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榮

2022年8月4日的烏克蘭扎波羅熱核電站。
烏克蘭境內的扎波羅熱核電站是歐洲最大的核電站之一,和世界第九大核電站。自今年8月5日起,這座核電站所在區域頻繁遭到炮擊,部分設施遭損壞,同烏克蘭國家電網一度斷開連接。扎波羅熱核電站嚴峻的安全形勢牽動各方神經,加劇國際社會對核安全問題的擔憂。
烏克蘭是嚴重依賴核能的國家,核能發電量占該國總發電量的53%。烏有四座正在運行的核電站,共計15個核反應堆:西北部的羅夫諾核電站和赫梅利尼茨基核電站各有四個和兩個核反應堆,南烏克蘭核電站有三個核反應堆,扎波羅熱核電站有六個核反應堆。
扎波羅熱核電站是烏最大的核電站,位于東南部扎波羅熱州埃涅爾戈達爾市,始建于1980年4月,六個核反應堆于1985~1996年陸續竣工并投入運營,為烏提供約25%的電力,滿足約400萬戶家庭的用電需求。一旦扎波羅熱核電站停止供電,烏冬季將面臨嚴重的電力短缺,不僅電力出口大于進口的狀態難以為繼,而且陷入能源危機的歐洲國家也未必能夠彌補烏電力缺口。
扎波羅熱核電站關系到烏克蘭及其周邊地區的生態安全,而處于戰區、功率巨大、瀕臨第聶伯河、周邊人口稠密等因素進一步增加了該核電站安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8月9日烏國家核電公司發布警告稱,一旦扎波羅熱核電站發生災難性事故,潛在禁區面積將達三萬多平方公里,相當于10個切爾諾貝利事故的禁區,整個扎波羅熱地區屆時將完全不再適宜人類居住和耕種,潛在污染面積將高達200萬平方公里,烏克蘭、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歐洲國家都將面臨不同程度的核污染,200萬~1000萬人將不得不緊急撤離。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對扎波羅熱核電站的襲擊無異于“自殺行為”。
扎波羅熱核電站是俄烏雙方爭奪的戰略要地。2月24日,俄羅斯宣布對烏克蘭發起特別軍事行動。3月1日,雙方在扎波羅熱核電站附近激烈交戰。3月3日至4日,核電站遭到炮擊,但未造成核泄漏。3月5日,俄宣布占領核電站。之后,俄仍將核電站交由烏方工作人員運營,繼續向烏電網輸入電力。扎波羅熱核電站長期處于雙方交戰前線,而烏克蘭始終未放棄奪回核電站的努力。
7月以來,俄烏雙方多次互相指責對方對核電站發起炮火襲擊。8月初,核電站因輸電線受損一度無法接入烏國家電網,后恢復供電。扎波羅熱核電站危情與戰事進展有著直接的關聯。目前,俄烏雙方陷入“拉鋸戰”,雙方都希望盡快改變膠著狀態。
從俄方看,俄方作為戰場主導方著眼于鞏固和擴大戰果。俄方在最初的閃電式全面進攻未果后,4月份調整戰術,依托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的軍事基礎設施采用穩扎穩打的“壓路機”戰術,在烏東部頓巴斯地區和南部黑海沿岸步步推進,目的是在烏東部和南部建立一條緩沖帶,以保障克里米亞的安全陸路通道和淡水供應,盡可能縮小北約海軍給俄在黑海造成的壓力,并通過能源限制、核威懾等方式迫使烏克蘭和西方停止與俄對抗。
從烏方看,烏迫切希望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援助,從而對俄軍展開反攻。美國和西方國家不斷給予烏高度支持,為烏方提供情報、武器、彈藥和雇傭兵,助烏培訓軍事人員,這促使烏方中斷對俄談判,決心為收復全部領土戰斗到底。然而,西方國家的目標是利用烏磨蝕俄實力,以壓促變,在援助方面承諾多、落實慢,謹慎提供遠程打擊武器。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截至8月3日,對烏軍援力度最大的美國僅兌現了23.84%的承諾。7月2日至8月3日,英國、德國、波蘭、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六個歐洲主要國家均未宣布任何新的對烏援助。歐洲國家對烏克蘭危機顯現疲態,對烏援助積極性明顯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烏方難以改變在戰場上的被動態勢。扎波羅熱核電站發生的炮擊有可能進一步促使西方提升對烏克蘭危機的重視程度。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8月19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烏克蘭不只是在利用扎波羅熱核電站發起挑釁,而是在進行“核訛詐”。
從美方來看,通過烏克蘭危機,美國重新整合西方盟友建立統一戰線,推動北約擴大,并鞏固對西方陣營的主導權。美繼8月8日宣布向烏提供10億美元額外安全援助后,8月24日美國宣布再向烏方提供29.8億美元的武器和裝備,并將挪威先進地空導彈系統(NASAMS)、火炮系統、無人機和雷達納入新的援助計劃。與此同時,美國不希望其盟友有絲毫懈怠。8月12日,美國、英國等42個國家與歐盟發表聯合聲明,敦促俄立即從扎波羅熱核電站和整個烏克蘭撤出軍隊和武器。
截至8月底,扎波羅熱核電站尚未發生核泄漏事故,俄烏雙方就國際原子能機構訪問核電站初步達成一致。9月1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率14名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組成的代表團考察了扎波羅熱核電站。據格羅西介紹,兩名專家將常駐該核電站。
目前,扎波羅熱電站處于俄軍控制之下、烏方工作人員負責運營。俄烏雙方在該核電站問題上各執一詞,外界難以獲知核電站確切狀況。此外,在扎波羅熱核電站供應鏈中斷的情況下,反應堆能否獲得足夠的備件從而對核電站進行日常維護?乏燃料儲存區所在區域的爆炸是否會導致乏燃料的釋放?這些問題都有待國際原子能機構進行實地調查。
8月18日,烏方稱,俄方在扎波羅熱核電站內部署了軍隊和重型武器,而且俄方正在考慮切斷核電站與烏國家電網的連接,并將其與俄電網連接,“這將是極其危險的,因為核電站的冷卻系統依賴電力工作,如果備用柴油發電機失效,反應堆只能安全運行90分鐘”。俄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對此否認,稱扎波羅熱核電站及周邊地區均未部署俄軍重型武器,只有保衛部隊。
未來,扎波羅熱核電站的安全如何保障尚不可知。8月11日,烏總統澤連斯基發表視頻講話,建議圍繞扎波羅熱核電站建立非軍事區,得到美國和歐盟的支持。俄方對此持反對意見。俄常駐聯合國代表瓦西里·涅邊賈指出,核電站的非軍事化可能會導致其容易遭受恐怖襲擊,而且俄在保護核電站。目前看,俄羅斯與烏克蘭及西方國家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談判妥協的余地越來越小。俄烏雙方都尚有余力繼續戰斗,且都對勝利抱有期待和信心,這意味著戰事結束的拐點尚未到來,而扎波羅熱核電站的危機也難以被解除。核設施的安全和安保問題沒有試錯余地,要從根本上消除扎波羅熱核電站的核安全風險,國際社會必須以負責任的方式推動局勢緩和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