.課后精準面訪。線上教學開始之后,我校組織開展“我約老師云相見”的活動,讓家長和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選擇想要溝通的學科老師,達到個性化、精準化溝通,讓家長深感貼心。
4.問卷指導教學。我??茖W設計并每周開展線上教學質量調查,以問卷形式全面清晰了解不同年級家長需求和學生學情,指導教師更好地展開線上教學。
5.學科答疑解惑。學校課程計劃中設置了固定的學科答疑時間,精準指導和幫扶,激勵和引導學生,以保障線下學習的規范性和及時性,滿足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四、平臺活化,發展彈性學習的創造性
我校積極探索“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才”的課程模式與課程價值。學校特別注重創造性素養發展的平臺搭建和展示。我校每周開展的項目式主題學習指引一經發布,總會吸引大批學生踴躍參與,積極創新,作品精彩紛呈。如第一周“童心映冬奧,一起向未來”,第二周“童心愛奉獻,深情贊巾幗”主題活動中的許多手抄報,各式手工作品,師生視頻創作《有你就幸?!芬魳稭V等創造性教學成果均得到區域“寶安教育”官微選用并推送。為了更好地豐富學生居家學習生活,激發學生抗“疫”正能量,我校舉辦“聲暖人心 童聲抗疫”——云端好聲音歌唱比賽,唱響戰“疫”主旋律,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極大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除此之外,我校體育科組教師自編居家在線學習健身操“奔跑的少年”經學校公眾號發布后,取得社會強烈關注和轉發,獲選登錄“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作為小學生居家學習鍛煉的示范教材,充分展現我校教師開展線上教學的創造性。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