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燕
我們梁山街道第三初級中學一直以來都把“備課”作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因為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與基礎。在學校正確領導下,我們英語組對每種課型仔細研磨,細備精講。試卷講評課也是教學中的重要課型,但長期以來一直停留在---簡單對答案---逐一講答案---學生被動改錯的老套里。為改變這種枯燥無味的低效率的課堂教學模式,我校英語組在“小組合作,四步高效”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對試卷講評課堅持探索研究,精心備課上課,及時總結反思,形成了一套操作性強,科學高效的備課方案。
試卷講評課的備課流程如下:素材搜集——首次集備——個人初備——二次集備——個性修改——教學反思
一、素材搜集
每次測試后,在學生對試題還有印象的情況下要盡快進行試卷講評。因此我們要求考試當天完成試卷批改任務,由各任課教師對自己學生試卷全批全改。在改卷過程中,教師只打“√”或“/”符號,不標明答案或做任何提示。教師要邊批改邊記錄學生試卷中出現的問題,閱卷后教師對于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匯總分析,為試卷的講評收集素材,使試卷講評具有針對性。
二、首次集備
教研組長一般在第二天就組織試卷講評的首集體備課。備課時,各教師首先對自己所教班級的學生答題情況進行分析。這樣可以讓本教研組老師們相互比較,發現差距。接下來,匯報各自在閱卷中發現的問題,并將共性問題進行匯總。然后商討在試卷講評課時要用到的授課方法。比如:哪些問題可以通過學生自主糾錯解決,哪些問題通過組內交流即可突破,哪些知識需要師生全員參與,共同質疑解惑才能解決,哪些重難點問題還需要提供必要的語法講解和補償性試題。分準備,加以強調或強化。最后,教研組長布置下一步任務:對需強調或強化的重難點知識,要提供必要的解析,并命制補償性試題。為求速度、效率以及準確性,各位老師按照不同題型分工合作,查找材料,命制補償性試題,做成PPT,轉發給每個成員。之后,要求各成員根據集體備課成果完成個人備課。
三、個人初備
(1)教師根據班內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以及各分數段人數做好統計,制作小組成績柱狀分析圖。此表方便教師表揚優秀和進步小組,鞭策和激勵后進小組,讓每個小組了解了本小組在班級所處的位置。
(2)依據我校“小組合作,四步高效”教學模式下的試卷講評課流程,結合本班實際情況,進行個人備課并制作課件。
(3)上課時要求學生查閱發下來的試卷,對畫“/”的試題再次嘗試自主糾錯。對于因馬虎或考慮不周出現的錯誤,靠自己的能力用紅色筆進行改正,對于仍有疑慮或沒法獨立解決的題目做出標記,然后依據一下步驟操作。①組內合作糾錯。由組長主持對個人糾錯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和沒有把握的問題提到組內,合作交流解決。小組成員提出問題,共同參與解決。如此,逐一解決。②各組代表質疑,師生共同解惑。通過自主糾錯和組內合作糾錯之后,小組內仍不能解決的問題,由小組代表提交課堂,組組互助,師生交流,共同解決。③重難點的補充與強化。試卷中,會有些重、難點問題。學生如果沒有提到,教師本人應依據課標的5級要求,若認為該知識點有必要強調或強化,教師當講必講。教師可利用多種教學手段比如超鏈接進行呈現,也可以指定學生說出思路、方法和解決問題所用到的知識。④命制補償性試題。針對學生考試中暴露出的共性問題,進行分析匯總,在此過程中教研組教師分工合作,整理不同類型的共性錯題,分工查找材料,根據重難點知識命制補償性試題。
四、二次集備
在個人充分備課的基礎上,為了教研組成員間相互取長補短,查漏補缺,組長組織試卷講評課的第二次集體備課。本次集體備課,組長指定2—3個中心發言人,憑借自己的課件闡述課堂預設,其他成員積極發言,提出建議或意見。最后通過辯論形成具有群體智慧的共享教案——集體教案。
五、個性修改(個人再次備課)
集體教案形成后,因為各班學情不同,學生特點也不一致,所以教師應對集體備課內容做深入推敲、斟酌,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形成有自己個性特色的個人教案,達到個性與共性的完美結合。
六、教學反思
試卷講評課結束后,教研組要對教師在學生自主糾錯、組內合作糾錯和師生質疑解惑方面,是否關注學生語言知識的復習鞏固、語言運用能力、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合作精神的培養,是否較好的達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等方面進行深入討論,對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啟發、靈感、收獲與不足進行反思交流,總結經驗教訓,揚長避短,讓本次測試真正成為學生進步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