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峰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培養網絡技術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同時它又是計算機專業對口高考的必考科目,但從平時教學過程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同學對這門課程有一種恐懼心理,感覺這門課程不好學,操作內容多,知識點抽象,概念難理解、難記憶。如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就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對這門課的教學有了一點粗淺的認識,現總結如下: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是學生學習的強化劑,它決定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決定著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如何引發學生興趣呢?我先是通過網絡查找一些關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就業前景,講給學生聽,強調《計算機網絡技術》這門課程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重要作用,調動學生學習這門課的積極性,通過身邊的實例,如我們學校的網絡、銀行系統、公安系統以及網吧的網絡等,說明網絡管理的重要性及網絡管理的可行性,讓學生感受到:網絡管理這么重要,我們身邊的人都可以做到,我們也一樣能做到。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動力。同時我們還通過開展技能競賽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開展網線制作比賽、對等網組建比賽等。通過競賽激發學生的斗志,讓學生積極向上,克服困難,在短時間內取得較大進步。
二、讓學生多動手實踐,加深印象
學以致用,永遠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因此,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操作機會,讓學生在這門課的學習中有更多的實踐。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證明,聽和看雖然可以幫助學生獲得一定的信息和知識,但遠遠不如動手操作給人的印象那樣深刻,不如動手操作掌握得那樣牢固。在教學中一定要加大實踐力度,多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從而既減少了學習中的困難,又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對基本操作的認知。
三、及時了解學習結果,避免盲目學習
學習成果的及時反饋能激發學習積極性,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結果,包括每節課內容的掌握情況(比如當堂練習)、作業的正誤、成績的好壞(比如章節測試),都具有很大的激勵作用,使學生的學習有了目標,知道對在哪里,錯在哪里,避免盲目。通過結果,使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求知的欲望得到了滿足,從而使學習的態度和手段得到強化,激起進一步學好的愿望;看到自己的缺點,會激起上進心,樹立克服缺點的決心,繼續前進。
四、合理運用記憶規律
人的記憶是有規律可循的,如果學生能夠合理地運用記憶規律,并能恰當運用,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要積極思考,力求理解。這門課中有許多概念非常抽象,直接去背效果肯定不好,那么就要多用腦子去想,多琢磨,爭取先理解,后背誦。
(2)重點記憶法。學習的內容并不一定要求全部記住,只要記住重點都可以了。這樣就能把書本越讀越薄,越讀越精。
(3)過度學習法。當對知識點的記憶達到能夠勉強背誦的程度時,趁熱打鐵再學習幾遍,例如背一個基本概念要5遍可以基本背下來,如果再增加兩遍,則效果更好。
(4)利用最佳的記憶時間。一般來說,早晨和臨睡前是記憶效果最好的時間,因為這兩個時間排除了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的影響,識記難記的知識點效果要好很多。
五、采用多種學習手段,鞏固學習效果
讓多種感官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不僅要眼看、耳聽,還要口讀、手寫。手寫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一是學生自己獨自背寫,還可以互相聽寫,有些知識點需要畫圖,這就更需要動手,而不能只是簡單地看。這門課知識點多而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學著后一章,忘了前一章。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每學完一章內容,讓學生通過自己總結的方式畫出本章的知識結構圖,比如這一章包含幾節,每節的標題是什么,每節里面又包含哪些知識點,這些知識點之間又有什么聯系。通過分析總結,對知識進行再次回籠,學生對這一章知識就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理清了思路,學過的知識就不易忘掉。當整本書學完的時候,再對整本書的知識進行類似的處理。這樣,整本教材的內容就在學生的大腦中扎下根來,拔也拔不掉。
任何一門課的教學過程都充滿著艱辛,也充滿著喜悅,因為在滴滴晶瑩的汗水中我們看到了如金子般閃光的東西,那就是一點成功,一點失敗,一點經驗,一點教訓。正是它,推動著學生的成長,推動著教師的發展,推動著教育巨輪滾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