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嘉懿
根據規定,凡生產化妝品的企業只有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才具有生產資格。一款化妝品,必須要有“妝”字號,它是經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后獲得的許可證標號。
沒有“妝”字號,就證明該產品并不是一款真正的化妝品。
“涂完眼影,再涂上我最喜歡的粉色口紅,就可以出去玩啦!”3年級的小藝正在對著鏡子“化妝”,雖然今年她才9 歲,但學起大人化妝的手法可是有模有樣。
小藝使用的“化妝品”,并不是成年人用的化妝品,而是在學校旁邊玩具店買的“兒童化妝品”,不大的一個塑料盒里,有眼影、腮紅、口紅、粉餅,種類齊全。不過,如果靠近聞,會發現這些所謂的“眼影”“口紅”都有一股劣質香精味,像巧克力混合橡皮泥的味道,聞時間長了甚至有些不適。
從內容物上看,這盒產品應該是化妝品。從包裝上看,這盒產品名稱為“xx 美妝手提箱”卻無相關成分介紹,只有一個3C 認證標志。
3C 既 CCC 認證標準,是中國政府按照世貿組織有關協議和國際通行規則,為保護廣大消費者人身和動植物生命安全,保護環境、保護國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的一種產品合格評定制度。不過,需要注意的是,3C 標志并不是質量標志,它只是一種最基礎的安全認證,如玩具就是3C 認證目錄范圍內的。
根據規定,凡生產化妝品的企業只有取得化妝品生產許可證才具有生產資格。
一款化妝品,必須要有“妝”字號,它是經藥品監管部門備案后獲得的許可證標號。
沒有“妝”字號,就證明該產品并不是一款真正的化妝品。
風起網絡平臺
小藝父母平時較忙,對小藝關注不夠,且也不覺得小女孩喜歡化妝打扮有太大問題,所以并未對小藝有過多約束。9歲的小藝之所以上妝手法“嫻熟”,還要歸因于社交平臺上的小視頻教學,跟著低齡“美妝博主”學化妝,是小藝的一大樂趣。
據媒體報道,在小紅書、B 站、快手、抖音、好看視頻等互聯網平臺上,出現過一批打著“全網最小美妝博主”“跟著萌娃學化妝”為噱頭的少兒美妝博主。視頻中,甚至有5 歲女童,身穿露肩裝,卷著成熟的發型,嫻熟地化上一層層粉底和眼影,用清脆的娃娃音試色推薦,對著鏡頭嘟嘴眨眼。這些“小小美妝博主”賬號,發布此類內容附鏈接售賣相關產品,從側面引導消費者購買。
專家指出,兒童皮膚結構、生理特征與成年人有很大差異,主要表現在皮膚較薄、毛發較少、汗腺分泌較少、皮下血管豐富、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較弱等,因此,兒童應該使用專屬于他們的兒童化妝品。
但網絡平臺上流行的“兒童彩妝”并沒有經過化妝品的注冊和備案,只有基礎的3C 認證,并不能保證涂抹在兒童皮膚上是安全無害的。
政策監管嚴格
兒童化妝品的監管一直是我國化妝品監管領域的重點。為保障兒童用妝安全,近幾年,國家陸續出臺政策法規,對兒童化妝品進行嚴格規范管理。
依據《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化妝品是指以涂擦、噴灑或者其他類似的方法,施用于皮膚、毛發、指甲、口唇等人體表面,以清潔、保護、美化、修飾為目的的日用化學工業產品。施用于人體表面的產品是化妝品,應當按照化妝品的法規規定進行管理。
在兒童化妝品定義上,《兒童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明確指出,兒童化妝品是指供年齡在12歲以下(含12歲)兒童使用的化妝品。所有明示適用于兒童的化妝品,均應按照要求申報;未明示適用于兒童的化妝品,其產品包裝不得以圖案或其他形式顯示或暗示為兒童用化妝品。
在保障安全方面,國家藥監局發布的《化妝品安全評估技術導則(2021年版)》中指出:化妝品微生物污染通常來源于原料帶入,產品配制和灌裝過程,以及消費者使用環節。兒童化妝品、眼部/口唇化妝品,應當對微生物污染予以特別關注。
同時,《化妝品安全技術規范(2015版)》中要求兒童化妝品微生物指標限值不能大于500CFU/g或500CFU/mL,顯著低于其他化妝品的1000CFU/g或1000CFU/mL。2021年2月國家藥監局在發布的《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管理規定》中指出:“宣稱為嬰幼兒、兒童使用的產品,應同時提交毒理學試驗報告和產品安全評估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化妝品生產商的工廠條件、衛生情況,往往決定了產品中的微生物檢測指標,越是不正規的廠房、作坊,越容易出現產品中菌落等微生物超標的情況。規定要求兒童化妝品的微生物指標限值小于成人化妝品指標限值,表明兒童化妝品生產商應該具備更高標準的生產環境,然而許多玩具生產車間未必能達到如此高級別的環境要求。
2021年12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勿將玩具當兒童化妝品使用》指出,單純施用于玩偶等玩具的產品并非化妝品,應當按照玩具或者其他產品的法規規定進行管理。如果一個產品符合化妝品定義,無論其單獨銷售或者與玩具等其他產品一并銷售,該產品都屬于化妝品,必須按照化妝品相關法規進行管理。另外還指出,3 歲以下嬰幼兒不宜用“彩妝”,否則可能會由于含有重金屬而對身體產生影響。
打擊違法行為
事實上,針對兒童化妝品領域的安全隱患,國家及各省市一直不斷加大監管力度,組織開展各項專項檢查和整治行動。2021年 3月~9 月,國家藥監局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兒童化妝品專項檢查工作,全面排查兒童化妝品風險隱患,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為加強網絡銷售化妝品監督管理,嚴厲打擊利用網絡銷售違法化妝品行為,自2021年 10月至2022年 10月,國家藥監局再次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化妝品“線上凈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
據報道,5月 18日,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市場監管局容桂市場監督管理所針對掌握的轄區內部分店鋪存在涉嫌銷售違法兒童彩妝產品的線索,連續5 日針對銷售兒童彩妝產品的店鋪開展專項行動。執法人員共檢查大型商超2 家、母嬰店4 家、日用雜貨店和文具店10家。經過核查,發現1 家母嬰店涉嫌經營違法的兒童彩妝產品,執法人員依法將上述違法產品進行扣押并立案調查。
3月 16日,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官網發布專項整治通告,由區長帶隊對兒童彩妝生產企業小作坊進行突擊檢查,共查封涉嫌無證生產的企業7 家,并對其他3 家證照齊全的企業進行執法抽查,將根據執法抽查結果依法處置。
2021年 7月 30日,福建省廈門市市場監管局針對無證生產、銷售過期和無中文標簽的化妝品等違法行為已立案 17起,涉及兒童化妝品的有5 起。其中,一起涉嫌無證生產兒童化妝品的案件貨值金額超70萬元,被列入省藥監局督辦案件,起到了良好的震懾效果。
電商平臺出手
除了線下的玩具店、超市賣場、母嬰店,電商平臺上的“兒童彩妝”更是琳瑯滿目。這些產品往往在宣傳頁上著重強調“安全無毒、色彩艷麗易卸除、水洗即可無殘留”等特性,但除了3C 認證外,并無任何化妝品注冊備案信息。
過度宣傳、玩具假冒化妝品的亂象也引起了網絡平臺的重視,各平臺紛紛發布相關規范,對兒童化妝品進行嚴加管理。
4月 21日,抖音電商正式生效《【兒童化妝品商品發布及宣傳】實施細則》。重點在適用范圍、商品發布規范及宣傳規范三方面對兒童化妝品進行了明確細致的規定。該細則明確,取得3C 認證的兒童化妝玩具僅允許放置在過家家玩具類目下,且不能宣傳為兒童化妝品,不得出現宣導未成年人化妝的內容。
5月 12日,《淘寶網化妝品行業管理規范》調整發布,對兒童化妝品的監管范疇、宣傳要求均做了更嚴格的規定。該規范明確,兒童化妝品須對應發布在特定類目,同時包含兒童化妝品與化妝玩具的組合類商品,若發布在“兒童化妝玩具”類目,須如實、準確填寫“是否兒童化妝品”屬性,屬于兒童化妝品的,需標注專屬標志“小金盾”。
呼喚社會共治
我國是玩具生產和出口大國,玩具廠商多且雜,這也是玩具假冒化妝品仍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雖然國家監管部門的查處力度一直在加大,但有限的執法資源難以管理所有的不法行為,保障兒童用妝安全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兒童化妝品的注冊人、備案人應嚴格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增強生產經營從業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和誠實守信意識;經營者應當注意產品類別和相應的資質審核,對消費者做出必要提醒和指引,不能誘導消費者不當使用兒童化妝品;作為最關心兒童安全的父母來說,更需對兒童用品進行更加仔細的甄別,堅決不購買假冒偽劣產品,確有需要應盡量購買正規化妝品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
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兒童的用妝安全定會得到更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