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冬梅
在學生在第一次接觸到一個新形式的文章的時候,“入門”很關鍵,也就是說在剛開始學習文言文的時候,教師們就要帶領學生走進文言文學習的大門,如果他們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就學進去了,那么他們之后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得它是簡單的沒有那么困難;反之,如果學生們在剛開始的時候就沒有感受到文言文學習的魅力的話,他們就會覺得學習文言文是痛苦的,那么他們之后就很
難學會文言文了。所以,在學習文言文之初,教師們就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設計課堂,帶領學生們走進文言文的世界。對此,筆者做了一下探究。
一、通過激發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這句話永遠都不會過時,當學生們對文言文感興趣的時候,他們就會去積極主動地探索文言文的世界,這樣他們就會覺得文言文是有趣的,這對于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反之,當學生們對文言文的學習是不感興趣的,甚至說是厭惡的,那么他們之后在進行文言文的學習的時候,他們就是排斥的,也就更不要說學好文言文了。所以教師一定要注意激發學生們對文言文學習的積極性。[1]比如,在講《陋室銘》一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們介紹一下劉禹錫在創作《陋室銘》的時候當時的背景。劉禹錫因在任監察御史期間,曾經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官宦和藩鎮割據勢力。在革新失敗之后被貶,他當時因為與知縣不和,被知縣逼著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寫下了這一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先給學生們介紹了劉禹錫的創作背景,他們就會對劉禹錫產生好奇,會對《陋室銘》這篇文章產生好奇,他們就會想知道這篇文言文的高雅之處在哪。他們就會對它產生興趣,就會盡力去讀懂這篇文章。而且這篇文章句子都比較簡短,文章的篇幅也很短,學生們在讀起來就不會覺得很枯燥無味。所以教師要注意在學習一篇新的文言文之前,想方設法地激起學生們對它的興趣,這樣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過引入多媒體教學進行文言文教學
隨著課程的發展,多媒體已經被大多數教師引入了課堂。文言文的創作時代離我們現在所生活的時代距離很遙遠,而且文言文又很乏味難懂,所以學生們就很難去理解文言文所要表達的意思,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這一媒介,來拉近學生們與文言文的距離,幫助學生們去更好地理解文言文。比如,在講《愛蓮說》的時候,教師們就可以去制作一個 PPT,在 PPT 中,教師們可以插入一些圖片,甚至插入一些音頻,老幫助學生們進入到文言文的學習之中。比如就可以播放周杰倫的《青花瓷》這一首歌,這首歌寫的就很古風,而且學生們都會比較喜歡周杰倫的歌,通過他們所熟悉的東西來幫助他們更好的進入古代的世界之中。對于 PPT 的制作,教師們一定要注意每張幻燈片的字不能太多,可以一句或兩句為一張,這張 PPT 要包含原文翻譯,還有重點字詞的翻譯。這樣學生們看起來就不會覺得它是冗長的。所以,教師們在要制作 PPT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符合學生們的興趣,甚至還要符合學生們的審美,在其中加入一些即使學生們感興趣的,又由與文言文相關的東西,這樣學生們在學文言文期間就不會感到那么費勁,也不會覺得文言文離自己很遙遠了。
三、通過及時的歸納文言文的重點進行文言文教學
文言文會涉及到很多的知識點,教師們一定要注意及時地帶領學生們進行總結,這樣既是對于舊知識的復習,又能幫助學生在他們腦中形成塊狀知識,讓知識點不是那么地零散,而是成系統的。這樣對于他們文言文的學習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2]比如,在講了一段時間的文言文之后,文言文中同一個字在不同的地方就可能會充當不同的作用,會有不同的意思,所以教師可以總結一下在之前學習過的文言文中所出現的字的意思。例如:“之”的意思,可以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狀態;可以做結構助詞,相當于“的”;代詞,代指前文所指的事物;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像這樣給學生進行總結,在羅列出它的意思之后,后面可以跟一個例子,這樣會更有助于學生們的理解。在幫學生們做了這樣的總結之后,他們在之后做題的時候,遇到一個字,他的腦子里就會出現這個字的所有意思,會有助于他們去理解一篇新的文言文。教師們一定要注意合理的去設計自己的語文課堂,去積極地進行課堂的改革,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有趣,讓枯燥無味的文言文變得有趣,來幫助學生們更好地接受新的文言文知識。但是教師一定要注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帶領學生們一起去翻譯文言文,教會他們翻譯,而不是直接給學生翻譯。
參考文獻:
[1] 余 金 紅 . 初 中 語 文 文 言 文 教 學 [J]. 新 作 文( 教研),2018:6.
[2] 唐永增 . 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 [J]. 東西南北:教育,2019: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