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鶴
摘 要:近年來,為了全面實施預算管理,黨中央、國務院及各地方政府依次采取了政策導向,加強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的實施舉措。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作為“四本預算”其中之一,是我國完善建立全面的預算體系的主要構成部分,但較之“四本預算”當中其他三項: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既存在一定聯系,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當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及績效評價管理方面仍然存在有待解決的實踐不足,其中涉及績效評價和評價結構等方面管理不夠完善,有待進一步改革提升。因此,國有企業作為國有資本的主要經營主體,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評價構架,加強對預算管理的實時控制,完善績效評價體系,從而為實現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的提升起到有效的推進作用。本文通過從國企實現全面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的意義入手,進一步研究國有企業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的現實不足,從而探索完善國企資本經營預算績效評價結構體系的對策,希望為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績效管理提供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預算;績效評價
引言:根據黨中央及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導,提升國家對預算體系的控制及約束能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是全面實施績效管理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為此,國家及各級地方政府不僅始終采取有效政策措施,希望通過完善國有資本提升經營預算績效管理。但是國有企業資本經營預算績效管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問題,仍然在實現有效預算績效分析管理過程中存在有待改革的困境缺陷。創新改革國有企業中預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是當前國有企業急需尋找的經營管理方向,也是實現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工作的整體工作目標,更是國有企業為推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及國家全面實施預算管理發展規劃所應該執行的具體經營管理工作內容。
一、國有企業實施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的重要意義
1.提升國有企業管理控制手段
預算管理能夠促進國有企業在建立經營管理前期,充分考慮經營過程中將各方面資源有效分配,再通過經營后期的績效評價手段對經營運轉過程中的具體情況進行評價總結,從而提升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保障國有資源得到有效使用。借助在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中全面實施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有機結合,能夠完善國有企業內部資金運營能力和對風險控制水平,進而增強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效益的提升,促進國有資源得到妥善運營使用。
2.推動國內經濟布局,使國有企業為稅收收入做貢獻
國有企業整體資產是國有資源的重要載體,將國有資源有效的經營管理,能夠為國家的公共效益做出必要貢獻,同時國有企業的良性經營能夠促進市場經濟發展,推動國內經濟布局提升。不僅如此,通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將國有企業資金經營進行良好的經營運轉,還能為增進收稅收入,為國有資本的儲備實現有效補充。
3.使市場資本結構得到優化
在國有企業內部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不僅能夠對國有資產的資金使用率得到提升,還能進一步帶動社會經濟發展布局,優化我國市場經濟結構。借助國有企業在市場領域內進行有效的經濟帶動作用,以國有資本的有力屬性為私營企業對市場領域及其相關產業提供經營導向,進而通過帶動資本投資方向促進產業市場的有效升級。此外,國有企業由于特殊國有屬性,能夠為有利于民生及公益事業的劣勢產業進行投資,從而對市場經濟體制的不足缺陷起到彌補優化的作用,進一步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結構,凸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二、影響國有企業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的因素
1.國有企業資產的特殊屬性影響預算計劃
國有企業作為國有資本的重要載體,既具有經營逐利提高國有資本增值的使命,也擔負著實現公共事業目標的社會責任。相較之其他性質的企業單獨的逐利經營目的,面對前期投入高、資本回收緩慢、經濟收益率低的社會公益性建設項目而言,國有企業需要以社會發展整體目標大局為重,首先要以國家發展布局為戰略指引,其次才能考慮國有企業利益最大化的收益目的,真正實現國有資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社會理念。因此,必然導致國有企業預算計劃的定位方向與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相違背,無法實現預算管理的有效實現,由此可見,國有企業的特殊企業屬性,在實現全面落實預算計劃時,難以以常規經營管理理論中企業經營追求資金收益最大化為主要衡量標準,影響了國有企業全面實施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管理體系的目標建立。
2.國有企業的特殊性限制績效目標有效實現
資本經營的績效目標是反映預算計劃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實現效果,而國有企業由于所持有的資本屬性特殊性,其績效目標具有更高層次的追求,主要應以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及實現公共利用為中心,其次要考慮國有企業長期發展方向,實現提高企業經營效益,以此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對于具有國家經濟規劃戰略性的行業、社會發展前瞻性的科技研發以及民生改造的公益性事業等,國有企業在經營投資中必然要做出資金投入的傾向性,為此,在實現績效目標的過程中,會對于資金投資預算管理目標出現相應背離,而實際的績效結果對于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等項目投資難以科學準確的界定真正的經營目標價值,國家經濟發展規劃戰略性的意義與不能用企業短期經濟收益成果進行充分考量。因而,國有企業的特殊資本屬性與企業經營管理績效目標在實施實踐中存在必要差異。
3.缺乏預算管理績效目標運行監控的執行力度
預算管理及績效評價體系的有效建立,需要預算計劃確立完成后,經過經營管理運行實現經營目標,對于經營結果的進行監督管理控制性的績效評價,檢測績效目標的實現成果,并通過對執行過程中相關責任人員的過失進行追責,以此實現預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意義。但是在國有企業中,進行該流程的具體操作時,由于企業經營體制及監管責任部門的特殊性,導致實際實施過程中,難以建立具有執行力度的監督管理實施制度,使得績效目標的考核只流于表面形式,無法真正實現全面在國有企業建立完善預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
三、國有企業內部實施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的不足之處
1.缺乏積極明確的經營收益目標
國有企業由于經濟資本屬性的特殊性,導致在經營效益方面的目標不夠明確,并且難以建立準確的市場定位。因此,在國有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方面缺乏足夠的積極性,從而難以完善的建立行之有效的經營控制體系,造成在國有企業內部全面實施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等經營管理提升手段時難以真正實施落實到位,最終導致通過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及績效評價體系增強國有企業資金管控及收益率提高的目標無法實現,阻礙了國有資產增值的進一步推進。
2.國有企業內部團隊預算管理意識不足
由于國有企業長期經營模式的固化,對于改革創新經營手段,建立能夠推動資金收益增長的運營體系的管理意識不足,是國有企業內部存在較為普遍的現實問題。缺乏對企業長遠經營發展的有效規劃,沒有迫切解決國有企業經營收益能力的目標思維,是阻礙國有企業建立完善資金經營管理控制體系有效實施的重要因素。國有企業管理者需要提高思想覺悟,明確自身責任,充分認識到國有企業作為國有資本的重要載體,能夠實現資本增值,于國于民都將是一項積極的貢獻,也是國有企業管理者作為黨員干部應該盡到的責任與使命。因此,國有企業管理者應該調整思維認識,提升管理能力,通過完善國有企業整體經營管理水平,充分落實預算管理及績效評價體系的全面建立,以此為國有資本增長,及國家市場經濟結構的有效調整,起到必要的推動作用。
3.構建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體系的整體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國有企業對于建立全面的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體系的相關管理工作在諸多方面存在不足。由于國有企業整體管理結構陳舊固化,對于改革創新具有全面性的經營管理體系模式難以快速適應,并且在管理體系調整的過程中目標不明確,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從而難以有效推進構建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體系全面建立的發展進度。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作為實施規范,導致預算管理缺乏科學性及全面性,并且在績效評價指標方面界定不清晰,無法實現有效的預算管理績效評價管理體系的全面實施,使國有企業的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管理模式始終浮于表面,難以最終落實到位,造成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4.在全面實現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過程中缺乏準確性
國有企業由于經營模式與管理結構的特殊性,導致對于信息數據的采集核算等過程較為繁瑣,往往造成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的數據不夠精準,缺乏客觀性,從而影響了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的真正目的。由于預算管理到績效評價的管理體系需要經過多個環節的人工操作,因而會造成相關數據具有可靠價值不能準確保障,在執行全面預算管理和績效評價的實施階段難以得到有效落實,進而影響了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最終作用無法得到保證。
四、關于加強國有企業全面實施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的策略分析
1.實現全面預算計劃與實際經營管理相結合
在國有企業內部加強對預算管理目標的整體認識,通過有效的宣傳工作在基層員工當中普及企業經營的計劃目標,并以此充分結合實際經營情況建立預算管理工作。不僅如此,在進行預算計劃前,充分考察經濟環境,并調查市場需求,同時結合國家發展規劃目標為指引,整體經濟規劃政策趨勢為方向,結合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的實際運行情況及相關數據進行充分的分析對比,建立科學合理的詳細預算計劃,對于各階段環節的支持費用等相關內容進行實際定額的設置。此外,對于一些難以避免的突發因素,也應在預算計劃中根據相關經營預設必要的特殊款項備流,確保企業在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時的科學性,以合理的手段避免不必要的資金浪費。
2.提升國有企業內部預算管理團隊的素養
國有企業全面實施預算管理制度規劃,應建立具有專業素養的管理團隊,并通過對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積極的預算知識宣傳工作,構建完善的預算管理控制部門,以此確保預算管理目標在執行過程中的有效保障。首先,對于國有企業經營管理高層應該明確思想意識,充分意識到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并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逐步完善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落實情況,以此實現預算管理能夠在經營過程中真正發揮實際作用,從而實現通過預算管理的有效落實降低企業經營投資風險,提升企業經營收益目標。其次,在實施布置預算管理工作階段,合理構建監督管理團隊,在相應崗位配置具有足夠專業能力的工作人員,并依次分派好各流程階段的部門及崗位的職責工作內容,以此有效落實崗位責任制度。還應通過對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提高預算管理團隊的整體專業素養,邀請具有專業水平的專家人員實施指導,從而更完善的實現預算管理的具體工作落實目標。
3.建立健全預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的有效實現監督控制
國有企業為有效落實預算管理的預算計劃目標,應建立科學合理的預算目標運行監督體系,并完善管理流程。企業內部施行全面預算管理應充分貼合實際經營情況,建立預算管理計劃前期,需要全面具體地采集相關信息資料,并就實施過程中將會預見到的客觀不確定因素進程充分的考量分析,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依次建立各階段預算計劃流程。在實施預算計劃過程中,客觀嚴謹的保證實施操作情況,并隨時監督管理計劃實施落實情況,如在執行過程中遇到特殊突發情況看,各相關部門應該積極協調溝通,有效配合,通過調整預算計劃內容,以及建立臨時預備方案等有效辦法及時解決問題。不僅如此,對于實施過程中發生的任何是否影響計劃進行的特殊情況,相關工作人員也應積極上報,及時做出相應反饋,并為日后繼續工作做足充分備案。不僅如此,在對于預算管理執行過程中,對于監督管理部門團隊,必須秉承客觀嚴謹的工作態度,積極監督管理預算計劃的執行情況,及時考察預算計劃當前執行進度,并獲取有效的信息數據加以科學分析,從而有效監督控制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資金經營情況與預算計劃有效實施的管理控制目標,并以此及時有效規避企業經營風險,從而科學提升企業經營收益目標的實現。
4.設立完善的績效評價考核制度,加強監管力度
國有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需要配合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的設立,以此監督預算計劃目標實施成果。對于預算目標的實現情況,相關監督管理部門應該明確根據經營管理收益情況的實際結果,并結合預算計劃的設置內容,以及在計劃實施的過程中所出現的具體數據信息進行充分的分析,從而得出科學的績效評價結果,最終通過評價結果實現績效考核。為此,國有企業經營管理高層應該具有必要的監督管理意識,強化監督管理績效考核的監督力度,并為此建立全面具體監督管理考核制度標準,以確保績效考核的具體實施落實水平。全面完善的預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是具有科學性的企業規劃發展監督戒尺,能夠衡量各部門各經營階段的運行管理執行水平,并有效發現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企業管理監督部門應該恪盡職守地監督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缺陷并積極糾正,保障企業長期保持經營發展的合理實力。為此,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者應該具有必要的責任使命決心,有效監督管理國有資產,通過績效評價的指標的責任落實,促進對國有資產增值保值目標的有效實現,從而為推進國家經濟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作為國有資產的重要載體,不僅具有提升國有資產有效增值的使命,還擔負著實現國家經濟規劃及公共事業目標的責任。因此,在國有企業全面實現預算管理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具有相應的困難,但是為了進一步推進國家戰略規劃發展目標,國有企業需要增強自身經營管理能力,擔負起社會經濟發展使命,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完善的經營管理體系,最終為國家經濟規劃戰略目標做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卜照坤.中國鐵塔基于績效考核與評價引導的全面預算管理實踐探討[J].中國總會計師,2020(1):34-37.
[2]陳鎮.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中績效考評體系的構建探討[J].商訊,2020(4):137,139.
[3]劉正軍,尚平爽.A 公司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融合的內容與成效[J].財務與會計,2020(19):80.
[4]蔡立新,高蔓莉.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財務績效評價[J].財會月刊,2021(01):44-51.
[5]翟曉琦.企業加強全面預算管理與績效評價研究[J].財會學習,2021(05):63-65.
[6]史道明.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問題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21(21):49-50.
[7]許明明.國有企業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研究[J].大眾投資指南,2021(11):141-142.
[8]吳祖富.基于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與考核[J].納稅, 2021,15(14):130-133.
[9]陳景堂.國有企業全面預算管理問題與對策[J].納稅, 2021,15(14):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