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5 月29 日,江蘇南京,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辦促就業交流活動暨2022 屆畢業生“百日沖刺”專場招聘會上,大學生在招聘展臺前咨詢
撥通電話,應屆畢業生徐露第一時間將求職成功的喜訊告訴父母。手里那份心儀企業的錄用函,為其大學生活畫上了圓滿句號。
掛了電話,外賣騎手馬超將打包好的餐食送到客戶手中。幾年前,他來北京送外賣,如今,勤勞肯干的他月收入1萬多元。
確保就業大局穩定,一頭連著萬家燈火,一頭連著宏觀經濟。
2022年以來,疫情等多重因素對就業帶來一定影響。面對復雜嚴峻的就業形勢,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繼續將穩就業、保就業擺在“六穩”“六保”工作之首。
7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力穩崗拓崗的政策舉措,確保就業大局穩定。會議指出,就業是頭等民生大事、穩經濟大盤的重要支撐。
針對就業領域的困難和挑戰,各地區各部門紛紛出臺政策,落實落細幫扶舉措,促就業穩就業效果初步顯現。
“城鎮調查失業率升高的趨勢得到扭轉。”7月15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2022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表示。
受多方面因素影響,4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6.1%。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從5月份開始,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下降,5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9%,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6月份進一步降至5.5%。
“二季度我國就業形勢總體呈現改善趨勢,但是青年人就業壓力大的問題仍較突出,必須持續抓好穩就業工作,特別是重點群體就業,要進一步落實穩就業政策,落實就業幫扶,促進就業形勢持續向好。”付凌暉說。
二季度我國就業形勢總體呈現改善趨勢,但是青年人就業壓力大的問題仍較突出,必須持續抓好穩就業工作,特別是重點群體就業,要進一步落實穩就業政策,落實就業幫扶,促進就業形勢持續向好。
“穩就業保民生”“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大力拓寬就業渠道”“通過穩市場主體來穩就業”“就業優先政策要提質加力”……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之一,就是“就業”。
3月以來,新冠疫情呈多點散發之勢,波及廣州、上海、深圳等多個重要經濟中心城市,沖擊相關行業產業鏈、供應鏈,致使3月、4月失業率有所上升。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金融發展研究所副所長鐘輝勇表示,疫情波動帶來經濟環境的不確定,導致部分企業裁員、部分企業對擴張保持觀望,這些因素都對就業帶來了不利影響。
穩就業是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關鍵支撐,保住市場主體、穩住崗位才能贏得未來。
4月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大穩崗促就業政策力度,保持就業穩定和經濟平穩運行。
4月25日,人社部發布《關于做好失業保險穩崗位提技能防失業工作的通知》,涉及穩崗返還、緩繳社保費、發放補貼等一系列關于穩崗就業最新措施,預計將總共釋放4500億元政策紅利。
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六方面33項措施,進一步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其中包括:在更多行業實施存量和增量全額留抵退稅,全年退減稅總量2.64萬億元;將失業保險留工培訓補助擴大至所有困難參保企業……
一系列部署著力助企紓困、穩崗擴崗,一攬子政策全力促進就業、改善民生。
失業保險穩崗返還76.4萬元到賬、申報崗前培訓獲資金36.9萬元、申報技能提升培訓獲資金60萬元、穩工補貼5萬元到賬……7月7日,江西紅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培訓主管高盼,統計了一份2022年以來公司獲得的優惠政策細表,發現9項助企政策給公司帶來了257.4萬余元的現金流。
“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幫扶?!备吲握f,紓困政策實實在在減輕了企業的壓力。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表示,雖然就業壓力大,但目前我們已根據不確定因素部署了相應措施,那就是首先把企業崗位穩住。許多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已經明確延續到年底,是2022年促進就業工作的有效舉措。
據統計,今年1至5月,全國已有273萬家企業獲得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共計129億元,惠及職工5189萬人。經濟運行出現改善疊加穩就業政策顯效,就業形勢逐漸改善。

6月29日,在福州市人事人才公共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把高校畢業生檔案信息輸入電腦( 魏培全/ 攝)
各城市圍繞重點行業、聚焦重點群體,不斷推出促就業舉措。
5月1日,《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正式實施。“貫徹實施好條例要求,既是立足當前穩就業保就業的必然要求,更是著眼長遠建設高質量就業先行區的重要契機?!苯K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張宏偉說。

7月25日,天津榮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裝車間,工作人員在裝配電池模組(孫凡越/ 攝)
此外,江蘇建設了匯集12個部門數據、覆蓋178萬戶企業、2000余萬名職工的實名制數據庫和就業大數據交匯終端,該數字化就業運行監測分析系統能實時監控重點地區、行業、企業和人群就業狀況。通過該系統,1至5月,江蘇省為近140萬戶企業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63億元,為42.6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27.2億元。
新冠疫情疊加畢業季,就業市場需要地方政策幫扶和托底。鼓勵不裁員、提升畢業生就業率、以創業帶動就業,是多地穩就業措施的重要著力點。
6月21日,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做好本市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穩就業工作的意見》,文件明確要求降低企業用工成本,落實好社保費率降低、社保和住房公積金緩繳、房租減免、穩就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普惠金融貸款、稅收優惠等各項援企紓困政策,充分發揮政策組合效應。
南京提出“政企同向發力,千方百計拓展就業崗位空間”。2022年南京全市新增退稅減稅降費規模預計在530億元左右,1至4月已落實225億元,惠及18.5萬戶納稅人。
陜西省西咸新區對新區規上工業企業以5月參加社會保險人數為基數,承諾年底前不裁員的,按照每名參保職工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穩就業補貼,最高100萬元。
“我們一直保持約270名員工用工水平。”西安秋林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吳平山說,疫情以來企業經營效益下滑,關鍵時期獲得了政府大力幫助,2020年至今享受失業保險返還等各項支持近300萬元。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在就業優先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公共經濟系主任封進說,政府的扶持政策增強了企業信心,鼓勵了更多資金流向實體經濟。
7月,人社部發布《上半年就業形勢有關情況》顯示,1-6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9%,符合時序進度。
在穩崗擴崗方面,北京既有傳統的職業技能培訓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等系列政策,也有“開發疫情防控相關就業崗位”等新舉措,相關崗位包括疫情防控一線急需的核酸檢測、保潔、消殺、轉運、配送、秩序維護等臨時性崗位。北京還擬對符合條件的崗位給予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引導勞動者從事個體經營、網絡約車、快遞送餐等行業。
7月,人社部發布《上半年就業形勢有關情況》顯示,1至6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5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9%,符合時序進度。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2022年應屆畢業生陸芯語選擇成為一名互聯網營銷師。2022年初,她參加了教育電商課程培訓,并在全國校園新媒體營銷創新大賽上海邀請賽中取得好成績。“通過培訓和比賽,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這一嶄新業態,職業道路更明確了?!?/p>
2022年,民宿管家、研學旅行指導師等一批新職業亮相,響應消費新需求的同時,也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多就業機會。
6月,人社部官網上公示了18個新職業信息。公示的新職業中不僅包括了“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等以數字經濟為底色的職業,還包括“家庭教育指導師”“研學旅行指導師”“民宿管家”“社會化管理服務專員”等與生活品質高度相關的新職業。
“新職業信息的公示發布,對于增強從業人員的社會認同度、促進就業創業、引領職業教育培訓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完善我國職業分類和職業標準體系都具有重要意義。”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通過促創新創業帶動就業,成為解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通道。
2022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提出20條政策措施,要求各地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給予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政策,對于畢業年度靈活就業的畢業生給予社保補貼。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出臺舉措,進一步鼓勵通過促創新創業帶動就業。
北京市科技創新基金組織子基金對接大學生創業項目,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等資金支持;將大學生創業園最長免費服務年限由2年延長至3年;鼓勵高校綜合運用允許休學創業、創業成果計入學分、參賽獲獎推優推免等政策予以支持。
浙江臺州市明確在校大學生和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等重點人群首次創業3年內,符合條件的可申請最高6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貸款由市信?;鸪斜?。
廣東省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對入選國家級創新訓練項目和創業訓練項目給予平均不低于2萬元/項的經費支持,入選國家級創業實踐類項目給予平均不低于10萬元/項的經費支持。
上海規定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當月起,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1.44萬元的限額依次扣減相關稅費。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雛鷹計劃”單個項目資助金額上限從最高50萬元調整至最高70萬元,評審、立項、資助環節向2022屆上海高校畢業生適當傾斜。
在成都創業的溫迪不久前剛拿到了4萬元的大學生創業場地房租補貼,還享受到了2筆全額貼息的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這得益于成都市人社局大力推進的“青年創新創業就業筑夢工程”。
幫扶農民工、特別是脫貧人員就業是穩就業的又一關鍵任務。
今年春節后,受疫情影響,農民工失業率有所上升,5月的外來戶籍人口失業率為6.6%,高于城鎮居民失業率。部分農民工出現了退出勞動力市場(返鄉)的情況。
“盡管農民工返鄉以后依然可能就業,但相對在外就業,返鄉就業的勞動生產率較低,說明該群體受沖擊比較大?!笔龑萌珖嗣翊泶髸r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首席專家蔡昉分析。
福建省福鼎市2022年春節后迅速組織開展跨省勞務協作,選派6支精準招工小分隊,分赴山西、貴州、云南、河南、湖南等5省45個縣(市、區)開展勞務協作和招工,鼓勵企業“以工引工”和自主招聘,引進省外勞動力。
一方面隨著疫情形勢變化,勞動力流動的區域障礙逐步減少;另一方面各地出臺的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持續推進,6月農民工失業率降至5.3%,低于整體失業率水平。
就業支撐的另一抓手是職業技能培訓。
加強勞動者技能培訓,是優化人才結構、推動供求匹配的重要舉措。7月12日,國家發改委印發《“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提出,要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勞動技能素質,持續大規模開展面向新生代農民工等的職業技能培訓。
2022年一季度,全國累計向48.7萬人次發放技能提升補貼8.3億元,發放職業培訓券2278萬張。相關部門通過組織實施重點培訓工程和計劃,深入實施職業技能培訓計劃,推行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進一步加強重點群體和急需緊缺職業(工種)培訓,提升培訓質量與市場匹配度。

7月15日,江西省南昌市,為解決下崗女工再就業問題,對新就業形態下崗女工,免費進行月嫂培訓
為企業招聘和農民工求職提供對接服務,人力資源服務行業空間廣闊。
6月,人社部印發《關于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穩就業促就業行動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各地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匹配供需、專業高效優勢,為就業大局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通知》對助力農民工穩定就業、創新發展靈活用工服務明確了一系列具體舉措。
“作為連接用工需求和務工需求二者的服務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理應重點加強勞務協作和信息對接,采取一切可行舉措拓寬農民工群體外出務工和就地就近就業渠道?!敝袊嗣翊髮W發展中國家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彭剛說,就業是民生問題,更是發展問題,背后涉及區域間的協調和共同發展,做好用工與務工間的銜接會讓項目效果事半功倍。
“多措并舉,加強監管,形成穩就業、保就業合力,還要營造更為優質安全的就業環境、保障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例如,嚴禁在就業上歧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康復者,保證勞動者獲得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睆偷┐髮W管理學院教授、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