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籃球新課改教學標準對籃球教學質量要求更高,需要教師在開展初中籃球教學時轉變課堂教學主體,將學生放在籃球教學的中心位置,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興趣愛好設計多種游戲教學形式,確保學生在參與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有序掌握籃球技巧,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體育游戲的特點
體育游戲是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用的一種教學方式,通過游戲的形式給學生傳授體育技巧,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興趣,幫助學生全面掌握體育運動中的肢體動作,對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質量具有積極作用。
(一)趣味性
在初中籃球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籃球運動技巧中感受體育游戲帶給自身的快樂,在輕松、有趣的環境中學習與籃球有關的知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普及性
教師在初中籃球教學中應用的體育游戲教學法,適合所有教學對象,沒有過多的游戲規則限制,男女生都可以參與體育游戲,從而使全體學生都能在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有序鍛煉自身的身體素質,增強籃球訓練技能。
(三)競爭性
體育游戲具有較強的競爭性,能夠使學生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訓練態度,鍛煉學生的隨機應變能力。學生為了在體育游戲中獲得良好的比賽成績,就會在開展游戲中時刻集中注意力,使身體和思想能夠得到共同發展。
(四)目的性
體育游戲是在國家制訂了初中籃球教學課改教學標準后,被廣大教師積極應用到籃球教學中來的。教師在初中籃球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時具有較強的目的性,力求給學生營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防止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形成過大的心理負擔,需要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設計游戲內容,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長制訂游戲規則,協助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充分學習教學知識。
二、體育游戲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降低教學難度
在以往的初中籃球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先在課堂上給學生示范籃球相關動作,然后對學生的肢體動作進行反復訓練,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導致學生在面對反復、枯燥的籃球動作訓練時出現嚴重的逃避心理,從而使學生無法在課堂上全面學習與籃球有關的肢體動作,甚至部分學生在籃球訓練中存在較多的問題,影響了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教師在初中籃球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時,可以借助體育游戲的趣味性和普及性特點,給學生設計多種籃球肢體動作游戲規則,優化示范動作,降低教學難度,豐富籃球課堂教學形式,使學生在參與體育游戲中感受籃球課堂的魅力所在,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促使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充分掌握相關肢體動作,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質量。
(二)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籃球運動注重學生之間的默契配合,如果在開展籃球運動的過程中,學生不懂得相互配合,那么將無法在較短的學習時間內快速掌握不同籃球技巧的應用方式,甚至還會打擊學生學習籃球的信心。以往教師在籃球教學中,也會在學生掌握了相關肢體動作之后給學生留下部分自由訓練時間,讓學生自由組隊進行籃球訓練。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使籃球教學順利開展,但是學生在自由組隊中容易出現隊員挑選不合理的情況,在團隊運動中無法精準掌握相互配合技巧。教師在初中籃球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時,可以通過團隊競賽的方式給學生設計團隊競賽規則,促使學生在規則的引導下深入分析相互配合的方式方法,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促使學生在體育游戲中意識到團隊配合的重要性。
(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過去教師在初中籃球教學中側重于技能教學,通常會將大量的課堂時間放到肢體動作的講解上,忽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結互助能力的培養,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初中籃球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可以有效滿足學生學習籃球的需求,通過團隊游戲的教學方式磨煉學生的意志,增強學生的道德情操。與此同時,學生在參與體育游戲中能夠自主形成互幫互助的思想意識,有序培養自我反思和探索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體育游戲在初中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接力傳球體育游戲激發學生的熱身興趣
初中籃球教學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學生在參與籃球訓練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身體能量,教師在初中籃球教學之前,應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合理設計游戲項目,做好體育游戲教學準備工作,保障學生能夠以良好的身心狀態參與到后面的籃球體育游戲中,為提升學生訓練質量打好基礎。以往籃球項目的教學準備工作有慢跑或者廣播操,這兩種方式雖然可以使學生拉開身體肌肉,打開身體各個關節,但是熱身內容較為單一,學生參與熱身的積極性較低,影響熱身效果。因此,教師在初中籃球教學中可以在熱身環節為學生準備科學、合理的體育游戲,以激發學生參與籃球熱身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熱身質量。例如,教師可以在熱身環節設計接力傳球體育游戲,結合學生的身體狀況規定籃球接力距離,并將不同身體素質的學生劃分成多個小組,讓學生在所屬小組中進行接力傳球,如果學生在傳球中出現接球失誤的情況時,則該組需要重新開始進行傳球接力。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肌肉和關節,還能促使學生在熱身環節掌握籃球傳球技巧,從而為后期的籃球學習做好準備。
(二)通過閃躲運球游戲培養學生的控球能力
教師在組織初中籃球教學時,需要為學生做好籃球示范動作。良好的動作示范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相關動作的正確應用姿勢,確保學生能夠以規范的動作參與籃球比賽,減少學生在比賽中的犯規次數。因此,教師在初中籃球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時,可以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設計閃躲運球體育游戲,促使學生在游戲中有效提升對控球肢體動作的了解程度,加強籃球運球能力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在操場上用木墩圍成一個圈,然后按照學號將全體學生分成多個隊伍,每個隊伍人數可以按照學生總數進行劃分,讓每個隊伍輪流在圈內進行閃躲運球,其他隊伍則圍繞木墩站成一個圈,教師可以給每個隊伍發一個籃球,圈內同學負責按照排名,從前左手邊向右運球;圈外每個隊伍可以在圈內同學運球的過程中,用籃球進行低空擊打,如果圈外學生擊中籃球,則圈內閃躲傳球結束,換下一個隊伍到圈內進行傳球,如果沒有則繼續傳球。由于這個游戲規則側重于學生運球和控球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控制好游戲開展的時間,確保每個隊伍都能在課堂上參與到閃躲游戲中,從整體上提升全體學生對籃球的運球和控球能力。
(三)關注學生實踐體驗,積極開展以賽促教訓練
教師在初中籃球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時,應關注學生的實踐體驗,積極開展以賽促教訓練,深入挖掘籃球教學內容,設計適合學生的體育競賽游戲形式,創新學生的實踐體驗,將傳統的籃球動作教學變為運動與習慣培養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掌握籃球競賽規則、籃球投球技巧中充分感受籃球文化,提升對籃球運動項目的了解程度。例如,在學生對籃球基礎運動技能有了充分理解后,教師可以采用分陣營競賽的方式進行體育游戲教學,促使全體學生在參與體育游戲中全面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為了促進分陣營競賽的有序開展,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兩個陣營,每個陣營三支隊伍,由學生決定每個隊伍在籃球場上的位置,使學生在決定位置的過程中,深入了解籃球競賽規則,為后面籃球競賽做好準備。學生進行籃球競賽時,教師可以作為裁判對學生進行輔助教學,如果學生出現犯規的情況,可以通過吹哨的方式暫停比賽,并給學生指明出現的問題,這樣學生在后面進行籃球競賽時就能夠有目的地提升自身的籃球競賽技能,提高對籃球傳球、投籃等姿勢的認知程度。在籃球競賽結束后,教師應及時對獲勝一方進行獎勵,并讓獲獎學生分享在籃球競賽中的經驗,使其他同學在聆聽中對比分析自身在比賽中的不足之處,從而在今后進行籃球比賽時能夠不斷改進競賽策略,提升團結、合作能力,全面增強綜合素質。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點評,通過語言激勵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今后能夠以端正的態度參與到籃球訓練中來,逐漸增強籃球運動實力。
綜上所述,新時期國家制訂了初中籃球新課改教學標準,要求教師在組織籃球教學中創新籃球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籃球教學的中心,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設計體育游戲形式,制訂多種課堂教學策略,利用接力傳球體育游戲激發學生的熱身興趣;通過閃躲運球游戲培養學生的控球能力;關注學生實踐體驗,積極開展以賽促教訓練,促使學生在參與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提升對籃球運動項目的掌握程度,全面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趙松.籃球課中體育游戲教學法的應用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0.
[2]吳健.淺談游戲法在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4):106,108.
[3]周潔.淺析游戲教學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34):38,40.
[4]許磊.淺析游戲法在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內江科技,2011(1):208.
作者簡介:程淑桂(1978—),女,漢族,甘肅定西人,學士,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