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夢婷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提出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地理實踐力是地理核心素養的基本活動經驗,一些學者認為地理實踐力與地理核心素養之間是一種內在的“知”與“行”的辯證關系,培養地理實踐力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地理實踐力是指人們在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地理實踐活動中應具備的能力與技能,二是人們在地理實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科學態度、精神品質和意志力。培養地理實踐力是在地理實踐活動中培養高中生的觀察能力、組織溝通能力、操作能力、繪圖能力、地理制作能力及地理技術運用能力等。研究性學習是高中必修課程,具體是指學生以現有的學科知識為基礎,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然和社會生活中選取感興趣的課題,組成合作小組進行研究,研究性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解決問題。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與培養地理實踐力的目標是一致的。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教師應充分利用研究性學習開展地理實踐活動。
在實際操作中,教學大綱和新課程標準對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只作教學“建議”,不作強制性要求。教育部和學校仍以傳統教育理念為主,不重視地理實踐課程的開發,且受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的影響,地理實踐缺乏相應的活動場所。高中課程多,地理課時緊張,再加上教師的精力、時間和經驗有限,難以組織學生大規模、高頻率地進行地理實踐活動。此外,校外實踐活動難以保障學生的安全。目前地理實踐活動課表現為內容不足、數量少、規模小、參與學生少、發展緩慢等。研究性學習是一門學生自主性極強的新課程和學習模式,學生利用周末和寒暑假時間開展課題研究。課程有嚴格的學分制,每個學生每學年參與一個課題,每課題占5學分,三年15學分,記載入“學生學習報告單”。將地理實踐活動的教學建議與研究性學習嚴格與學分制結合起來,開展關于地理學科的研究性學習,既能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又能完成學校規定課程。而且高中研究性學習可操作性強,學生參與度高,開展關于地理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地理實踐活動的缺陷。地理實踐活動的方法主要有觀察、考查、實驗、觀測、社會調查等,這些方法也是研究性學習通常采用的方法,二者在研究方法上也是相通的。
地理學科的研究性學習即地理研究性學習,是開展類似科學研究的綜合學習活動。目前高中地理實踐活動主要以地理課外活動和鄉土地理教學的形式呈現,而地理研究性學習是一種有學業課程要求的地理實踐活動,是培養高中生地理實踐力的重要途徑。將高中生的研究性學習與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結合起來需從研究性學習的整個過程進行努力。
一、確立研究課題
教師首先應轉變教學理念,明確地理教學中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并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拓展知識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和發現地理問題。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求知欲提出相關的研究課題。教師嚴格把控所選課題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及時給出建議與修改,最終確定課題,分析課題的研究目標、探究內容和活動形式,然后組織學生參與課題。
二、制訂具體的研究計劃或方案
在正式開始課題之前,一般需要先制定研究方案,主要用來說明開展課題研究的意義以及自己是否具備研究該課題的主觀和客觀條件。研究方案中最重要的內容是選擇合適的研究方法,不同課題的研究方法不同,對實踐力的培養也有所不同。新課程標準中對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是有學業要求的,指導學生運用體驗、觀察、觀測、實驗、野外考查等方式開展地理實踐學習活動;必修2要求教師注重社會調查等方法,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現實問題,提升實踐能力。以必修1和必修2為例,具體的研究方法對應的研究課題及地理實踐力的培養,見下表。
研究方案需地理指導教師詳細審核和修改后才能用于實踐活動。在實際的課外實踐活動中,教師盡可能地不要插手學生的任務,培養學生獨當一面的能力,也培養學生獨自解決困難的能力。將搜集的文字、數據、圖片、音頻、視頻資料經過初步的鑒別和篩選后,進行整理和處理。通過分析,從中揭示出研究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最終得出科學的結論。最后撰寫研究報告或者論文。
三、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評價
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評價與以往學科教學中以測驗為主的評價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更關注學習的過程和地理實踐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將所學知識加以選擇、解釋、判斷、運用,從而有所發現和創新做出的價值判斷活動。并在實踐活動中表現出較強的行動能力與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因此,地理研究性學習評價主體是我們每個研究者自己,而評價的重點內容則是自己在研究過程中的感悟、收獲和體驗。對地理指導教師來說,更重要的是將學生的研究成果反饋到課堂教學中去,這是很好的鄉土資料來源。相比于傳統的教育方式,地理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融入廣闊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并進行實踐活動,更有利于掌握和理解。
地理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掌握相應的地理知識的基礎上,主動投身到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中,積極探索地理知識和規律,既提高了地理實踐力,又增加了社會經驗。探索地理實踐活動方式和培養中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具體方法是當前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劉霞,朱志剛.發展地理實踐力提升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范式[A].江蘇省教育學會年會文集[C],2017(90).
[2]宋瑛,關克勇.基于新版課標地理實踐力的認知與培養[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8(65).
[3]把奉瑜.實踐活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研究,2018,11(127).
[4]丁生軍.地理實踐能力及其養成[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