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小學一直在農村就讀,今年升初中,政府給安排了城區的新學校。”8月29日,耒陽市壇下鄉的居民孫金美,帶著女兒李昭走進了耒陽市童星學校,嶄新的教學樓和塑膠操場讓孫金美目不暇接。
耒陽市童星學校以前是一所民辦學校。7月19日,童星學校被耒陽市政府購買,成為了一所九年一貫制的公辦學校。這所學校為城區學子提供了2200個學位,極大地緩解了學生上學難、上好學校難的問題。
“近年來,耒陽市大力完善學位建設,制定《耒陽市教育發展五年中長期規劃方案(2019-2023年)》,2018年以來,新建、配建、改擴建學校39所,累計新增城區公辦學位40400余個。2022年秋季通過回購學校、租賃辦學和購買學位等方式,新增公辦學位46822個,提質改造農村標準化學校14所,新增農村公辦學位3620個。”耒陽市教育局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多方位推動學位建設的同時,耒陽市教育系統還將新增學位轉變為高質量學位,通過招聘教師、教研教改等方式,推動耒陽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8月29日,記者走進新建的耒陽市天柱學校。盡管還未開學,但學校已經有不少教師趕到學校報到,有的教師在提前備課,有的則是互相討論課堂教學的設計,教研氛圍十分濃厚。“我是從耒陽市實驗中學調入天柱學校的,來學校之后,校長讓我擔任數學組的組長,帶領教師把學校的數學教學工作做好。”
教師劉仁國說,他有自信帶動學校的教學水平提升。教師劉貴歡是近兩年來新招考的教師,盡管年紀不大,但她卻有不少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講臺之前,耒陽市教育局多次組織了我們參與名師公開課和團體教研活動。現在上課,從開場到課堂演繹,從知識點展開到習題宣講,我都能比較輕松應對。”劉貴歡告訴記者。
近三年來,耒陽市加大教師補充力度,累計補充教師3400余人,其中在2022年,通過“五個一批”(畢業分配一批、公開招考一批、編外臨聘一批、直接考察一批、人才引進一批)的方式,補充教師1400余人。同時,耒陽市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全面落實“國培、省培、市培”計劃,實施團體教研,全面強化教師綜合素質培訓,為學生在家門口上好學提供師資支撐。
“以保障學位為契機,謀劃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在大力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讓孩子接受相對優質的教育,共享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成果。”耒陽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