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清蘭
高效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文章內容,學習閱讀技巧,進而更加熟練地進行閱讀。但是現在初中英語閱讀還存在問題,學生更加習慣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不會主動思考,讓英語閱讀的過程變得枯燥乏味,學生降低了學習熱情與信心,英語閱讀能力難以提升。另外,很多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時候,過度關注文章細節,不能帶領學生從整體文本結構的角度來分析,導致學生缺乏閱讀技巧,整體閱讀效率不高。基于此,需要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思維導圖閱讀教學方法應運而生,以此轉變上述現狀,具體運用過程與教學啟示如下:
一、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策略
(一)英語閱讀前運用導圖
閱讀前思維導圖的運用,就是為了給閱讀作準備,在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能夠分析出各種形式英語文體,然后借助思維導圖,完成對文章生詞的預習、背景知識的了解,進一步提升對文章的預測能力,降低課中閱讀難度,進一步增強閱讀動機。
第一,借助思維導圖,導入初中英語文本的背景知識。課前的閱讀活動可增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激發其背景知識,加深后期對文本的理解。基于此,適當的背景導入必不可少。學生可在閱讀準備活動中,先借助文章標題與圖片等提示,進行假設,激活頭腦中與題目有關的背景知識。然后,在與同伴的交流中,激發英語思維,獲得學生閱讀英語文章的興趣。進而將頭腦中與主題有關的內容,借助思維導圖有效呈現出來,利用此讓學生了解學習方向與內容。例如初三人教版英語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中3a的文章,語篇整體性強,主要討論如何學習英語,教師可在正式開展教學前提出問題:“Which method do you use during learning English?”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然后結合交流內容,畫出思維導圖,引出文章的知識背景、學習方法等內容,提升教學氛圍。
第二,借助思維導圖預習陌生詞匯。生詞學習是每一次閱讀前都要進行的活動,將生詞鑲嵌在文本中,不只學習其含義,還要學習其用法,對于文章的理解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在閱讀前的準備活動中,不要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借助思維導圖讓其進行更有意義的學習,理解文本中單詞的含義與用法。可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將文章主題與生詞連接并借助導圖展示出來,為學生后期閱讀解決生詞問題提供很大幫助。此處的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自己制作,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例如人教版初三英語I remember meeting all of you in Grade 7中的3a,講述的是作者的回憶往事,生詞較多,學生如果直接翻閱資料學習生詞,會比較枯燥,且與文本脫離。所以可使用思維導圖,讓學生通過對自己事情的回憶,在新的情境中穿插生詞,進行學習。
(二)英語閱讀中思維導圖的運用
閱讀教學活動中也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盡量使用思維導圖,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主要活動如下:
第一,略讀中使用導圖。略讀是學生剛剛接觸文章時要進行的活動,在此不用逐字逐句地閱讀與理解文本,而是通過有選擇的閱讀,緊抓文章內容。例如學生在略讀中通過每一段的第一句、最后一句與文章的標題,了解到文章的大致內容,然后將獲得的信息,通過思維導圖繪制出中心詞、一級標題。這種略讀的形式讓學生在頭腦中先建立清晰的結構。例如人教版初三英語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 3a中,對于兩個國家對遲到這件事情的看法,文章結構清晰,不同段落的開始與結尾中都有總結,學生在略讀中就能知曉大致內容。通過對文章的略讀,掌握文本的關鍵性內容,然后自主繪制思維導圖,展示文章內容,讓文章的結構一目了然,以此為后期的深度閱讀作鋪墊。
第二,尋讀中使用導圖。文章閱讀中可借助尋讀的形式挖掘特定信息。因為在閱讀不久后,讓學生直接利用文章寫出思維導圖還比較困難,也失去了依據。所以可引導使用導圖中的中心詞與一級標題,瀏覽文章,獲取信息,盡量完成文章的第二、第三級分支,深化對文章內容和結構的理解。通過這種尋讀的形式提升閱讀能力,增強閱讀質量。例如人教版初三英語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3a文章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知道一名成功的學習者要做哪些事情。借助尋讀與略讀的形式,知道了學習必經的四要素,與每個要素中都要做的事情,讓學生可以詳細地將文章內容列出來。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時候,多做修改,讓文章的內容可以正確、一目了然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其逐漸提升語篇分析的能力,建立好的閱讀習慣。
第三,精讀中使用思維導圖。經歷了略讀與尋讀,讓學生掌握文章大概,但是一些細節還能掌握。在此刻使用思維導圖的深化讓學生的認知更加完整。學生先仔細閱讀文章,結合思維導圖的第二、第三分支中的關鍵詞或者連鎖詞,進行深化閱讀,讓學生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識布局,提升信息獲取與歸納的能力,進而形成好的閱讀習慣。例如:以人教版初三英語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記敘文教學為例,在此以作者的成長為時間順序,講述與其母親之間的故事,整篇文章比較通俗易懂。自此學生在經歷了略讀與尋讀之后,就可開展精讀,將思維導圖中將文章的整體內容展現出來,讓文章一目了然。通過學生自己構建知識脈絡,不但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還提升其歸納整合能力。
(三)英語閱讀后,借助思維導圖鞏固知識點
學生在英語閱讀完成后,還可借助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重新對文章內容進行梳理與復述,進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鞏固知識點。另外,還能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即經過對文章的復述,讓學生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補充知識點;促使不同層次學生的進步,思維導圖的繪制是學生自己進行的,難度有深有淺,教師也可根據學生的不同,設置不同難度的任務,讓學生都能結合自己的思維導圖,獲得進步;發散學生思維,利用閱讀后思維導圖的再次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情感態度觀。根據此開展的閱讀后活動為:
第一,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重述文本內容。為了讓學生對英語課文有更進一步地了解,擴展主題思路,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就文章結構進行討論,以此鞏固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將此遷移到自己的寫作中,讓學生對文章的閱讀不只停留在閱讀技巧與獲得語言知識上,還能上升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上,產生思想上的共鳴,還可讓學生對文章的結局進行擴展,在此可以順著作者的思路思考還會發生什么,以此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人教版初三英語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3a文章的學習后,學生都知道要成為一名怎樣的學習者,然后教師設置問題:“How do you study English well?”而學生在此結合思維導圖回答問題,不但復習了文章的內容,還能知道要如何才能學好英語,從而達到對知識的理解升華,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第二,使用思維導圖復述文章。通過此活動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記憶,還能在練習中增強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要求學生復述文章的時候,借助因材施教原則,讓不同水平的學生使用不同的難度進行復述,以此讓學生在挑戰中提升學習興趣。學生在借助思維導圖進行復述的時候,還能促進與同學的交流與合作。另外在學生復述的時候還能對文章邏輯更加明確,是一種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的好方法。例如人教版初三英語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閱讀后教師設置核心問題:“How do you choose the movie today?”然后以what、why、what、when、where、who為二級標題分別展開提問,讓學生依據此進行復述,如選擇哪種類型的電影、在哪觀看、什么時候觀看等。以此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彌補在實際閱讀活動中的不足。
二、初中英語課堂中,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法帶來的啟示
(一)教師創新教育觀念,更新教學形式
傳統閱讀教學中教師將更多精力放在引導學生記憶生詞、學習語法知識上,未傳授學生閱讀技巧,提升對文本的理解能力。所以使用思維導圖開展英語閱讀的時候,要重視學生閱讀前、閱讀中與閱讀后三個過程中知識的傳輸與技巧的傳遞,讓學生學會自主查閱文章背景知識,能夠猜測生詞含義與文章的內容,提升預測能力。還可在略讀、尋讀與精讀中,循序漸進地學習文章,從結構到細節都能完整掌握。最后在思維導圖的運用下,還能提高學生的復述與討論能力,提升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對文章的知識理解轉向對精神態度的認知。基于此發現了思維導圖對學生學習英語的優勢,在此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以此快速提升閱讀質量。
(二)圍繞學生開展教學,培養其自主學習方式
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與方法的培養,提升其學習自主性,讓其主動學以致用。但是現在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還不夠強,他們習慣被動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將提升成績當作學習的目的,所以學習方法過于枯燥,慢慢地學生的學習熱情消失,導致英語閱讀能力難以提升。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課堂中的融入,將學生當作了學習的主體,就要先讓其掌握閱讀技巧,再進行閱讀。閱讀前教師引導學生以背景知識的導入,預測文章內容,畫出思維導圖的中心詞與一級標題。閱讀中則是經過多種閱讀方法,讓學生在思維導圖的模型下,完成對文章的復述,加深理解。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作用,通過讀懂文章,制作思維導圖,內化學生的語言文化知識,提升閱讀技巧,并能充分提升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閱讀能力更上一層樓。
(三)借助思維導圖教學法,轉變了英語課堂教學氛圍
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為了趕進度,還使用傳統灌輸的教學方法,缺少互動。另外,在英語閱讀技巧的傳授上,教師也更加重視對詞匯與語法知識的教授,不重視帶領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在此就出現了“耗時多,成效低”的局面,教學效果不好,教學效率也低。思維導圖在使用過程中,借助圖形的形式將文章的內容描述出來,思維導圖將枯燥的語言文字轉換成有線條、有色彩的發散類圖形。教師也利用思維導圖為學生構建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從整體上掌握課堂結構,讓學生掌握更加豐富的語言知識和閱讀技巧,提升了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
結論:
綜上,經過在英語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思維導圖的運用,為學生傳遞閱讀策略,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探索文章含義,可以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技巧。在此使用思維導圖,增加了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發展閱讀策略,提升閱讀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