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霞
“我是誰?”“我將來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當步入高中階段的你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時,說明你已經開啟了“自我探索”的旅程——一個在青少年期必經的階段,一個對于青少年而言非常重要的任務。
和認識外在世界一樣,認識自我也需要不斷探索。當然,這個過程中常常會伴隨各種阻力:對未來感到迷茫,對自己感到失望,情緒不穩定容易產生不滿,因為各種叛逆行為被責怪不聽話,等等。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對自己未來各種可能性的積極探索,只有通過不斷的嘗試、選擇、評價和反思,我們才有機會形成對自己穩定的、客觀的看法,建立起內在較高的心理安全感和更好的社會適應能力。
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中,我們會通過觀察周圍的社會角色,來幫助自己確定答案、尋找定位。這個社會角色可能是家長老師,可能是榜樣偶像,可能是同學伙伴。對于高中生而言,同伴關系尤其是較為親密的友誼關系,對于確立自己的理想,整合自我的價值觀念,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文中的“我”在初中不諳世事,高中卻開始囂張跋扈,這正是自我探索開始的標志?!拔摇痹谟鲆姟八敝?,“莫名燃起一股動力”,成績進步,當了班長,變成了別人眼里規規矩矩的好學生,也逐漸找到方向走出泥淖。也許,那個不斷探索的“自己”,對于“她”來說,同樣是人生這段旅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份美好。如白天鵝一般的“她”和學業日益順利的“我”,在成長的路上互相陪伴,促進著彼此的自我探索。
感謝“她”,也要感謝自己!遇見“她”,也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