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龍
文言文的學習伴隨高中三年,是語文學科高考考查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有好多學生學習了三年文言文,對文言知識依然一知半解,最終影響文言文閱讀理解,進而導致語文成績不太理想。如果要找原因,可能會有很多。但在這里僅結合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從學習興趣、記憶方法、學習習慣、潛能開發四個方面探討高中文言文教學的方法策略。
一、培養閱讀興趣,提升文言文整體感知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贝蠓材苁箤W生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才愿意學而且接受得也快?!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000多年前的孔子就善于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提高文言文教學質量,就必須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要位置上。
現在我們處在一個多元信息傳播的時代,各種新型傳媒吸引著學生的眼球,他們一般是不會將目光聚焦到作為傳統傳播方式的課本上,更不要說佶屈聱牙的文言文了,既然沒有吸引也就沒有了興趣,但不論是新媒體還是“舊”書本,有一點是相通的,那就是傳播的依舊是人的精神、人的優良品質。只是傳播媒介和形式不一樣罷了。如大家通過電視劇《羋月傳》了解到羋月不平凡的人生,可以從她的身上找到很多人生的啟迪和精神的慰藉,所以喜歡和關注這部劇的人自然就比較多。然而,真正吸引觀眾的不是傳播媒介本身,而是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共鳴。
二、指引科學記憶,提高文言文記憶效率
學習是一個不斷記憶與忘記的過程,文言知識的學習更是如此。面對文言知識,學生總會說:“今天記住了,過幾天就還給老師了。”上課時老師的提問和學生的反應也驗證了這句話的真實性和普遍性。當然這也驗證了艾濱浩斯提出的遺忘規律。那么怎么才能做到文言知識長久存儲而不被遺忘呢?在看一檔綜藝節目時,總會被節目中那些身患絕技、有超強記憶能力的挑戰者所折服。他們在介紹訓練超強記憶能力時總會說到一些科學的記憶訣竅,如圖片、畫面故事記憶法。其實,人類的記憶大多以圖片或故事的形式儲存在大腦中,等到使用時便會像播放幻燈片或電影一樣在大腦中顯現。于是在教學中嘗試讓學生利用這種方法記憶比較難的知識。
三、培養學習習慣,提高文言文閱讀意識
習慣的養成需要良性的培養環境。正如英語的學習,最好的方法莫過于用英語交流的社會環境。高中文言文的學習也需要這樣的環境,但難題是我們不會穿越到古代和古人當面交流。于是,我們只能利用當今的時空創造出一個文言文閱讀的環境,只要有這樣的環境,就會增強學生的文言文閱讀意識。在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文言文閱讀習慣,讓學生通過網絡媒介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言文書籍,并網購回來集體學習,這樣就會在一定范圍內形成一個小的文言文閱讀良性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們可以學習、交流,無形中學生的文言文閱讀水平就會有很大的進步,不斷提高的考試成績自然成為良好閱讀習慣的附屬品。
四、培養情感思維,挖掘學生個體潛能
高中生正處于人生的青春期,擁有活躍的思維,朝氣蓬勃的性格,對眼中的一切都充滿了激情。尤其對課本中折射出的愛情話題尤為在意。然而當讓他們具體分析文言文中人物情感時,卻又陷入沉思、彷徨,無法走進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也無法和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心靈的溝通,最終只能淺嘗輒止。于是,希望能在作品和學生之間架設一座溝通的橋梁,讓那些追求美好愛情、歌頌美好生活的文學經典進入學生的情感思維,挖掘出孩子們的個人潛能,指引他們能有一個健康、積極、樂觀、向上的青春歲月,對自我與愛情有一個科學而理性的認知。這樣的課堂、這樣的青春才是值得回憶的。
文言文閱讀水平的提高不能靠一日之功,而是要經過長期的積累和轉化才能實現;也不能單靠方法策略,也是需要不斷積累和付出;不能只靠老師的一廂情愿,也需要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積極配合。本文就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做法談一談自己的認識。不斷求索、不斷攀登才是傳道授業者之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