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趙奕桐、周雨寧因受到偏見造成一系列誤會,當她們敞開心扉直面偏見后,終于打破偏見,與自己和解。
女主a:趙奕桐
女主b:周雨寧
同學a、b、c、d
替身①、②
跟班①、②、③、④
靳秀霞,心理學碩士,注冊心理師(X-21-541),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證書編號:0930000008200025), 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專職心理教師,從事心理咨詢16年,主持立項自治區級、市級課題十余次,科研工作及論文獲國家級、省級一、二等獎。
格言:生命本身是一個體驗的過程,我愿與你同行,走進真實的自己。
寄語:我愿陪著你,穿過黑暗,擁抱光明。
背景:高二初始,分班情況
旁白:盛夏的余熱仍在9月肆意,樹木蔥郁。此時正值清晨,同學們正陸陸續續進入校園,查看新的分班情況。高二伊始,他們又會和新同學擦出什么樣的火花呢?
(四個同學邊走邊說,停留在場中央)
同學a:你們分班考試考得怎么樣啊?
同學c:一般吧,好緊張,我們快去看看分班表吧!
(走到場中央,看分班表兩秒)
同學a:趙奕桐?沒記錯的話,她好像是個藝術生吧?
同學b:我也有這個印象,我好像在畫室見過她,她應該是個美術生。
同學c:可是,你們看,她居然考進了優班?
同學d:她?!藝術生?!也能考進優班?!
同學c:哎,我和她分到了一個班欸。她這個人怎么樣,你們知道嗎,好相處嗎?
同學b:誰知道呢?藝術生(停頓),藝術生長得應該挺漂亮的吧,就是不知道性格怎么樣。
同學d:藝術生,藝術生脾氣肯定不怎么樣。家里都很有錢,父母又寵著慣著,多半有公主病,你還是少招惹她們吧。
同學b:哎,走吧走吧,去新班級。
(abcd下場,女主a與四人擦肩而過)
(路過時abcd往女主a身上貼便利貼)
(便利貼上面寫著大家對藝術生的偏見)
(女主看一眼分班表后轉頭,走在臺中央前面,3個替身戴著“趙奕桐”的面具走上臺,站在對應的背景前,做出自己的動作。)
女主a:如你們所見,我就是他們剛才議論的美術生,趙奕桐。自從學藝術以來,我,以及我身邊的藝術生們就已在明里暗里受過這樣的偏見無數次。可我們,真的如此嗎?
(替身①努力學習狀)
女主a:這一路走來,我受過不少質疑。他們說我一定學習差,我便挑燈夜戰,加倍努力,把因為專業缺的課及時補回來。
(替身①努力畫畫狀)
女主a:他們說我對專業課肯定也漫不經心。然而因為熱愛,因為夢想,我愿意勤奮,即使被夸贊有天賦,我仍不忘多加練習,常在畫室熬夜到天明。
(女主a開始摘身上的標簽)
女主a:他們說我一定是大小姐脾氣,看不起同學。可是我與人為善,團結同學,何來高高在上一說?
(替身②蹲下抱頭)
女主a:當然,我也會有迷茫的時候,因為偏見,因為雜言雜語,我曾很長時間陷入自卑中。在沒日沒夜的努力中,我看不見希望,黑暗中沒有光亮,只有從四面八方傳來的議論、詆毀——
背景音——
她這么努力還考不好,果然藝術生就是不行!
也沒見她專業上拿獎,怕不是一直在假裝努力吧!唉,藝術生……
她一直假惺惺的,裝得跟誰關系都很好一樣。
女主a:我逃不出偏見的包圍,我被定義,被禁錮,好像不再成為自己,逐漸變成了他們口中的“藝術生”。我焦慮,我自卑,我痛哭,我在泥淖中掙扎……
(替身接過獎杯,喜悅狀)
女主a:但幸好,我沒有放棄努力,努力也沒有辜負我。在徘徊往復與不知所措中,我拿到了人生第一個金獎。那沉甸甸的獎杯好似人生天秤中的砝碼,當它真的出現在我的生命中時,帶來的喜悅與成就感便重過了那些不安的情緒,重過了風言風語,由此,我更堅信努力的意義,也更堅定了自己掌握人生的信念,不背任何偏見的枷鎖,不困于被定義的牢籠。
背景:女主b眾星捧月+女主b心理變化
(跟班簇擁著女主b走到場中央)
跟班①:周雨寧,聽說你又拿了一等獎!
跟班②:雨寧你真厲害啊,又漂亮又有天賦。
跟班③:是啊是啊,家庭條件還這么好,我好羨慕你啊!
女主b:這種小獎隨便畫畫就能拿到手軟,你想要?那就送你好了。
(女主a進場,跟班①看見后拉著女主b走到舞臺右邊,眾人跟隨)
跟班①:雨寧,最近那個比賽你會參加嗎?
女主b:當然會啊!放心好了,就等著我把金獎拿回來吧!
跟班①:可是,你聽說了嗎,趙奕桐也要參加,好像是個很有力的競爭對手。
跟班②:只不過是學習好點兒,考進了優班而已,有什么好害怕的?
跟班③(朝著女主a的方向轉頭,此時女主a戴上耳機,開始練習畫畫):就是就是,她不就在那兒嗎?這么一看,也沒什么出眾的。
跟班④:對啊,長得也很一般,也不會社交,整天就在那兒畫畫畫的,呆板死了,哪里比得上我們雨寧優秀。我看啊,比賽中雨寧肯定會把她壓下去的。
女主b(驕傲狀):感謝信任,那就走著瞧吧!
旁白:面對趙奕桐的努力,周雨寧不以為然。在她眼中,趙奕桐再怎么努力也不過是拿銀獎。金獎,必定是她的,也只能是她的——她自命不凡,又怎么會看得起所謂平平無奇的趙奕桐呢?
旁白:經過多輪比賽后,趙奕桐和周雨寧同時站在了決賽舞臺,開始最后的比拼。那么,金獎最終會花落誰家呢?
(女主a、b進場,開始畫畫狀)
老師:這里是“風荷杯”美術比賽決賽現場,本次決賽的主題是風。可以看見兩位選手已經開始作畫。右邊的選手名叫趙奕桐,是一路殺進決賽的黑馬;而左邊的選手則是各大美術比賽的常勝將軍周雨寧。讓我們一起期待她們的畫作吧!
(女主a、b起身,展示畫作,老師開始評選。a淡然等待,b昂首挺胸)
老師:經過多方評選,我宣布,第二十一屆“風荷杯”美術比賽金獎的獲得者是——趙奕桐!
(女主a坦然接過獎杯,女主b不可置信的驚訝狀)
評委:可以看見趙同學的功底很扎實,對色彩構圖等方面也極有天賦,下筆利落,畫面干凈,小小年紀能畫成這樣,前途不可限量啊!
女主b(不甘心狀):老師!我還是想知道你們的評審標準!
評委:關于畫的技術含金量,我想上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那么關于這幅畫的內涵,還是請趙同學自己闡述一下吧。
女主a:這幅畫,我給它取名為《不被定義的風》。
旁白:雖然a只有寥寥一句,可在場伯樂眾多,都明白了a的意思,b也不例外,她似乎意識到了a絕不是平庸之人,然而不甘心還是占據了上、促使她萌發了一些不好的內心想法。
(畫面轉個背景,跟班①、②出場。老師、評委、女主a下場)
跟班①:雨寧……你還好嗎?
女主b:哼,有什么不好的,趙奕桐這次不過是運氣好點兒罷了,有什么實力!
跟班②:雨寧別生氣啦,你說得對,她不過是運氣好了點兒,實力還是比不過你的。
女主b:可金獎還是被她拿走了,真討厭啊!
旁白:自從比賽過后,畫室老師就開始更多地注意并培養趙奕桐,并將那幅獲獎作品裝裱好掛在了畫室中。周雨寧面對越來越多的忽視,愈加不甘心起來,處處針對趙奕桐。眾人見此風向,不敢多言,但為自保,也與趙奕桐拉開了距離。時間漸長,趙奕桐竟成了“獨行者”。
(女主b臉色陰沉地走進畫室,將椅子向后猛地一拉,沒想到撞在了畫上,畫框和玻璃應聲而碎,眾人湊過來圍觀。)
同學①:是趙奕桐的畫……
同學②:這么針對人家,太過分了吧……
同學③:還說她是藝術生中的女神呢,真沒想到能做出這種事……
(女主b并非故意,開始不知所措,然而聽著眾人竊竊私語,她心中又充滿了不好的情緒)
(女主a上場,進入中心視線,女主a看著摔碎的畫沉默。)
同學④:趙奕桐來了……
女主b:抱歉,我不是故意的……
女主a:嗯。(蹲下去收拾畫)
女主 b(咬唇,欲言又止):你……
(女主a不理睬)
女主b(提高聲音):趙奕桐!
(女主a仍不理睬)
女主b(突然歇斯底里):趙奕桐!你裝什么風輕云淡!為什么這樣一張臉!我不甘心!憑什么你拿了金獎!憑什么你能對別人的眼光毫不在意!憑什么你就是趙奕桐,而我只能是那個藝術生啊!你告訴我憑什么!憑什么,憑什么……(聲音漸弱,帶哽咽)
女主a(站起身,拍拍女主b的肩膀):周雨寧,冷靜下來。
(女主b淚眼婆娑,顫抖地與女主a對視)
女主a(握住女主b的手):我是我,你也只是你自己。周雨寧,“風荷杯”不過是你我棋逢對手,終有成敗之分,然而落敗并不可恥,你很有天賦,只要努力,前途也是一樣的光明璀璨。至于這幅畫,即使摔碎,我也不在意,想知道為什么嗎?
女主b:為……為什么?
女主a:因為它是風,它屬于無形屬于不被定義,天生不該被畫框所束縛,它應該掙脫枷鎖,去尋找自己的方向。(微笑,等待女主b勇敢與自己對視)
(女主b回握女主a的手,兩人相視而笑)
(女主a坐在桌前寫信狀。背景音響起)
致雨寧:
別來良久,甚以為懷,近況如何?念念。
昨晚做了個冗長的夢,夢中心情如檐下遲遲未落的雨,如枝上將化未化的雪,如煙火聚于天空,即將綻開的夜。提筆思忖良久,還是落筆給你寫了信。4月的春涼得像從融雪中撈起的冬,淅瀝的雨在江水中滾了一道,涌出新枝吐綠般惹眼地跳動——春天,悄無聲息地到來了。我常想去開滿鮮花的巷口走走,總覺得那樣才是心中的槐序時節。可現在,似乎與我們17歲時遙想的未來有些不同。粼粼碎星,淡淡晚風,暮色里的昏黃云海,空氣中泛著的花香幽幽。夢中數次,我們于此處相遇,似又回到了校園光景。
我們都曾是青澀的橘枳,曾迷茫彷徨,又不甘被輕視。你眼中的我,或許永遠堅定,不曾迷失方向。但我也曾面對偏見深感自卑和不安,在漫漫又長長的黑夜中踽踽獨行,孑孓一身,只帶努力上陣,幸好努力不會辜負每一個熾熱真誠的靈魂。在看見光亮的那一刻,不被定義的風有了方向。心中的風常伴于我身側,如影隨形。它帶來的堅定氣息讓我驚覺,黑夜不止孤身探險,還有晚風繞轉。卷起偏見與自卑,拋向遠方,換回我們自己,藏進每一個執著的夢想,清冷的月色也漸成纏綿繾綣。
祝你仍是干凈透徹的風,不拘泥于彼岸的形狀,但永遠有堅定的方向。
你的奕桐
寫于2022.05.20,一個思念你的雨夜
(音樂響起,女主a、b走向臺前)
(全部演員從兩側依次上臺)
(兩人手持“偏見被定義”的紙,用力撕掉)
(劇終)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