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梅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英語已經成為重要的交流工具,不僅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還影響著未來人們對世界的探索和革新。對于高中生而言,英語學科作為高考的重點學科,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需要向更加自主、更加靈活、更加綜合的方向發展。傳統的英語教學注重知識的灌輸,缺乏方法和能力的培養,這對于新時代下的英語教學提升具有很大的阻礙作用,而信息技術的出現,也使得英語課堂需要發生重大變革,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和人才建設的需要,因此借助信息技術,實現高中英語教學的創新。
一、信息技術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影響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由于信息技術的便捷和多樣性,它已經逐漸滲透到生活的每個角落。而對于教育教學體系而言,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課堂教學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將信息技術融入高中英語教學,是當前教育過程中最為合理的手段,信息技術的應用對英語課堂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首先,信息技術的多樣性豐富了課堂的內容和形式,使得課堂不再枯燥無味。趣味課堂是高中教學的核心,興趣是動力,有了興趣的支撐,學生的學習才會更主動和認真,而信息技術能為課堂引進豐富的教學內容,靈活的教學方式也活躍了課堂,使學生更愿意參與課堂,這是高中英語有效學習的基礎和關鍵。
其次,信息技術的深度化激發了學生的探索動力,使學生形成有效的自主能力。信息技術具有更深、更廣的知識空間,借助信息技術,學生在課堂上能探索到更多的新奇知識,也能幫助學生實現深度知識的整合,使他們更深入地理解知識,這樣的探索過程讓學生更自由,也促使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形成。
最后,信息技術的多元化拓寬了學生學習的渠道,使學生在創新方式中夯實知識能力。在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支持下,英語課堂教學變得更靈活,更多的知識渠道展現在學生面前,為他們提供了更新穎的思路,開拓了更多的創新學習途徑,使學生獲得了創新的思想,并在全方位的學習中夯實基礎知識,為英語教學提升打下知識基礎。
二、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創新途徑
高中英語的學習過程需要完善的思維、自主的意識以及靈活的探究能力來支撐,而傳統課堂顯然無法實現這一目標,但信息技術背景下,學生的思維、自主性和探究力獲得了拓展和提升的可能,因此,教師應深入結合信息技術手段,有效融合信息化方式,將信息技術的靈活性、多樣性、深度性有效地遷移到教學過程中,為高中英語課堂帶來創新之力,推動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一)借助多媒體技術,營造課堂教學氛圍
活躍的課堂氛圍是有效開展英語學習的前提。英語是語言類學科,尤其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因此,需要深入地研究語言內容及思維,同時也需要重復地練習與嘗試。而這些會產生枯燥感,但在課堂上引入多媒體技術,能使課堂不再拘泥于傳統的教室空間和教學教材,而是向更廣闊的知識空間延伸。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出形象生動的語言場景和知識內容,使得學生學習時眼前不僅有英語單詞、句型等書面知識,還有圖片、動畫、音頻等多元素的感官刺激,使課堂更生動和形象。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及時借助多媒體技術,運用多媒體的靈活性與形象性,為學生構造豐富而形象的英語課堂,使得課堂更具吸引力。
以高一第二冊Unit1“Lights,camera,action!”教學為例,電影是生活的縮影,也是想象的寄托,學生在學習有關電影內容時,往往更傾向于生動、形象的知識和語言。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在教學該課時,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電影的制作過程,以及電影制作歷史的變遷,讓學生對電影有深刻的印象,而后可以選取經典的英文電影,給予學生課堂觀影的空間,并在觀影前提出相應的問題,使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影,這樣就能更清晰、透徹地去分析電影的內容,并在觀影后闡述自己內心對電影的看法。這樣的方式使得英語課堂不再是面對書本的枯燥課堂,而是將課堂更生動化和立體化,學生在課堂上看到的是更立體的英語思維和英語文化,體會的是更加真實的英語用法,這樣的課堂極大地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從而使得學生樂于參與其中,在良好教學氛圍的烘托下推動英語課堂的效率和效果。
(二)利用多元信息化,拓展課堂教學內容
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課堂是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具有多元的方式、多樣的內容,不僅能拓展課堂教學的范圍,也能利用多元的方式讓課堂教學更具有創新性。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方式越來越多變和靈活,它囊括了聽、說、讀、寫的各種學習模式,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充足的學習體驗,使得課堂內容從平面的書本知識拓展到立體的空間知識上來,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利用多樣的信息技術,將各類元素相結合,通過融合的方式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視聽體驗,使得課堂更具有創新性。
以Unit 3“Festivals and customs”教學為例,節日和習俗是文化中的精髓,而各個地域的風俗習慣因為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學生單純在課堂通過書本很難切身體會不同文化和習俗的內涵,而借助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就有可能將真實體驗搬進課堂。教師可以借助虛擬的現實技術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將異地風俗和習慣,甚至是異國的風俗習慣都引入課堂,供學生在現場真切地體驗,同時還可以借助音視頻設備,為學生開展情境演繹提供豐富的配樂和背景,將大大提升課堂知識的豐富程度,充實了課本,使得課堂內容更飽滿,也使得學生學習范圍更多元和廣闊。
(三)借助信息化平臺,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
當代的英語課堂不僅需要廣泛的知識和渠道,還需要合理的信息化平臺。在英語學習中,交流與溝通往往是提升英語能力的關鍵因素,而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溝通渠道才能幫助他們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提升應用能力。而借助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平臺,包括學習平臺和交流平臺,讓學生在立體的空間交流中獲得更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從而化解對英語交流的心理壓力,從而更自主地去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有效地借助信息化平臺,通過信息技術的支撐,讓學生在充滿交流機會以及知識素材的廣闊平臺中鍛煉自己,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以高一第三冊Unit 2“Natural disasters”教學為例,災難是人們不想過多提及的話題,但災難來臨時又必須從容面對。那么如何從容應對各類災難,教師可以借助這個話題,為學生創建信息化學習平臺和交流平臺,通過容納海量的檢索知識,讓學生針對性地搜索主題下的更多拓展知識,同時還能進行小組間的互動交流,共同探討和完善相應的主題探究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如何有效地進行信息檢索和關鍵詞抓取,幫助他們快速地從平臺上獲取知識,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使用溝通交流平臺,用多樣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一起合作完成有關災難應對的探究活動。通過這種平臺的支持,學生知識獲取更快捷,也加快了他們驗證和檢驗想法的速度,靈活便捷的溝通更讓他們愿意去合作探索,愿意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從而提升學生的認識,從方法上支持他們的自主能力發展。
(四)利用多渠道網絡,助力學生實踐探究
高中英語教學注重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英語不僅是一門關系高考的學科,更是引導他們走向未來發展道路的工具,學好英語離不開實踐的開展,而在實踐中,學生不僅能深化課堂知識,更能拓展知識內容,激發語言表達動力,促使學生在實踐中靈活地應用。而信息技術與網絡的發展,為當前的教育教學帶來更多可能。教學過程中不僅有豐富充足的知識來源,也有靈活多樣的網絡渠道,可以助力學生在學習時更靈活,在實踐時更專注。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還要善于運用網絡的各個渠道,幫助學生設置良好的實踐內容和活動形式,促使他們能在實踐過程中積極探究,有效提升,繼而實現英語能力質的飛躍。
以Unit 3 “The world online”教學為例,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步入高速化的網絡世界,不同的網絡技術迅猛發展,讓生活和學習發生了巨變。而在英語實踐中,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需要教師合理地去引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互聯網探索實踐,結合課本中的網絡知識介紹,引導學生去實際開展郵件、交流軟件、拍攝軟件的使用探索,并鼓勵他們及時記錄各類網絡技術的特點,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在實踐中了解網絡,探索各類渠道,還借助不同的信息技術完成實踐活動,提升英語實踐能力。
三、結語
英語是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體系,而信息技術是與當前生活緊密聯系的生活媒介,它為生活和學習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和希望。在當前教育目標下,學生需要掌握扎實的英語知識,具備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而不是僅限于書本知識的范圍,因此,信息技術將會為英語教學帶來更加創新的變化,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大膽應用,合理安排,以學生為主體,尊重他們的思想和意識,利用信息技術將課堂打造成靈活、高效的課堂,實現英語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白惠英.探析新課程下高中英語中信息技術的應用[J].科技資訊,2020(32):119-121.
[2]蔡皓生.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探析[J].華夏教師,2019(9):58.
[3]馮永平.信息化時代高中英語教學的發展前景與策略[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2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