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良
高中歷史學科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學生對課程教學內容理解不夠深刻,特別是歷史知識遠離我們的生活環境,學生會覺得歷史知識久遠,學習和記憶都比較困難。為了進一步提升歷史教學效率,就必須將這些抽象的歷史知識生活化、直觀化,借助體驗式教學法指導學生近距離體驗與感知歷史,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內化與吸收。下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及探索,談談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搜集資料,了解歷史
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不僅要讀還要看。也就是說,除了閱讀文字形式的歷史史料或記錄之外,還要豐富和拓展其他形式的載體,通過搜集多元化資料,全方位了解歷史。如歷史圖片就是歷史情景的再現,可以讓學生直觀地學歷史,獲得深刻的體驗感。比如,高一上冊第1課“鴉片戰爭的沖擊與因應”教學過程中,教材以圖文并茂的方式詳細展示了“19世紀中期的世界與中國”“兩次鴉片戰爭”“師夷長技以制夷”三部分主要內容。對此,除了教材中的一些圖片素材以外,我們還可以從網絡上選取一些歷史圖片,如“虎門銷煙遺址”“鴉片戰爭紀念館”等,這種可視化的教學素材,不僅連接了歷史的過去和現在,也讓學生獲得了直觀而深刻的體驗,加強對這段歷史的正確認知。
二、展示實物,引人深思
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教師要注重歷史實物的展示。歷史實物,是某一歷史階段發展的產物,通過對這些實實在在存在的、觸手可及的物體的觀察與研究,可以給學生創造一種深刻且珍貴的歷史學習體驗,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降低歷史學習的難度。比如,在學習“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計劃經濟建設時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現狀”主題時,教師可以搜集并展示一些該時期發行過的糧票、肉票以及布票等,或者是搜集一些當時出版的報紙或文件等,供學生傳閱與交流。通過實物的展示并結合實物的研究,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歷史,感知當時社會物資的缺乏,之后伴隨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及生產資料的逐步豐富,再到現如今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促使學生學習歷史的同時,引發深入思考,特別是為祖國逐漸發展壯大而感到自豪,自覺樹立好好學習、奮發圖強、報效祖國的偉大志向。
三、播放視頻,多元感知
圖片以及實物等史料以靜態形式呈現,主要依賴于學生的主動思考和想象等,以此更好地挖掘其背后的歷史意蘊,進而獲得學習體驗,并達到獲取知識的目標。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結合教學內容及主題,選取和制作一些視頻,比如,播放某些歷史類影視作品和歷史紀錄片等視頻選段,以此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多元化感知,把握和突出歷史發展的立體本質,講透每一個歷史事件,更好地服務學生的學習。舉例來講,在講授解放戰爭這部分內容時,可以節選《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這三部電影并播放,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三大戰役”。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結合動人心魄的驚天場面、感人至深的場景與情節等,獲得身臨其境般感受的同時,了解戰爭的真實與殘酷,始終銘記先烈精神,倍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與安定。
總體來講,高中歷史教學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教學內容量大且理解記憶難度高。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是長篇大論或者是實施“滿堂灌”,單純的理論教授不會使學生有效地理解與掌握知識。而通過實施體驗式教學法,學生的歷史學習不再是被動地聽和記,而是主動地去感知和探索,借助圖片、實物以及視頻等史料,使學生獲得身臨其境般深刻體驗的同時,加深對歷史的理解,激發歷史學習的興趣,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最終達成良好的教學成效。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創新體驗式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以指導學生快樂而高效地學習。
參考文獻:
[1]張冬冬.歷史教學:一種跨越時空的“體驗”[J].中學教學參考,2021(1):56-57.
[2]嚴發普.探究式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學周刊,2021(8):35-36.
[3]史小霞.淺析高中歷史教學中創設情境的方法[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9):73-74.
[4]鮑超.有效創設教學情境,優化高中歷史課堂教學[J].高考,2020(8):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