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顯紅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國家教育“雙減”政策的實施,初中英語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英語教學也要回歸學校,回歸課堂。然而英語本身作為一門語言類的課程就應該以貼近生活為主,進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提升學生對于英語的應用能力,以此達到學習英語的目的。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互聯網技術滿足以上的要求。在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當中,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的融合是不夠的,影響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升,也影響了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本文筆者結合自己英語教學實踐,淺析和探討了信息互聯網技術與初中英語教學的融合策略。
一、創造教學環境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首先來說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生由于缺乏相應語言學習環境,在進行英語學習時經常會感覺到厭倦。單詞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很多學生認為學習和背誦單詞比較枯燥,因此在進行單詞學習時表現得比較被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互聯網技術為學生構建相應學習情境,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一種親切感,進而使整體學習更加流暢。在講授單詞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引入相應影視劇作品的內容,讓學生在相應情境中進行記憶,進而對單詞學習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和更深刻的印象。
其次,英語是一種語言交流手段。在大多數情況下,語言交流是在某些情況下發生的,這意味著學習英語應針對特定情況。如果英語學習與特定情況分開,學習困難將大大增加。但是傳統的教學方式呆板,乏味。缺乏適當的教學環境,不利于非母語學生學習英語。通過引入信息互聯網技術,教師可以創建豐富多彩且有趣的英語文章,單詞等。基于信息互聯網技術的教學環境,要考慮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是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交流環境,以便他們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英語語言技能,從而發展良好的英語語言技能。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互聯網技術對學生實施口語訓練。口語一直是我國學生學習中的弱項,信息互聯網能夠為學生提供口語表達環境。教師可以利用信息互聯網技術為學生組織口語訓練內容,學生在進行訓練時,互聯網程序能夠將學生存在的問題直接標記出來,并為學生示范正確的表達方式,幫助學生提升口語表達能力。同時,教學情況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并使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快速,積極地學習。
二、用信息互聯網技術優化英語課堂教學過程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每節課都有新內容,但學生主要通過閱讀和對話來學習,任務艱巨,方法無聊,借助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學生的學習氛圍得以放松很多,特別是英語單詞的學習。英語單詞作為英語的基礎,單詞的記憶在初中英語的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像在漢語學習中生字詞的學習。利用信息互聯網技術講授單詞,形象具體。背誦單詞在英語的學習中比較枯燥,而且學生在背誦的過程中會出現剛背會的單詞一會兒就忘記了的現象。這就讓學生感覺無論怎么背誦最后還是不會,學生就會失去信心,失去了背誦單詞的主動性。因此背誦單詞是需要正確的方法的。教師作為學生學習英語的引導者應該向學生傳授一些背誦單詞的好方法,例如,圖像法、詞根法等。在教學中學習新單詞時,可以使用對象,圖像和動畫來激發學生的大腦;可以在各種場景,如購物場景中練習對話;可以在各種商店中廣播、錄像帶、有超市、書店、雜貨店等,使學生可以在各種場合進行對話;還可以播放特定的對話場景,以便學生可以體驗語言應用的真實過程。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感染學生并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而且可以向學生靈活地介紹課程,以便學生可以融入學習環境中,同時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影響學生的思想,以及以后的課程內容自然會滲入學生的思想,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
三、用信息互聯網技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十分重要的。通過課前自主預習可以知道這一節課的講課重點是什么,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等。課后自主復習,可以鞏固并拓展課堂所學知識。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會使用灌輸式的授課方式,學生在接受知識時比較被動。在目前發達的信息互聯網背景下,教師要發揮引導者作用,引導學生主動習得英語知識,讓學生在學習中可以自覺利用互聯網主動獲取知識,自主查找資料和資源,并且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及時向教師請教。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學的時間通過信息互聯網技術向學生展示。無論是圖片還是視頻的形式,相比于文字或者口頭表達都更加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相比于傳統的課前導學,通過信息互聯網技術的方式更加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學生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率的有效途徑,教學的方式也完全符合新課標的教學要求。課后引導學生利用信息互聯網自主查找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內容,加深理解和鞏固。學生可以通過社交軟件和教師展開交流溝通,進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四、利用信息互聯網加強師生互動
在國家“雙減”政策落地的背景下,教學又重新回歸課堂。學校強調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重視教學中教師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應積極轉變原本課堂教學中的枯燥氛圍,使整體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利用互聯網資源和多媒體手段,實現教學方式多樣化。例如,教師和學生可以進行角色互換,學生在課堂上可以扮演教師角色,對課堂講授內容進行設計,并且將其錄制成小視頻。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并且明確學生在小組中的分工,共同完成課件內容。教師還可以將學生錄制的視頻內容展示出來,多個小組之間進行評比。在評比過程中,教師要指出學生視頻中的優缺點。在此過程中,師生之間互動得到了加強,學生也能改進自身的問題,進而不斷優化學習效果。同時,增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情感上的交流,改掉了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古板的教與學和缺乏交流互動的傳統習慣。
總結:使用現代信息互聯網技術進行初中英語教學時,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初中英語教學的質量,并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和適用性。在此基礎上,使用現代信息互聯網技術時,教師選擇的材料必須與學生的真實生活相對應。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還能讓學生恢復到課堂的主體地位,也讓教學回歸學校回歸課堂。并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調動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