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凡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對高中生寫作的八級目標要求是:能根據所讀文章進行轉述或寫摘要;能根據用文字及圖表提供的信息寫短文或報告;能寫出語意連貫且結構完整的短文,敘述事情或表達觀點和態度;能在寫作中做到文體規范,語句通順。如何將語言知識的學習與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效地結合起來呢?我們就要回歸到課堂教學,充分使用教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問診寫作——試問寫作難在哪里
語言和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水乳交融、相輔相成,中學生對英語文化攝入尚淺,很容易寫出“中文思想+英文形式”的英語文章。要想學好一種語言,就必須學好這種語言所反映的文化,了解本民族文化和外語民族文化的差異及語言上的表現。
二、對癥下藥——培養能力最重要
1、詞匯方面。詞匯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文章寫得好壞與否,與詞匯有著緊密的關系。要選好詞,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a、詞義要確切、貼切。每一個詞都有一定的含義,如果混淆詞義,很容易造成用詞不當,寫作時選詞要注意語境和文章的文體,透徹地掌握和理解詞語的確切含義,使每個詞在上下文中用得恰當,準確無誤地表達思想。自然,英語中有許多的同義詞和近義詞,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多注意同義詞和近義詞的用法,以便在寫作中恰當使用。b、用詞要簡潔、簡明。拿到題目后,要認真審題,抓住要點進行歸納,緊扣主題切不可隨意發揮。基礎寫作所要求表述的信息基本上全部給出,學生不需要作過多的發揮,只需要將信息整理、歸納,如實地描述出來。對文章所寫的內容條理化,列出所要表達的各內容要點,有效排除干擾信息,正確分析和篩選有效信息,做到用詞簡潔。c、選詞要多樣化。用詞單一會使文章枯燥無味,蒼白無力,而選詞多樣化可以增強語言的表現力,使文章的表達更豐富。2、句型方面。句子是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基本單位。要做好英語的書面表達,首先要對英語句子有一個明確的了解。英語中的句子分為簡單句、并列句和復合句,而并列句和復合句是在簡單句的基礎上變化而來的。因而學生要掌握好簡單句的五種基本句型:①主語+謂語,②主語+謂語+賓語,③主語+系動詞+表語,④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⑤主語+謂語+賓語+賓語補足語。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求學生恰當地使用這些基本句型進行造句。要完美完成寫作題目,還要學會靈活運用各種語法結構,如恰當地使用連詞,使用非謂語動詞如不定式、動詞-ing形式以及過去分詞,正確地使用狀語從句、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根據需要將簡單句進行修改和合并,把相關的簡單句改為復雜一些的句子。
3、語篇方面。上下文連貫是評價一篇文章好壞的重要原則。基礎寫作的要求是寫成一篇文章,而不是五句話簡單地拼揍。在寫作時要注意恰當使用連接詞、過渡詞,從而使行文連貫通順、嚴謹。
三、以精求精———抓好指導、批改與講評三個環節
1、指導是寫作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尤其是在剛開始訓練寫作時。其內容可包括:師生共同分析所給材料應表達的要點,討論結構層次如何安排;師生共同討論如何表達這些要點,選擇合適的句型和主要詞匯;還要討論句與句、段與段如何連接,用哪些連詞為宜等。
2、自改互改與教師查閱相結合。學生的初稿往往錯誤較多,學生對自己寫的文章能發現的錯誤并不多,因此在學生自改的基礎上,還可安排學生互改。互改以同桌的兩人為宜,批改者在有疑問的地方作上記號,待互相討論取得一致意見后再更正。若有爭議的問題,可當場請教老師。最后,要求學生對全文通讀幾遍,琢磨一下是否符合要求,盡量做到準確無誤。如發現錯誤,可作最后修改,謄寫工整,交老師查閱。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均能在積極、主動的情感支配下進行自改和互改,這一活動喚起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漸漸提高了他們的寫作興趣。教師批閱后,應該有總批,一方面指出其成功;另一方面指出其不足之處,使學生有努力的方面。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需要教師對其面批面改,做到邊啟發、邊批改、邊解釋。
3、及時講評。抓好習作講評課,及時反饋信息,是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又一不可缺少的環節。講評的形式主要有:分析與講解教師在批閱過程中記錄下來的、帶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錯誤;公布參考答案,供學生作為學習的范文。其中,備好、上好講評課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每次習作中都有所收獲。
總之,英文寫作是一個學生綜合能力的書面體現,尤其對高一學生來說,是一個長期復雜的訓練過程。培養寫作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而要在平時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有目的、有計劃、有要求、有檢查、有反饋地進行,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只有這樣,到高考時才能做到厚積薄發、思如泉涌、下筆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