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悅
摘 要:消費主義思潮是20世紀初產生于美國的一種社會思潮。該思潮產生后便在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傳播,并逐漸擴展到廣大發展中國家,由物質生活領域蔓延到文化生活、社會生活等領域。消費主義思潮不僅表現為一種經濟現象,也表現為一種文化現象;既體現為一種生活方式,也體現出一種價值觀念,是意識形態的具象化反映,它推崇消費至上、享樂主義價值理念和過度消費的行為取向,將消費當作人生的目的。
關鍵詞:消費主義思潮;大學生;消費心理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消費主義思潮在資本、信息、技術的裹挾下,對我國國民特別是大學生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厘清消費主義思潮的本質特征,高度重視消費主義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一、消費主義思潮的特征
消費主義思潮在經濟、文化、價值觀念層面都與我們所要踐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沖突,消費主義思潮利用其特點不斷侵蝕人心,任其蔓延和傳播只會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受到極大挑戰,必須要認清消費主義思潮的本質特點,提高辨別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追求物質、忽視精神,逐漸削弱意識形態。
消費主義思潮主張追求物質、物欲主導,忽視精神層面的建設。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主要特征便是私有制,資本家過度追求物質的欲望,使其不斷擴大生產,環境破壞和污染加劇,在無限的追求物質之下,體現出消費主義思潮對于生態的破壞性;消費主義思潮強調物欲、享樂,忽視內在,逐漸形成一種風氣后就會影響到群體的消費觀念,開始重物質、輕內在,不斷影響著整個社會風氣;消費主義的盛行逐漸削弱人們的意識形態。在當下,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們的立場和方法,指引著我們的方向,但是消費主義思潮卻是與馬克思主義不相容的,個人主義、“自我”為中心都是違背了集體主義觀念、共產主義理想的要求,消費主義思潮的蔓延必將會使得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動搖。
(二)營造不實的幸福、自由和平等,阻礙正確人生觀的形成。
不實的幸福是指:消費主義思潮讓人們誤以為消費是幸福的,其實不然,就個人而言,當我們以這個作為衡量幸福的風向標后,就會開始無休止地向“錢”看齊,凡事以利益為主,開始以掙錢為目的拼命勞作,就會被資產階級賺取更多的剩余價值,達到資本家的目的;不實的自由是指:在消費的過程中錯誤地將自己以為成“上帝”,但只是得到了短暫的消費自由,之后要為此行為做出很多倍的“努力”,甚至走上違法的道路;不實的平等是指:消費主義思潮給人們灌輸的“消費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讓人們以為是可以平等購物、平等享受。其實不然,這一觀念實質是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調節階級矛盾,維護資本主義制度
而生,只是一種表面的平等。這與馬克思主義所提倡的實現人類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理念產生矛盾,阻礙了正確的人生觀的形成。
(三)改變思想、影響行為,違背科學消費觀。
消費主義思潮是一只看不見摸不著的手,但是它卻可以利用商品、文化、科技等有形的手去推動自身的發展,并改變人們的頭腦,其實質仍是維護資產階級的統治。消費主義思潮會改變人們的需求為欲望,進而改變其價值觀念,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資產階級所提倡的功利、享樂主義。當消費成為了社會的主導,消費會開始逐漸蔓延到不同群體,再深化到政治、經濟和文化領域,后果不堪設想,潛移默化中改變了更多人的行為,消費主義思潮與科學的消費觀也是大相徑庭的。
二、消費主義思潮的危害
(一)導致大學生難以形成科學的消費觀
科學的消費觀強調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特別是在新媒體環境下,消費主義思潮得以廣泛傳播,導致大學生難以形成科學的消費觀。
(二)阻礙大學生正確人生觀的形成
消費主義思潮將人生活的目的和人生存的條件混為一談,導致人們物質欲望日益膨脹,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個人主義盛行,嚴重影響和阻礙大學生正確人生觀的形成。
(三)削弱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大學生中的主導地位
消費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無論是在立場還是觀點方法上都是不相容的,消費主義思潮在我國的傳播嚴重影響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在大學生中的主導地位。“過度”的消費必然導致大學生遠離馬克思主義、不信馬克思主義以及缺乏集體主義觀念,很難樹立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針對消費主義思潮給大學生帶來的危害,我們應采取以下對策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一)引導大學生認清消費主義思潮的實質增強鑒別力
我們只有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好適度消費與過度消費、理性消費與盲目消費、勤儉節約與奢侈消費的關系,使他們認清消費主義思潮的實質,才能增強大學生對消費主義思潮的鑒別力。一是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好適度消費與過度消費的關系。適度消費就是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學習需求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進行消費,以“實用、經濟、夠用”為原則; 而不能超出自己以及家庭的經濟能力范圍。二是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好理性消費與盲目消費的關系。理性看待自己的消費需求以及他人的消費行為,具有科學的消費觀念;而不是盲目地“跟風”消費,無計劃地“隨意消費”。三是引導大學生正確處理好勤儉節約與奢侈浪費的關系。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傳承和弘揚。勤儉節約意味著既要勤奮工作學習,又要在衣食住行上用度有序,絕不奢侈浪費。
(二)引導大學生辨識消費主義思潮的危害提升批判力
一是引導大學生看清消費主義思潮危害人們正確價值觀念的形成,主動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武器去批判新媒體時代消費主義思潮的危害。二是引導大學生看清消費主義思潮危害人們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消費主義思潮強調享樂主義、利己主義,極易破壞人們和諧人際關系的建立,使人與人之間很可能變成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和利益關系,使人與人之間缺少溫暖、情分和關愛,最終可能導致整個社會充滿銅臭味。
(三)引導大學生形成科學的消費觀念增強抵抗力
消費主義思潮作為一種錯誤的價值觀念、消費觀念,對大學生具有很強的腐蝕性。只有加強大學生消費觀念教育、消費實踐引導和消費能力培養,幫助大學生形成科學的消費觀,才能增強大學生對消費主義思潮的抵抗力。一是加強大學生消費觀念教育。通過教育幫助大學生辨明什么是科學的消費觀、什么是錯誤的消費觀,深化大學生對消費觀念的認識和理解。二是加強大學生消費實踐引導。通過引導幫助大學生建立起科學的消費觀念,在消費實踐中堅持適度、理性、節約原則,根據自身消費能力進行適度消費、理性消費。三是加強大學生消費能力培養。通過培養幫助大學生形成科學的消費觀念,辯證理解金錢的地位和作用,樹立“金錢不是萬能”的價值取向,自覺抵制“拜金主義”思想的侵蝕,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掌握正確的理財知識,學習科學的理財方式,進而增強大學生客觀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