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偉


摘要:小學語文低段寫話教學要求以人為本,重視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快樂地運用語言,在表達中發展個性,為將來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側重以生活作為寫話教學的背景,培養學生把話說完整的良好習慣,關注寫話的內容,實現口語表達向書面表達的遷移,在練習中讓學生自由組織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在生活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搭建生活與寫話的橋梁,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使寫話更加生動,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促進語文素養提高。
關鍵詞:小學低段;寫話教學;生活素材;寫作能力
說話、寫話能力是一個人綜合素養的外在表現,它時時刻刻處在生活的情境中,說話寫話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一個人的學識。從學生發展來說,它的地位很重要。新課標指出,寫作要“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可見,貼近真實的生活、關注現實、熱愛生活、在寫作中傾入真情實感,才是寫話教學的正確途徑。縱觀當今小學寫話與作文教學,存在一定的不足,學生覺得作文沒有什么東西好寫,結果出現一些學生“背誦作文”“離題”等現象。低年級出現無視生活、無從下手的困境,教師應及時引起重視,不要等到高年級才去想對策,寫話的初始階段就應該有一個正確的大方向,那就是寫話教學的生活化,平時注重培養學生觀察體驗生活、及時寫下所想所感、提高表達生活的能力,避免出現無話可寫的情況。由此可見,在小學低段進行生活化寫話教學很有必要,現總結一下筆者的主要做法。
1? ? 利用教材,適度模仿
現行的教材具有哪些特點呢?第一,適當減少課文數量,適度拓展閱讀空間。例如,教材中增設“我愛閱讀”“和大人一起讀”等板塊,將閱讀時空延伸到課外、家庭,緊密聯系生活。第二,適當修改文本內容,密切關注學生生活。新編入的課文具有較強的生活氣息,較好地體現了閱讀與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學思想。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把課文閱讀和學生生活很好地聯系起來,注重體驗與感悟,加深理解,促進記憶。比如,最基本的識字部分,可以提示學生,你在哪些場合看到過這些字,通過回答,既培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又達到了教學目的,可謂一舉多得。第三,調整課后練習,明確教學要求。說話、寫話訓練要求進一步明確,語文學科實踐性更加凸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正確的途徑是聯系具體語境和生活實際進行教學,而不是圍繞課文泛泛而談。所以當前教材體現的教學思想更為科學合理,既考慮了學科特點,又兼顧了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學習內容源于生活,促進生活經驗的汲取,符合學生主動學習的發展觀。
放眼課本的具體內容,低段各單元的說話、寫話表達訓練,總計有30次左右,除了少數幾次看圖想象結合的訓練以外,大部分都跟日常生活密切相連,以下內容以這學期筆者任教的二年級上冊教材為例,把課本中生活寫話相結合的內容列表如下。
根據以上列表可知,小學低段表達訓練必須走進學生生活,才能更好地落實寫話教學目標,提高寫話水平。
2? ? 多元選擇,豐富選題
教師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練習機會,靈活選材,緊扣實際生活中的“情緒點”,創設各類“情境”,打開學生思緒,讓學生應時應景地表述,豐富寫話內容,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積累寫話素材。
2.1家庭生活
家庭是生活的港灣,是寫話素材的重要來源。每個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經歷匯聚在一起,必定是五彩繽紛的。他們心中一定會有很多事情想說,很想與大家分享發生在家中的趣事,例如,家庭聚會、外出游玩等,還有各種家務勞動,小時候家人手把手教你學各種本領,幫你解決困難,這些每個學生都經歷過。
筆者所教的學生有部分來自農村,每當假期回來,都會向居住在城鎮的學生講述他們在假期里發生的趣事,以至于抓了幾只蚱蜢都能引來艷羨的目光。他們會在假期里參加一些勞動,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也搜集了許多可以寫話的材料,如為家人做飯、打掃房間、下地種菜等,對于種植他們尤其喜歡,家里都有一塊菜地,跟著家人從播種到收獲都參與其中,得到了許多特別的感悟,把它們描述出來,就是一次很好的說話鍛煉,生動的寫話資源。
這樣,一篇篇短小而真實的寫話練習就呈現在筆者眼前,充滿童真童趣,令人愛不釋手。
勞動是人的天性,從勞動中獲取寫話靈感是比較好的渠道。
2.2學校生活
學生在學校的生活時間很長,校園是他們最為熟悉的地方,正如草地標語牌上所寫的“一草一木皆有情”,學生對校園的角角落落充滿感情,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多讀書以外,校園的人文景觀也應該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留心觀察校園環境、各類活動,都是很好的寫話內容,寫下來親切感人,哪怕是一場久違的雪或者是一次元旦演出,看起來都是很普通的事物,在學生看來卻是那么驚喜,充滿向往。
2.2.1課堂教材為主
通過課堂教學認識自然與社會,補充親身經歷、生活經驗的不足,能夠為寫話練習注入新鮮活水。
在語文閱讀中,內容包羅萬象,要注意積累科學常識、生活經驗,同時也要學習寫作知識與方法,做好筆記,以便寫話練習時隨時提取,解決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題。
2.2.2各類活動為輔
業余愛好往往是興趣所在,也容易出成績,對于學生來說,課外各項活動則是他們開心的樂園。例如,短短的課間10分鐘是校園最為熱鬧和歡樂的時光,偌大的校園充滿歡聲笑語,為寫話提供了鮮活的資源。但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地觀察。
在一次寫話指導課上,筆者讓學生回憶了課間發生過的最有趣的事情,先用口語把它分享出來,然后寫成一段話。如“美麗的李花”的寫話練習,就是春天學生看到校園雪白的李花漫天飛舞有感而發。我們的校園根據古鎮特色設計,整體風格古樸典雅,庭院中栽有李花、柚子、銀杏、柿子、柑橘等樹木,每年三四月間,李樹花葉齊發,雪白的李樹花瓣紛紛揚揚地穿過樹枝,落到地上,仿佛給地面鋪上一層白白的地毯,人們在樹下駐足取景拍照,學生在課間看到這場景有感而發,寫成了樸實而優美的一段話。
積極參加各種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特長,學生非常愿意參加書畫比賽、運動會、演出、科技活動等,活動豐富多彩,學生動筆的機會很多,適當引導,變無意注意為有意注意,使其把自己的感悟寫下來,具有生活氣息,并且生動而有趣。筆者學校小隊假日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在市內有較大的影響,在假期里走進自然、走進社區,全員參與,無一不是寫話的鮮活教材,活動之余,用手中的筆,寫下了對生活、對祖國的熱愛。例如“紅色之旅”主題研學活動,學生在走訪了馮雪峰、陳望道等革命先輩的故居后,用稚嫩的筆寫下了自己心中的遠大志向,有的文章中間還夾雜著拼音,但其人生目標已經清楚地呈現在眼前,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如有的學生寫道:馮雪峰爺爺是一個文學家,卻參加了長征,真了不起,我也要像他一樣不怕困難,認真學習。還有的學生寫道:陳望道爺爺為了翻譯《共產黨宣言》,把墨汁當作紅糖,真是太認真了。字里行間充滿了對革命先輩的崇敬,比書本上的感悟更加深刻。小隊假日活動也得到各級部門的贊許,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2.3社會生活
走出校園,是廣闊的天地,社會生活五彩繽紛,是生動的寫話素材,熱點新聞、綜藝節目、垃圾分類、環境保護等活動滲透到了每個角落,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學生用眼觀察,勤于動手,寫下獨特的體驗。
2.4節日風俗
我國傳統節日眾多,傳統佳節氛圍濃厚,風俗獨特,具有很強的生活氣息,有必要讓學生了解節日的文化,例如春節、中秋節等,學生可以向別人轉述所見所聞,鍛煉表達能力。
2.5偶發事件
生活中的偶發事件,例如課堂趣事、同學矛盾等,親身經歷的事情往往印象深刻,令人難忘。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引導學生多多關注生活,喚醒心底的體驗,情緒產生共鳴,使寫話內容具有童真的魅力,讓學生有話說,樂于表達,讓寫話課堂歸于本真。
3? ? 讀寫結合,探索途徑
低段學生對外面世界充滿好奇,可是生活閱歷少,有想法卻表達不出來,是這一時期的普遍現象,教師要在平時教學中緊密聯系生活,多多練習,使寫話像講故事一樣自然。
3.1模仿寫話
低段學生識字量不多,仿寫是初學寫話的主要手段。可以多讓學生仿寫課文中的好詞好句。例如,在學了二年級上冊《霧在哪里》一文后,課后練習要求:讀句子,照樣子說一說,霧都把什么藏起來了?藏起來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樣的?說了之后讓他們寫下來,因為有課文作為參照,大家稍做思考,就紛紛舉手發言:霧把森林藏起來了,無論是大樹、花朵,還是小鳥,都看不見了;霧把操場藏起來了,無論是看臺、旗桿,還是足球場,都看不見了。說了以后嘗試寫下來,大家呈現的片段非常精彩,而且富有生活氣息。
3.2擴寫練習
低段孩子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只有處在具體的情境中,才有情緒體驗。《玲玲的畫》這篇課文,結尾是玲玲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那她第二天交上去之后同學們會怎么說呢?學生對故事的后續部分很感興趣,于是趁這個機會設計了一個擴寫訓練,啟發學生第二天玲玲把這張畫交上去以后同學們會有什么反應。雖然只是續寫,但在續寫中能捕捉到學生的心理活動,賦予學生寫話靈感。
《坐井觀天》也是一篇擴寫的好素材,雖然我們知道作者的結尾寫作方法具有很強的技巧性,“不信,你跳出井來看一看吧”,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但是孩子感興趣的是青蛙跳出井口會有什么感覺,這是很自然的。教師布置他們續寫結尾以后,學生迫不及待地舉手一吐為快,一篇寫話練習輕輕松松地完成,可謂水到渠成。
3.3遷移練習
教材列舉的課文數量有限,學生的生活空間卻非常廣闊,見識遠遠多于課本內容,所以要適當跳出課本這個框框,做好知識遷移,在社會生活這個大舞臺中學習語文。例如,口語交際“商量”在練習了書本上“調換值日時間”這一規定內容后,遷移到學生的生活當中,生活中需要商量的事情非常多,借書、問路等生活小事都要用到商量,商量用語的得當程度直接關系到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效果,所以上好這一課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它很好地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實用性特點。筆者在課堂上設計了幾個場景,模擬生活中的片段,其中一個是你在商場跟家人走散了,你想借別人的電話給媽媽打個電話。這個練習既鍛煉了膽量,也訓練了口才。
寫話習作其實就是對生活自然的表露,我們身邊每天會有很多事情發生,不管是親身經歷還是聽到想到的,教師引導好都可以成為寫話的素材,學生的寫話就會充實起來,不會為寫話感到煩惱。
生活化背景下的寫話指導,教師要竭盡所能調動孩子的體驗,引導其用恰當的方式表述,提起他們寫話的的興趣,為將來的寫作做好鋪墊,提高學生的寫話質量。
參考文獻:
[1]賴偉萍.小學低年段“生活化”寫話教學實踐[J].廣西教育(義務教育),2019(5):120-121.
[2]何皎.基于生活化的小學語文低段寫話教學探究[J].讀與寫,2019(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