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現代社會的進步,信息技術已進入千家萬戶,我們的課堂也被信息技術所覆蓋。然而,信息技術環境下課堂教學應該如何進行?教學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信息技術環境下替代式教學策略能使教師在規定的時間內實現教學目標,并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能愉快地進行,同時還能提升教師與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一、教學策略的定義
從廣義上來說,教學策略是實施教學過程的教學思想、方法模式、技術手段這三方面動因的簡單集成,是教學思維對其三方面動因進行思維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單從課堂教學這個狹義的概念來看,教學策略則是為了實現當堂課的教學目標而制定的,具有一定教學途徑、教學方法的教學過程。恰當的教學途徑與教學方法能出其不意地解決課堂教學預設中沒有預想到的課堂生成,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變得更加高效。
二、信息技術環境下替代式教學策略分析
1.信息技術環境下替代式教學策略的概念
簡單來說,信息技術環境下替代式教學策略是給學生提出一定的教學目標,組織、提煉特定的教學內容,安排有效的教學順序,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也可以說是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前學習、課中反饋及創新運用的過程。
2.信息技術環境下替代式教學策略的應用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不是教師簡單制作幾個PPT課件、下載幾張圖片或視頻,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而是以提高教師自身和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為準則,打造高效課堂。信息技術環境下替代式教學策略的精準運用,能夠促進高效課堂的形成。
以口語交際課“心中的偶像”和閱讀推進課《魯濱孫漂流記》為例。在初次設定教學目標時,學校語文教學組還是從傳統的角度出發,試教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沒有太多自我思維,完全跟著教師的教學節奏來學習,課堂氣氛顯得特別沉悶。為了解決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教學組開始嘗試采用信息技術環境下替代式教學策略,在教學過程中側重于運用信息技術,收效有目共睹。
(1)攝影工具的巧妙運用
在教學口語交際課“心中的偶像”時,根據課堂所需,教師布置學生在課前去找尋自己心中的偶像,并改進初次試教中只能口述自己偶像的抽象回答方式,引導學生靈活地借助攝像機、手機等工具。從學生反饋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偶像的范圍逐漸擴大,有警察、醫生、科學家、父母等。接著,教師利用視頻剪輯助手,將學生反饋的視頻組合成一個完整的視頻,課堂中呈現給學生欣賞。從觀看視頻后的感受可以發現,學生的偶像不僅僅是英雄與明星,還出現了清潔工人等。這種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替代式教學策略,脫離了教師的講解,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習過程,不僅增長了學生的見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2)PPT下的“手拳話筒”
偶像這個概念特別枯燥乏味,說起來或許只是幾個詞或者幾句話,這時有效打開學生的話匣子是關鍵。PPT是語文課堂中運用最多的信息技術,也是教師運用最嫻熟的教學手段,通常情況下是以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形式呈現出課堂所需的幾個關鍵點,讀幾次、欣賞幾下是常見的教學形式。如何創造性地運用PPT進行教學呢?
根據交流的注意點、交流的提示與小組交流,團隊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策略:小組交流心中的偶像——全班交流說偶像——爭當小記者三個環節。前兩個環節,學生都能根據教師預設的PPT按部就班地進行交流,且課堂顯得有條不紊。當教師拋出可以就這些問題采訪現場的聽眾時,學生先是震驚,而后大膽嘗試,全場出現了40位小記者。拳頭是他們的“話筒”,PPT上的問題是他們的“金絲線”,喋喋不休的訪問代表著他們思維的跳躍,小記者采訪后的精彩匯報讓所有聽眾震驚。由此可以看出,PPT的創新運用,所呈現的不只是文字,更是學生深刻理解后的個性行為與思維成長。
(3)網絡中的信息截取教學
隨著教育信息化2.0的啟動與運用,教師在教學中不再局限于使用教材、教案,而是開始巧妙地借助互聯網平臺,下載和運用希沃課件、101課件、樂教樂學課件等各類教學課件。
在教學“心中的偶像”時,為了說明不能盲目追星,教師選取網絡視頻——楊麗娟盲目追劉德華事件,利用剪輯軟件截取部分片段并插入PPT中,教學時讓學生觀看視頻并提取信息,同時就該現狀提出自己的見解。最后,學生能夠總結出:追星可以,但不能盲目地、沒有原則性地追星,從而讓這節課在學生的自我總結中得到了升華。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始終作為聽眾的角色,信息技術有效替代了教師的講解,不但使教學內容更為直觀、生動,而且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了充分發揮。
(4)希沃白板5中的課堂活動內化
傳統的語文課堂只是由教師單方面地借助PPT呈現并講解教學內容,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PPT中的預設,在課堂中基本只有聽、看的過程,其思維能力、運用能力等無法得到鍛煉,而且教師也無法有效掌握學生對當堂課知識的接受范圍。希沃白板5作為一款針對信息化教學需求設計的互動式多媒體教學平臺,其中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可以有效解決此類難題。比如通過個別學生上臺演示、集體交流探討、學生之間的競賽等,能使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在教學閱讀推進課《魯濱孫漂流記》時,為了考核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利用希沃白板5中的課堂活動,設計了相關的答題競賽。隨機出現的題目,既考核學生觀看閱讀的速度,又考核學生的分析能力。從課堂表現來看,上臺答題的學生特別認真,臺下的學生也非常興奮,參與的興趣和熱情大大提高,課堂氣氛也達到了高潮。這種教學形式使得教師能準確把握學生對本堂課知識的理解程度、對知識的分析能力,同時使得學生能從緊張的思緒中得到無形釋放,進而更容易進入課堂教學的下一個環節。
總之,信息技術環境下替代式教學策略依托的還是教師的素養和教學水平。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養水平和教學能力,巧妙運用信息技術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培養優秀人才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