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新

2022年8月9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位于佛羅里達州的私邸海湖莊園被聯邦調查局搜查。
8月8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位于佛羅里達州的私人俱樂部與住所海湖莊園遭聯邦調查局(FBI)特工突擊搜查,多箱物品被帶走。此舉在美國政治史上尚屬首次,特朗普公開發聲抨擊美國進入“至暗時刻”,指責民主黨為阻止其參加2024年大選“不擇手段”。白宮發言人宣稱拜登總統事先并不知情。在中期選舉還有不到100天之際,美國司法部授權的此次行動激化了兩黨惡斗,使得2024年總統選舉更具不確定性。
各種報道顯示,2021年1月特朗普離開白宮時曾帶走大約24箱物品。根據1978年國會通過的《總統檔案法》,總統任內的檔案歸國家所有,并由國家檔案局管理。今年1月美國國家檔案局從海湖莊園取回15箱物品,其中有文件、紀念品和信件,包括奧巴馬留在橢圓形辦公室桌上的給特朗普的信,以及特朗普與金正恩之間的通信。由于箱里有標記為“機密信息”的文件,檔案局向司法部尋求幫助,要求調查特朗普處理公文的行為是否妥當。其后,聯邦檢察官啟動大陪審團調查,發傳票要求獲得這些箱子。5月FBI審查15箱物品后發現,內有184份涉密文件,其中67份為“秘密”、92份為“機密”、25份為“絕密”。FBI認為,可能仍有一些涉密文件留在海湖莊園。
搜查進行后,特朗普團隊和大量特朗普擁躉質疑司法部和FBI行動的合法性,爭議則主要在于,若FBI懷疑特朗普不當處理公文,應先讓大陪審團向特朗普發出傳票,要求取得其余被保留的物品,而非直接派人突襲海湖莊園。目前看,聯邦檢察官與特朗普的律師一直保持接觸,但效果不佳。6月,特朗普的律師聲稱,所有被要求保管、帶有機密標記的相關文件“已被歸還”。但據《華盛頓郵報》報道,政府官員對散落在海湖莊園的核文件可能丟失深感擔憂?!都~約時報》報道稱,部分文件與一些美國絕密項目有關,官員們擔心這些文件被外國對手偷走。司法部隨后向佛州一名聯邦法官提交宣誓書,闡明海湖莊園私藏涉密文件的行為可能涉嫌犯罪。在司法部與特朗普的律師進行了一年半的拉鋸之后,FBI突擊搜查海湖莊園。
針對外界質疑,美國司法部長加蘭8月11日發表講話稱,FBI特工的搜查令由聯邦法院授權,他親自予以批準,且“搜查令和FBI財產收據副本均在當天提供給了在場的前總統律師”,相關操作符合政策和程序。
8月26日,司法部公開那份長達30多頁、經大量修訂涂黑的宣誓書,披露了授權FBI搜查海湖莊園的原因。宣誓書寫道:“政府正在對在未經授權的空間中不適當地刪除和存儲機密信息,以及非法隱藏或刪除政府記錄進行刑事調查”。而8月12日公開的搜查令顯示,調查主要針對三項可能的違法行為,即違反《反間諜法》、妨礙司法公正、違法處理政府記錄。美國《反間諜法》規定,合法獲得國防文件訪問權的人若不當保留信息,將受到懲罰。2017年6月美國國家安全局一承包商因向媒體泄露一份有關俄羅斯干預美國總統選舉的機密文件而被逮捕,定罪后判刑五年多,罪名就是違反《反間諜法》傳播國防信息。
《反間諜法》還規定,美國官員或雇員明知特定信息會對國家造成損害或幫助別國,卻不按要求將其交付給有權接收的美國官員,該行為屬于違法。FBI特工從海湖莊園查到大量涉密文件顯示,特朗普律師此前聲明的相關文件“已被歸還”并非事實。8月31日美司法部發布法庭文件稱,特朗普及其顧問在收到法院傳票并保證自查文件之后,仍未交出高度機密的政府文件,顯示他們很可能無視大陪審團的傳票而藏匿和轉移了機密文件,還試圖誤導調查人員。
有報道指,特朗普自出任總統起就將國家元首職位視作專有,把政府文件和其他財產,甚至白宮員工都說成他的“私有財產”。對于外界質疑特朗普不當處理涉密文件,其辦公室宣稱,特朗普有一項“長期命令”,即從橢圓形辦公室移走的材料,在移走的一刻即被視為“已解密”。這種說法遭到外界嘲弄,顯示出特朗普對相關保密法律和解密程序是何等無知與漠視。8月26日,針對特朗普“已解密”相關文件的說法,拜登嘲諷說:“好吧,我解密了世界上所有的東西。我是總統,我能做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h3>是否存在政治圖謀
美司法部和FBI行動與選舉的關系也引發諸多議論,被指“破壞政治規矩”。盡管白宮極力撇清事先知情甚至授意相關調查,避免給外界以民主黨政府正進行“政治操作”的印象。但客觀上,共和黨保守派已由此團結起來,無條件地支持特朗普。一件由前總統不當處理涉密文件的小事,發展為引爆中期選舉年兩黨紛爭的政治事件。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稱,美國司法部力避在臨近中期選舉時參與被認為具有政治敏感性的行動,因而提前了搜查行動時間,但仍引起巨大政治聯想,事與愿違。而且,美司法部的“政治中立”在近兩屆政府任期中已接近“支離破碎”。奧巴馬政府第二任期內,就在司法部對希拉里·克林頓國務卿使用私人郵件服務器處理公務的“郵件門”事件的調查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司法部長林奇在得克薩斯州鳳凰城機場“巧遇”前總統克林頓,其后FBI做出對希拉里“不起訴”的決定,引發輿論嘩然。同樣是2016年總統選舉關鍵時刻,FBI局長科米突然宣布重啟對希拉里“郵件門”調查,其后雖未定罪,卻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希拉里事后回憶說,科米的魯莽行徑直接導致自己與總統寶座“擦肩而過”。從這兩個案例可以看出,美國司法部在選前不介入政治敏感性行動的慣例早已被打破。
司法部存在“政治操作”嫌疑的原因有三:一是民主黨主導的美國國會眾議院年初以來一直在調查2021年初“沖擊國會山”事件,但進展緩慢。特朗普陣營認為突擊搜查海湖莊園真實目的是為“特朗普煽動暴力”尋找直接證據。二是特朗普任內曾極力“妖魔化”司法部,極大地破壞了其公信力,保守派確信FBI此次行動是“有意報復”。三是突擊搜查的時間節點恰好是中期選舉前100天左右,共和黨懷疑拜登政府有意借司法部之手,打壓共和黨選情,并徹底消除特朗普2024年參選總統的可能性。
保守派勢力趁勢大做文章。突擊搜查當天,美國右翼人士“欣喜若狂”,宣稱“抓到了民主黨最大的把柄”。共和黨人、佛州州長德桑蒂斯在社交媒體上寫道,“對海湖莊園的搜查是聯邦機構對政治對手動粗的又一次升級!”保守派媒體??怂剐侣勚鞒秩巳R文稱突擊搜查是“現代史上對美國的最嚴重攻擊”。眾議院共和黨少數黨領袖麥卡錫評論稱:“司法部已經陷入一種將政治武器化的令人無法容忍的狀態”,甚至暗示共和黨一旦奪回國會主導權,將對司法部進行清算。
特朗普方面則大打“悲情牌”,以此博得保守派選民的支持,同時為自己可能的競選募款。特朗普方面還積極著手打響“法律戰”,甚至揚言不惜上訴至聯邦最高法院。特朗普方面的這種反應取得了顯著效果,他的不少支持者認為,司法部對特朗普的“迫害”無異于“發動內戰”,甚至有人表示已經“子彈上膛”,將為特朗普這個“真正的總司令”而戰。個別城市甚至出現特朗普支持者聚集在聯邦執法部門前抗議示威的情形。
8月19日,特朗普在其“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平臺留言,聲稱司法部針對自己的打壓“甚為罕見”,聲稱FBI的搜查行動違反“憲法第四修正案”。該修正案規定,政府不得擅自搜查民宅或民眾財物,行動必須得到法庭授權??紤]到FBI這次確有搜查令,特朗普的說法實際上不能成立。8月22日,特朗普律師團隊在佛州聯邦法院提起訴訟,以阻止司法部進一步審查從海湖莊園扣押的材料,直到任命“特別主事官”來監督審查。至此,特朗普與司法部正式對簿公堂。
海湖莊園被搜查事件已在美國國內政治中引發連鎖反應。短期看,特朗普重回媒體聚光燈下,有利于共和黨凝聚士氣,在中期選舉中奪回國會多數席位?!都~約時報》近期民調顯示,此前近半數共和黨人有意放棄特朗普,突襲海湖莊園事件發生后,似乎整個共和黨都在支持特朗普。有選舉分析師認為,突襲事件完美地拋給了特朗普“一根救命稻草”,共和黨選民根本不在乎FBI查到了什么,他們反對的是拜登政府對前總統的“肆意冒犯”。
長期看,隨著搜查事件進入漫長的司法程序,選民對特朗普的同情熱度將逐步降低,未必一定能轉化成特朗普2024年再次參選總統的有利因素。雖然民眾對拜登的滿意度持續低位徘徊,但經歷過特朗普執政四年噩夢般的混亂后,美國人需要極大的政治勇氣和信心,才能將白宮交回給特朗普。
而且,近期圍繞特朗普的其他官司逐漸理出頭緒,或將有若干對他不利的消息放出。一則,8月18日特朗普集團前首席財務官魏塞爾貝格在紐約州一法院承認刑事稅務詐騙、偽造商業記錄等15項指控。魏塞爾貝格已被要求在10月開庭的特朗普集團稅務詐騙案審判中作證,解釋可能做出對特朗普不利的供訴。二則,9月1日眾議院監督與改革委員會主席宣布,已同特朗普就獲取其財務文件達成和解協議。此舉將使國會獲取特朗普多年來一直試圖隱瞞的關鍵財務文件,從而“查明前總統的惡劣行徑,并確保未來的總統不會再濫用職權謀取私利”。由此,共和黨將再次面臨“擁抱特朗普”還是與之保持距離的選擇困境,而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兩黨斗爭的結果和美國政治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