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懷軍
差異化教學主要指的是在教學實踐工作中,通過對學生個性化差異化學習背景、學習需求、學習方式的了解,立足學生學習基礎,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方式的教學手段,以針對化的教學活動組織盡可能滿足學生在學習中的不同要求。高中數學教學涉及更復雜的知識,涉及更加系統的教學框架,而學生在過往的學習經歷中對數學的有效理解影響著高中階段的知識掌握質量。針對學生差異化的背景、差異化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在尊重學生差異化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來靈活地調整教學目標,從教學目標、課前預習、教學過程、課后作業等多個環節出發,在把握教學不同階段的同時也確保差異化教學能在各個環節有效落實。
一、教學目標差異化
由于學生在學習中有著不同的情況,而教師在面向班級學生制訂教學目標時既要從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掌握整體教學進度出發,設置三維教學目標,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不同問題,在針對每個學生的特殊情況優化教學目標、調整課堂教學組織方式的基礎上,持續貫徹教育實踐背景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面對高中數學提出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綜合運用、綜合素養等不同的人才培養方向,教師要立足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立足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在具有差異性的教學目標引導下確保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根據個人的學習基礎,有效地參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專業指導下,既能把握學習的方向,也能更好地參與課堂的數學實踐。教師在以教學目標差異化為指導進行課堂設計的過程中,要確保教學內容符合教學要求,也要確保課堂組織設計方式符合學生發展需求。
二、課前預習差異化
課前預習是高中數學的關鍵階段,而針對當前學科核心素養的人才培養目標,高中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前大致了解知識,關注學生學習理解的薄弱環節。學生在課下對知識進行學習可以使其在課堂上更加針對性地學習重難點內容,而學生在課前預習的資料收集中進行主動探究,也是對其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重要方式。
教師差異化教學時要把握課前預習的重要性,根據高中數學具體內容的教學要求設置不同的課前預習任務,通過課前預習的有效分層,在學生積極主動地對符合其學習層次的學習任務進行探究的過程中,使其能更加有效地掌握課堂所學的知識,在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同時,自主地探究、學習與課堂知識相關的數學內容。
三、教學過程差異化
學生在理解知識時離不開課堂上教師的專業引導,離不開課堂教師的專業講解。教學差異化也要把握學生與教師之間雙向互動、有效溝通良性關系的建立,在學生與教師的信息共享、信息傳遞下保障學生對學習的有效理解,通過教師獲取學生學習反饋來指導教師教育工作的優化。
教師要從教學內容、學科特點出發組織差異化教學,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思考課堂學習問題,以問題來引導學生明確個人知識學習的薄弱環節。教師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差異性,也要立足課堂設置不同的學習任務。面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思考困難、存在的思維局限,教師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班級合作,在問題的引導下,以自主探究來盡可能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揮優勢,在不斷實踐訓練中提高數學能力。
四、課后作業差異化
高中數學差異化教學強調立足不同的教學實踐環節,以差異化的學習任務布置,使整體的教學設計更好地符合不同背景、不同能力學生的學習需求。課后作業作為學生知識鞏固的關鍵環節,教師要通過課后作業的有效分層,在布置不同難度的課后作業的過程中,保障學生可以利用課后作業有效地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對個人知識學習存在的疑難問題進行解決。
在基礎理論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的再次回顧,在學生對知識的鞏固中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而對于具有一定理解能力、具有良好學習能力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開放性、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在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持續思考的過程中,使學生更加深入地對個人的知識運用、實踐能力進行訓練,以課后的知識鞏固來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以課后作業的差異化組織來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的針對性、科學性。
總之,高中數學差異化教學的組織要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從學生的發展特征出發,而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也要關注良好課堂分層方法的應用,在教學目標、課前預習、教學過程、課后作業等不同環節,以差異化的任務布置差異化的活動設計,確保學生的有效參與,也保障高中數學課堂對學生數學能力的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周海鋒.淺談如何通過差異教學達到優化高中數學的相關策略[J].數學大世界(教師適用),2011(9):76.
[2]黃彩仁.淺談如何通過差異教學實現優化高中數學的相關途徑[J].數理化學習(高中版),2011(4):47-48.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農村高中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之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的探究”(課題號:GS[2021]GHB0925)階段性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