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熒 張健全
“這個三步上籃,真是漂亮。”9月8日晚,慈利縣二坊坪中學籃球場上熱鬧非凡,學生球隊與老師球隊正在進行一場較量。這樣的比賽是每天的常態。作為學生教練的尹西斌,關注著每一個隊員的表現。
“籃球訓練,除了堅持,別無選擇。”尹西斌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干的。在他的精心培養和科學訓練下,所帶球隊在慈利縣中小學生籃球賽中取得了三個第一、六個第二的戰績。他帶出來了很多優秀的學生,有的因特長考上了大學,有的成為了體育教師,這群山里孩子的人生軌跡因籃球發生著悄然改變。
與尹西斌同事多年的易吉球回憶道,年輕時自己不愛運動,小感冒不斷,尹西斌常常拉著他一起打球,只要有空,他們倆就泡在籃球場上。直到現在,易吉球都不敢相信,自己會從一個門外漢變成校籃球隊主力。得益于籃球運動,即將退休的他身體十分健壯。
在二坊坪中學,學生們親切地稱尹西斌為“師父”。
學生吳濤(化名)很感謝師父對他的教誨。因疏于管教,吳濤養成了小偷小摸的壞習慣。一次,吳濤拿了隊員的錢,尹西斌發現后,將他拉到一邊,語重心長地說:“人品如球品,要堂堂正正做人,人窮志不能窮。”多年后,走上工作崗位的吳濤,聽說師父暑假志愿帶隊訓練,他組織曾經的隊友每人捐1000元,為學弟們改善伙食、添置運動裝備。
“師父雖然在訓練時對我們特別嚴格,但在學習與生活上,不是父親卻勝似父親。”慈利縣芙蓉學校的體育教師黎祖民對尹西斌充滿了感激。
擔心體訓生上課打瞌睡,尹西斌總會不定時來到教室外,觀察他們;暑假訓練,他帶著三五個學生住在家里,拿出自家的臘肉、土雞蛋,幫他們改善伙食、補充營養……尹西斌對學生們的付出讓女兒尹亞男心里很不平衡。“我總認為爸爸不喜歡我,他更喜歡他的徒弟”。說起父親,尹亞男回憶道:“讀初中時,當時在走廊上遇到他,我甚至掉頭就走。”
尹亞男是尹西斌的學生,校籃球隊員。“每次訓練或比賽,只要有失誤的地方,受懲罰的第一個就是我。在夏季最熱時,爸爸竟懲罰我在30分鐘內進行100次往返跑,沒完成任務,他手上的竹棍子就打在了我的腿上。”尹亞男說。
受父親的影響,如今也是一名體育老師的尹亞男深深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是父親的嚴格,讓她在一次又一次比賽中表現出色,更讓她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了。
縣級三等功兩次、多次評為市縣級“優秀裁判員”“模范共產黨員”……44年來,榮譽紛至沓來,尹西斌仍堅守在邊陲山村,將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生他養他的這方熱土,讓熱愛籃球的山里娃走出大山,看到了遠方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