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赫
9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有關在俄進行部分動員的法令。普京在全國電視講話中表示,此決定完全與俄目前面臨的威脅相適應。俄國防部長紹伊古隨后稱,進行部分動員期間將征召30萬預備役人員,目的是控制俄羅斯與烏克蘭軍隊1000公里的接觸線和在烏“已解放領土”。他還說,俄擁有巨大的可動員資源,服役過并擁有戰斗經驗的人有近2500萬。部分動員令的推出引發國際輿論高度關注,對烏克蘭的戰局的影響也將是至關重要的。在此,有必要對俄羅斯的兵役制度加以簡要了解。
俄聯邦憲法第59條規定,保衛祖國是俄聯邦公民的責任和義務,俄聯邦公民依照法律服兵役。1993年2月,俄時任總統葉利欽簽署了《俄羅斯聯邦兵役義務與服役法》,確立了義務兵役制與合同兵役制相結合的混合兵役制度。1998年3月,俄頒布新版《兵役義務與服役法》,共設九章65節。此后,根據實際情況,俄每年都對該法進行修訂,迄今已有50多項修正案。按照俄法律規定,義務兵役制是指凡年齡在18~27歲之間的俄男性公民,必須承擔服兵役的義務,服役期限為24個月,具有高等學歷者為12個月。隨著征兵形勢的變化,服役期限也會不斷調整。2012年2月普京總統宣布,“在和平時期,俄武裝部隊的服役期為12個月”,這一規定延續至今。法律規定,俄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10月1日至12月31日兩次征召義務兵。
合同兵役人員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首次服合同兵役者。法律規定,符合具體軍事專業要求的18歲至40歲的公民,可簽訂服役合同書。申請任士兵、軍士職務者簽訂三年合同書;申請任準尉職務者簽訂五年合同書;申請任軍官職務者簽訂五年合同書。二是現役義務兵服合同兵役者。法律規定,服役不少于12個月的現役義務兵可申請服合同兵役。三是再次簽署服役合同者。人員范圍包括:在俄聯邦境內服過合同兵役的公民,正在服合同兵役的公民,從俄聯邦執行權力機關調入國防部服役的軍人,根據俄有關國際條約從其他國家轉入俄國防部服役的軍人,等等。此類服役合同的期限可為三年、五年或十年。四是超齡服役合同簽署者。超過最高服役年齡的軍人可簽訂超齡服役合同,期限分別為一年、三年和五年,但累計有效期限不得超過十年。此類超期服役的軍人年齡不得超過65歲。五是短期簽署服役合同者。編入預備役并表示愿在緊急狀態時期(自然災害等)按合同服役的俄公民可簽訂為期六個月至一年的短期服役合同。六是軍校服役合同簽署者。軍事院校的學員、研究生簽訂在校學習期間和畢業后服役五年的服役合同書。
《兵役義務與服役法》規定,預備役主要由下列人員組成:退出現役轉入預備役的公民,在地方高等院校的軍事教研室按預備役軍官訓練大綱受過訓練的公民,因免征而未服過兵役的公民,因享有緩征權未服過兵役、年滿27歲的公民,因其他原因未服兵役的公民,擁有軍事專業的女性公民,等等。紹伊古所稱2500萬具有戰斗經驗的人員正是按此規定估算出來的。另有數據顯示,最近五年里,預備役中約有200萬人在俄武裝力量中服過役。
俄兵役與服役制度有著明顯的職業化傾向?,F代軍事裝備使用門檻高,合同兵服役時間較長,訓練充分,很多人擁有實戰經驗,是俄保障戰斗力的中堅。因此,俄雖然施行義務兵役制與合同兵役制相結合的制度,但經過多年建設,合同制軍人在俄武裝力量中占比已大大超過義務兵。截至2020年,俄義務兵人數已經縮減至14.5萬人,僅占全軍總人數的14.3%。

2022年9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進行部分軍事動員。圖為9月26日的俄羅斯羅斯托夫州巴泰斯克征兵點。
保有一支數量足夠多且均衡發展的強大武裝力量是俄兵役制度的基本出發點。2017年11月17日生效的總統令規定,俄武裝力量編制人數為190.2萬人,其中101.3萬是現役軍人,另外88.9萬人則分布在內務部部隊、國家近衛軍、邊防軍、鐵道軍、聯邦通信和情報信息部隊等準軍事部門。在百萬正規軍中,陸軍有40萬人,空軍15萬人,海軍15萬人,空天軍12萬人,空降軍3.5萬人,其他種類的軍事單位14.5萬人。俄軍隊總規模排在中國、美國之后,位居世界第三。
俄兵役與服役制度緊跟實際,全力保障俄國家軍事需要。今年2月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隨著軍事人員需求的加大,俄對兵役與服役制度不斷進行調整。5月25日,俄聯邦委員會緊急批準了《兵役義務與服役法》第34條修正案,取消了俄公民和外國公民與俄軍方簽署首個兵役合同的年齡上限。俄媒測算,此舉將保證多達50萬至60萬年齡在40至65歲且多有相關軍事經驗的男性符合募集條件。8月25日,普京總統簽署法令,將俄武裝力量的編制人數增加13.7萬人,使現役軍人達到115萬人左右,增幅接近10%。此次又征召30萬預備役軍人,展現了俄現行兵役體制的彈性空間和動員能力。
俄羅斯的兵役制度也表現出不足之處的一面。結合當前具體的戰事情況至少可以看出兩點:其一,俄義務兵與合同兵兵力失衡。雖然追求軍事專業水平是必然之舉,但義務兵才是一國兵源的基石,也是合同兵選材的土壤。其二,社會全要素動員能力有待提升。大眾層面的心理鋪墊沒有做好,導致俄現在的局部動員面臨著抗議和抵制,一旦戰事不利,需進一步加大動員時,局面恐更加被動。這兩者都暴露出俄兵役機制的預判能力和周密性尚存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