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紅蕾
數學運算作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必備的一種運算能力,也作為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主要培養方向,是對學生抽象思維和推理邏輯等訓練的重要途徑。因此,需要教師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數學運算思維,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運算素養。數學運算指在有清晰運算對象的前提下,根據相關的運算規則,也就是套用合適的公式并成功解決數學問題,數學運算包括以下六個步驟,即明確運算對象、找出合適的運算法則、找到運算方向、選出合適的運算方式、合理安排運算程序并得出運算結果。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日常教學中,數學運算作為最基本的核心素養,對學生而言是急需掌握的數學運算形式。數學運算能幫助學生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程式化思維模式和嚴謹的學習態度,對高中數學教育教學十分重要。
一、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運算素養培養的重要意義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教育問題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密切關注,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許多教師只考慮班級的成績和每年的升學率,因此忽略了對高中生課堂教學中數學運算素養的培養。2014年,教育部曾首次提出加強數學課堂教育的六個核心素養因素,包括數學建模、數學運算、數學抽象、直觀想象、邏輯推理和數據分析。其中數學運算作為最基礎的核心素養,近年來,隨著教育的全面改革與發展,對高中生數學運算素養的培養逐漸成為高中數學教學關注的重點。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數學運算而言,并不只是簡單地記住一些運算公式和思路,還要讓學生能理解數學運算的原理,靈活運用所學的公式內容,巧妙地解決相關問題,如果只是一味地選擇套用公式,而沒有針對性分析問題的能力,則很容易使計算方式的選擇產生偏差,進一步導致運算結果錯誤或導致運算過程失誤率的增加,由此可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運算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不該是機械的“公式培訓班”,而應是教導學生打開數學運算思維的過程,教導學生掌握數學運算的技巧,發散學生的解題思維,提高學生在高中數學中的整體運算能力。
二、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運算素養培養的現狀及問題
(一)課程改革不夠完善
在深化教育改革的過程中,課程改革方面進行了多次嘗試,然而目前的初中課本對數學運算能力的關注度并不明顯,在高中課本中對數學運算素養的培養也不夠明顯,而且并沒有將初中課程中淡化的部分在高中課程中進行彌補,導致學生在數學運算方面的能力不足,在高中數學的課程教學中進行數學運算的素質培養時,學生接受難度較大,容易出現數學運算思維固化的現象,因此不利于數學運算素質的培養。
(二)學生的運算方法和思維不正確
一些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作業中用慣了計算器,導致在考試時由于運算經驗不足,常常會出現運算結果錯誤,或者運算結果正確而運算過程卻漏洞百出的狀況。此外,還有一些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時常混淆概念,對公式的性質和運用較為生疏,有的審題不清,閱讀習慣較差,所以不能正常地將公式帶入題目中,凡此種種都會影響學生的數學運算素養的培養。
(三)教師的課程互動效果不好
高考內容對高中生數學運算素養的考查增多,這也更體現出數學運算素養的重要性,如果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運算的素質培養力度不夠,學生就容易在高考中出現失誤。當然,在數學教學課程中,教師的能力和水平是數學運算素養培養的關鍵因素,任課教師要有能從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并沒有探究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沒有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學習意識,在很大程度上對數學運算素養的培養和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方面造成了阻礙。
(四)“題海戰術”的弊端
由于高中數學的運算難度不同,有時學生為了掌握一種題型,常常會自行采用“題海戰術”,通過購買大量的題集,找出相應的同種題型進行練習。然而如此刻苦的學習方式未必能取得理想的結果,因為在進行大量同類型題目的練習時,學生的思維容易向固有方向發展,在遇到相似卻又不同的類型題目時,常常會自動帶入以往的經驗,而忽略題型的千變萬化,不能靈活地應對題型的變化。
三、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運算素養問題的改進措施
(一)注重課程教學的全面性深化改革
數學作為自然科學的基礎性學科,一直在教育中占據重要地位?,F如今,對各個年級學生的教育課本來講,教學課程的內容越來越簡單化,尤其對初中而言,承擔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十分關鍵,所以在進行課程教學的改革時也應注重數學教學運算培養的分配工作,合理分配數學運算的層級,讓學生在初中階段能對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運算素養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會提升學生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接受程度,有益于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教學中對學生的數學運算素質的提高。另外,在進行高中數學運算素質培養過程中,還要注意完善教育教學體系,突出數學運算素養的重點教學內容,課程結束后還要及時就重點內容進行練習,增強學生對數學運算的印象,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
(二)注重解題習慣的良性培養
在高中題目的解題過程中,閱題、審題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馬虎”“大意”等詞匯作為疏忽的代名詞,幾乎是“逢考必出”,每次因審題不認真、粗心大意丟分的學生大有人在,很多時候遇上迷惑型的題目,學生會因題目條件的復雜關系,不能精準地找出正確的解題條件,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但要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還要帶領學生練習如何快速審題并精確地找到解題的關鍵點,提升學生的審題和解題速度,快速找到解題所需的條件并找到相關隱藏條件,盡快整理清楚各個條件之間的關系,根據題目關系的分析和轉化,選擇方便、簡潔的解題方式。其次,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也要嚴格抵制學生對計算器等的使用,鍛煉學生筆算、心算的能力。此外,學生也應仔細、認真地將所學知識進行及時梳理、歸納,將數學運算公式、運算過程、運算方法和運算規律等進行有效的復習,形成良性的學習記憶,以確保在考試過程中不至于混淆概念。
(三)制訂合理的教學方案
現如今教育體制的持續優化,高中數學課程教育面臨更多的挑戰,同時也要求數學任課教師必須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然而在數學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常由于不合理的教學方案導致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效果不佳,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尤其數學運算是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更要考慮內容設計的合理性。因此,任課教師備課時,既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突出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算素養的培養重點,又要結合教學情境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緊密結合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充分利用現代高中生的學習特點,使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主觀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抽象思維。對教學活動進行分類管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還要盡量防止學生走神和搞小動作等影響教學質量。例如,我國某地的高中數學教師在一次教學過程中采用發散性思維的方法進行教學,成功地通過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和互相激勵,進一步強化了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提升了學生的數學運算素養。
(四)鍛煉靈活的思維方式
數學一直是讓大部分學生頭痛的學科之一,一些學生始終對數學具有畏懼心理,因此,在教學還未開始前便為自己設定心理障礙,這也是影響高中數學教學中數學運算素養的培養和提升的重要因素。首先,數學課程并不是難以理解的問題,只要厘清各類公式的結構與關系就不會有難度。其次,“題海戰術”并不是提升數學成績的絕佳方法,所以應選擇適當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數學運算能力,在日常練習中要形成靈活的思維方式,同樣一道題要從不同的角度思考,鍛煉自己一題多解的能力,拓展思維并掌握數學運算的規律。任課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也要多從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出發,合理引導教學,促進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提升,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總之,對高中生而言,高中數學教學課程中數學運算素養的培養十分重要,同樣高中教育對社會人才的培養也至關重要,因此不論是教育體制改革的繼續深入,還是任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最主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的思維方式。任課教師除了在課堂教學中對課程中的數學運算進行正確的演示之外,還要努力讓學生在學習之余具有更發散的思維邏輯,引導學生通過數學的邏輯解決運算問題。學生也要積極跟隨教師課堂教學的腳步努力拓展思維,養成良好的閱讀和解題習慣,提升自身的數學運算素養和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曾瑞儀.淺析高中數學核心素養之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J].試題研究,2021,6(4):51
[2]徐勤.新時期培養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策略分析[J].科教導刊,2019,9(2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