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紫瑤
[摘要] 針對任教班級學生身上普遍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識過強、群體融合共生稍弱的問題,以把他們培養成具有大境界、大格局、大追求(以下簡稱“三大”)的新時代中華少年為目標,抓住具有“教育意義”的關鍵人、景、地、時、事(以下簡稱“五關”),逐步形成“目標導引,記錄軌跡,讓學生看到成長”的班級管理特色,產生顯著效果。
[關鍵詞] “三大”;“五關”;“大氣”中華少年;大氣教育
小學階段諸多學校獨生子女居多,他們自我意識較強、責任意識較弱、獨立自主意識不強、金錢觀存在偏差,有效改善、糾正這些問題,已經成為時代命題和教育主題。筆者三年級時接手現任班級后,針對學生們身上普遍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識過強、群體融合共生稍弱的問題,確立了培養“大氣”中華少年的育人目標,通過抓住關鍵的人、景、地、時、事,系統開展模范、儀禮、勞動、責任和寬容“五大教育”,逐步建構、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大氣教育”班級管理育人模式,取得明顯成效。
一、摸清生情,掌握癥結,找準“大氣教育”真正切口
只有全面掌握班情、生情和學生生長環境的實情,才能有的放矢地制訂班級目標、實施育人策略。筆者接班后,通過走訪、發放問卷等方式,全面了解學生們的成長環境和教育基礎,發現“自我中心意識過強、群體融合共生稍弱”是該班學生身上存在的普遍問題。摸清生情的具體實施策略如下:
一是整體了解家庭及教養方式,把握成長環境。本班共有59名學生,學生父母61.9%是個體經營戶或企業負責人,34.8%在政府機關或事業單位工作,家庭經濟情況總體良好。通過調查發現,這些家庭的子女教育觀念參差不齊:有超過80%的家長對孩子教育比較重視,也比較理性,但也有10%左右的家長教育方式粗暴、簡單,信奉“棍棒教育”。同時,由于家庭條件比較優越,70%以上的孩子有零花錢自主支配權。
二是客觀把握他們身上的優缺點,洞明教育基礎。筆者根據觀察和其他科任教師的反饋,發現由于該班學生家庭期望值很高,孩子們總體好學上進,上課能夠配合教師,作業習慣較好,學業成績在全年級位居前列。但缺點也比較明顯:自以為是,目空一切少謙遜;率性而為,待人接物少修養;養尊處優,重智輕勞少磨煉;注重自我,漠視公益少擔當;斤斤計較,寬己嚴人少大度。發現與確認孩子們身上的這些問題,為我們下一步制訂“大氣”教育的目標、措施、路徑、渠道、策略提供了充分依據。
二、以小育大,驅動“兩輪”,聚焦“大氣教育”雙重目標
歐陽修說過:“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學其小而能至其大者。”這就啟示我們,學生教育既要強調由小及大,更要防止因小失大。抓住他們身上共同存在的問題,實行群體治理,才能實現育人模式的新突破?;诖耍P者精心設計了以“大氣教育”為核心的個人和班級目標。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更新觀念,精心設計“大氣少年”個人目標。針對該班學生身上普遍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識過強”的問題,筆者將他們的個人成長目標分解為兩個階段。年度目標:鞏固三四年級教育成果,做到會反省、會寬容、會關心、會理解、會勞動。長遠目標:使每一位學生成長為具有“大境界(愛國愛黨愛社會)、大格局(團結寬容講合作)、大追求(勤奮上進不懈?。保ê喎Q“三大”)的新時代中華好少年。
二是著眼全面,整體確定“大氣班級”群體目標。在確定個人目標的基礎上,把班級目標也分解為兩個階段的目標。年度目標:學風好、班風正,繼續被評為學校文明班級。畢業目標:將本班打造成為知愛國、能奉獻、講正氣、會合作、懂謙讓、有抱負,模范踐行學校“真實”校訓的優秀班集體,“大氣教育”成為本班特色。
三、對癥下藥,抓住“五關”,推動“大氣教育”有效落實
只有將學生置入實踐性、規范性,富有教育意義的情境之中,教育才會有成效。學生身上的問題找到了,班級育人目標也已確定,設計、推動有效的教育活動就顯得十分關鍵。基于此,筆者以抓住關鍵人、景、地、時、事“五個關鍵”為抓手,大力推進模范、儀禮、勞動、責任和寬容等“五大教育”(見下圖)。具體做法如下:
一是挖掘亮點樹標桿:抓住“關鍵人”,開展模范教育。廣泛搜集近10年來本校50多位優秀少年的先進事跡,作為開展模范教育的譜系。按照勤奮學習、遵守紀律、尊敬長輩、樂于助人、講究公德五類,在班上設置“優秀學子大講壇”,講述優秀學生的細節。
二是弘揚傳統強修養:抓住“關鍵景”,開展儀禮教育。筆者所在校園,有建于明代的孔廟大成殿。學校依托大成殿形成了“朱砂啟智”入學禮、“思樂泮水”成長禮和“真實家書”畢業禮等禮儀教育序列。從三年級開始,我們開展了“晨鐘暮鼓”誦讀,品味經典。講述先賢故事,讓學生在聆聽中感激父母之恩、師長之愛、同伴之情。組織儀禮演練,讓學生學會基本禮儀規范。
三是因地制宜重實踐:抓住“關鍵地”,開展勞動教育。學校在校園內設有“沙氏百草園”,分給各班管理。筆者利用這個陣地,提出“我班花園最美麗”口號,利用活動課時間,全班學生10人一組,輪流值班,記載培管情況。班級花圃在孩子們的精心培育下,成為培養孩子們勞動意識、勞動技能和合作精神的“教育園”。
四是共克時艱擔責任:抓住“關鍵時”,開展責任教育。筆者擔任班主任的這兩三年,正是全國上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筆者重點開展了如下工作:一是開展主題朗誦會,使學生學會關心社會。二是開展“我給您上一節防疫課”家庭活動,爭創誠信防疫模范家庭。三是組織了“童眼看社會——后疫情下的民生”小型調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五是美美與共講諒解:抓住“關鍵事”,開展寬容教育。一是組織“家庭故事會”,由姐姐(哥哥)學生分享在家庭中照顧、包容小弟弟、小妹妹的故事。二是組織“寬容系列”讀書活動,推薦《維尼亞傳奇》等一批以寬容為主題的優秀兒童作品。三是組織表演主題歷史劇,學生們自編自演《大度的廉頗》《小氣的周瑜》等,在歷史人物寬容與否的人生成敗中受到教育。
四、目標導引,記錄“軌跡”,形成“大氣教育”育人特色
幾年來,筆者所帶的班級,始終堅持以培養“中華大氣少年”為目標,精心指導學生確立切實可行的階段個人目標,同時以一定方式記錄學生自我努力的軌跡和變化,逐步形成了“大氣班級育大氣人”的管理特色。
一是細化可達目標,讓學生覺得努力就有希望。在教育過程中,我們精心指導學生每學期制訂三個目標:一個“改正性目標”,查找自身一個明顯缺點,作為本學期改正目標;一個“預防性目標”,針對存在的苗頭性問題,作為學期重點防控目標;一個“發展性目標”,尋找學習、思想方面一個突破點,力求再上臺階。
二是記錄努力軌跡,讓學生看得見自己的成長。設計了“成長周記表”,要求每名學生在表上用簡短文字記錄自己所做的事,并將與之相關的材料如證書等收集起來,形成成長檔案。學期結束時,對三個目標的達成進行等級評定,動態化感受一個學期的成長變化。
幾年下來,孩子們身上出現了可喜的“三多三少”現象:集體活動認真負責的多了,敷衍了事的少了;遇到矛盾克己讓人的多了,斤斤計較的少了;熱心公益活動的多了,袖手旁觀的少了。學業、品德取得雙豐收:36人次獲得省奧數、南通市乒乓球等比賽金獎,3名學生被表彰為南通市新時代好少年、三好學生。在全校班級評比中,班級3次被評為優秀班集體。
從個體發展規律來看,盡管兒童自我中心只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低級水平的表現,將會隨著智慧的成長、心智的不斷完善,最終歸于消亡,實現“去中心化”。但作為教育工作者,在孩子們“自我中心意識”的萌發階段,能夠通過積極有效的目標引領、活動滲透,讓成長中的消極“自我中心意識”及時消減,無疑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基于當下班情、生情,在小學班級中大力開展“大氣教育”無疑是必要的。
[參考文獻]
[1]何路.“全面二孩”背景下獨生子女問題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03).
[2]范梅南.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