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留白是兒童繪本中常用的表現形式。繪本中的留白蘊含豐富的文化元素,是學生感知、了解、比較與內化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學生從文化中學會做人做事,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增強文化自信的基礎要素。本文從繪本中的“圖片留白”“文字留白”“情節留白”“結尾留白”四方面入手,闡述通過繪本留白,滲透中國優秀文化知識的具體舉措。
關鍵詞:繪本;留白;優秀文化;小學英語
作者簡介:黃蕓(1979.07-),女,福建廈門人,廈門市瑞景小學,正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培養文化自信和愛國情感的重要基礎。《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將家國情懷、社會關愛、人格修養三個層面作為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培養學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強,高素養、講文明、有愛心、知榮辱、守誠信、敢創新的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高中課標”)指出文化意識體現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價值取向,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將文化知識內化為具有正確價值取向的認知、行為和品格。文化知識(包括物質文化的知識和非物質文化的知識)的學習,不限于了解和記憶具體的知識點,更重要的是發現、判斷其背后的態度和價值觀,而文化意識的培育有助于學生增強愛國情懷,涵養品格,提升文明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因此,英語教學中滲透中國優秀文化,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至關重要。
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以簡潔文字講述為輔的圖畫書。英語繪本有各種各樣的題材和內容(圖片、文字等),承載著許多中外優秀文化知識,因此挖掘繪本中的文化元素,對學生文化意識的養成有重要作用。留白是在藝術作品中留下相應的空白,是兒童繪本中常用的表現形式。繪本作品中的留白延伸了繪本故事的審美想象、知識想象、生活想象和文化想象等,拓寬了兒童與繪本對話的空間,它蘊含大量的文化元素,是學生感知、了解、比較、品悟、內化中國優秀文化和升華其價值觀念的重要載體,而挖掘繪本留白中的中國優秀文化的元素,是學生了解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渠道之一。不同的繪本,有不同形式、不同內容、不同寓意的留白設計,本文將從繪本最常見的圖片與文字的留白、情節與結尾的留白兩個方面入手,以繪本The Little Red Hen和Little Red Riding Hood為例,闡述教師挖掘繪本留白中潛藏的文化元素,引導學生了解與體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舉措。
一、圖片留白,明農耕之艱
圖片留白是繪本中最常見和直觀的留白方式,是通過圖片上的空白或圖片間的空白,揭示故事發展進程或揭示故事隱藏的內容的一種表現形式,有利于渲染繪本故事的意境氛圍、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和想象空間以及進一步探究故事情節和故事寓意的欲望。
The Little Red Hen主要講述了Little Red Hen從種玉米,收玉米,到做玉米餅,辛苦勞作,期間多次請求Mouse、Pig和Cat幫忙干活,但Mouse、Pig和Cat每次都以睡覺、看電視等各種理由拒絕幫忙。最后當 Little Red Hen做出香噴噴的玉米餅時,Little Red Hen也不讓他們吃。
該繪本在制作玉米餅的整個過程設計了圖片留白(見圖1-4)。整個繪本中制作玉米餅的過程只出現了四幅圖(澆水、摘玉米、磨面、烘焙),而四幅圖中的文字僅僅是“I'm working.”的反復呈現, 簡單的圖文隱藏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從圖片上看,四幅圖非常直觀明了,但實際上從種玉米,收玉米,到做玉米餅,特別是種玉米的過程是很復雜,而且極其辛苦。做玉米餅的過程也并非磨面和烘焙就能完成的。該繪本使用了圖片留白,將具體的這些步驟隱去,留給學生想象空間。于是筆者以“How to plant corns? How to make corn tortillas? ”引導學生自主上網查找種植玉米和制作玉米餅的步驟,特別是從種植玉米的過程中,讓學生明白種植玉米的不易和“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
種植玉米是中華農耕的一種方式。中華農耕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勞作中所形成的一種文化形態,蘊含著勞動的奮斗之美、和諧之美、創造之美,是新時代開展勞動教育的重要資源。教師可以此為契機,以“You know how to plant corns. What other farm crops do you know ? How to plant them ? ”適當滲透若干農作物種植的基本常識,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農業耕作中天時、地利、人和的和諧共贏;感受到長時間農業耕作的艱辛;感受到“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的道理。此時的圖片留白,沒有詳細的圖片闡述,卻給了學生更多查閱資料、了解知識、充分感悟的空間,起到無圖勝有圖的作用。
二、文字留白,祈幸福之源
文字留白是指繪本中的語言文字,沒有非常詳盡和直白地講明故事的意思,而是留給讀者更多預測、聯想、想象、推測、推理的空間,給人以意猶未盡的感覺。 文字留白是學生由此及彼地延伸故事內容、梳理故事大意、分析故事寓意等的有效手段。
The Little Red Hen故事的結局部分,Mouse,Pig和Cat想吃玉米餅,Little Red Hen說“You can't have it. You are lazy animals. ”這里的“You are lazy animals.”就體現了文字留白。它只是點明Mouse、Pig和Cat是懶惰的動物,但事實上,這句話的寓意遠不止于此。筆者以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 sentence? Why can't they eat the corn tortillas at last ?” 引發學生更深刻的思考,讓學生明白“No pains,no gains. ”的道理。
文化知識包括物質文化知識和非物質文化知識,而勞動意識屬于非物質文化知識的范疇。勞動是奮斗的一種形式。通過誠實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反對一切不勞而獲、崇尚暴富、貪圖享樂的錯誤思想是中國優秀的勞動文化傳統之一,也是中小學生要樹立的正確的勞動意識之一。故事中的文字留白,可引導學生明白“不勞無獲”的道理和“尊重勞動、熱愛勞動,自覺不懈地參與勞動,養成勞動習慣”的正確觀念。此時的文字留白,言已盡卻意無窮。
三、情節留白,悟安全之重
情節留白是指繪本故事沒有呈現非常完整的故事情節,情節沒有一一連續,而是存在斷層或者跳躍性。情節留白,在故事情節方面,給予了學生更多想象和補全的空間;在教學內容方面,給了教師更多滲透主題相關知識和文化知識(物質文化知識和非物質文化知識)的空間;在主題意義方面,給了師生更多挖掘情感內涵和價值觀念的空間。
Little Red Riding Hood中文版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由于篇幅簡短和文字精簡,在故事情節上,有諸多的跳躍性留白。例如圖5中小紅帽走在森林里,有只大灰狼跟在她后面。圖6狼已經到了外婆家。這里存在情節留白,于是筆者提問“Why does the wolf know the way to Grandma's home? ”引導學生挖掘潛在的故事情節,學生們都回答“Because Little Red Riding Hood tells the wolf the address. ”接著筆者追問 “Is it right for her to tell the wolf the address? Why? ”從而得出結論,即小紅帽缺乏安全意識,胡亂將地址等重要信息告訴陌生人。接著,圖6與圖7之間也存在著情節留白。圖6狼在外婆家門口,圖7狼把外婆關在衣柜里。中間發生了什么?筆者以 “How does the wolf come in ? ”引導學生充分想象,S1: “Grandma opens the door when the wolf knocks at the door.” S2:“Grandma doesn't lock the door, so the wolf comes in.” S3: “The wolf kicks the door and comes in...”以上再次引出了關于安全意識的討論,即不能隨便給陌生人開門,開門時要問清楚,單獨在家要鎖緊門等。接著以“What other safe awarenesses do you know?” 適時滲透更多安全意識的常識:遇到陌生人,不能隨便和陌生人講話;不能吃陌生人給的食物;不能輕信陌生人說的話 ;外出時,最好結伴同行;不走漆黑的小路等,讓學生明白安全問題重于一切,要時刻保持安全意識。接著,在繪本的結尾,筆者以“If you are really in danger, what should we do ?”將故事情節留白與真實生活相聯系,學生的回答:“We can call 110. We can ask the policemen for help. We can say‘Help!. We can write SOS.We can run away...”與生活聯系的情節留白,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不僅明白故事的寓意,更明白故事與生后的聯系,使“安全意識”的主題更具實用性和真實性。
四、結尾留白,品因果之緣
美國著名小說家海明威說過:好的作品懂得怎樣給欣賞者留下足夠的心理空間,給讀者留下再創造的余地,這就是故事的結尾留白。所謂結尾留白就是在故事的結尾處,設計開放性的結局,刻意留下留白和懸念,讓讀者自己去構思、改編、續編、創編故事結局,使故事更具有開放性和創造性。
Little Red Riding Hood故事的結尾(見圖8)只提到了“A man helps Little Red Riding Hood.”學生知道小紅帽得救了,但小紅帽得救后做了什么,大灰狼的結局怎樣,作者留下了懸念。因此筆者設計“What will Little Red Riding Hood do when she is saved ? What's the end of the wolf ?” 引導學生開放性地回答。針對問題1:“Little Red Riding Hood will say thank you to the hunter. She will make some chocolate cakes to him. She will make the big dinner for him. She will give him a present...”由此可滲透感恩教育,引導學生懂得識恩、知恩、感恩和報恩,因為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是每個人應有的基本道德準則和最起碼的個人修養。針對問題2:學生的答案更是多樣:S1:“The hunter kills the wolf.” S2:“The wolf falls into the river and die. ”S3:“The wolf is so scared. It can't do anything bad.” S4:“The wolf becomes nice. It doesn't want to be the bad wolf again.” S5:“The wolf runs away...”從獵人的施恩和小紅帽的感恩,從狼的作惡到狼的報應,都體現了因果關系。原因和結果是揭示客觀世界中普遍聯系著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繼、彼此制約的一對范疇。從因果關系可以引導學生明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和“種善因,結善果”的道理。而此時的結尾留白,更是體現了余意盡在不言中。
霍爾說過:“文化所隱蔽之物大大甚于其所揭示之物”,而且“隱蔽的東西最難為其自身的參與者所識破”。因此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挖掘繪本中的圖片留白、文字留白、情節留白、結尾留白所蘊含的文化元素,使學生從中認識、理解和熱愛上中國優秀文化,使學生不僅學習到相應的文化知識,還能從中理解其精神內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內化為自己的文化意識和文明行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3]顧媛媛.留白在繪本圖畫中的藝術空間營造與表現[J].美與時代(中),2019(12):97-98.
[4]劉雪.文化分類問題研究綜述[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6(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