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有效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當下互聯網技術對我國傳統餐飲產業產生了重大影響,有效帶動了餐飲產業的變革和發展。基于此本文對互聯網背景下我國餐飲企業當前競爭環境進行分析,并對當下我國餐飲企業的競爭力影響因素進行探討,以期能夠推動我國餐飲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餐飲企業;競爭力
引言:“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給各行各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互聯網+”的大力推動下,有效推動了我國傳統餐飲產業結構的變革和優化,當下我國餐飲企業正處于變革的關鍵時期,傳統的餐飲產業經營模式已逐漸趨于飽和,而借助互聯網的宣傳治理,不僅能夠對顧客的需求進行深層挖掘,還有助于拓展當前的餐飲產業鏈。由于文化和口味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餐飲體系的融合,但當下實現餐飲體系的規范化管理已經成為時代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所以我國餐飲企業就需要結合自身的特點,積極利用當前“互聯網+”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實現對自身的優化和改革,提高自身的競爭力,使餐飲企業在當下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中謀得一席之地。
一、我國餐飲企業所處的競爭環境
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我國餐飲產業不僅面臨著內部競爭的壓力更面臨著外部潛入者的威脅,當下我國的餐飲產業也逐漸趨于飽和。除此之外,雖然我國餐飲產業發展時間較長,但總的來說我國的餐飲企業自身還沒有形成統一完善的管理模式,在市場占有率方面相對較為分散,與發達國家餐飲企業之間的差距較為明顯。
1.行內競爭威脅
現如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人們對餐飲行業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給餐飲行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餐飲行業不僅需要具有較高的食物質量和良好的就餐環境,更重要的是還要具有高質量的服務。相較于其他行業來說,我國餐飲產業是對外開放較早的一個產業,1987年肯德基就入駐我國。西方快餐的統一標識、規格、采購以及價格引領我國中餐發展的同時,也使中國餐飲的格局發生了改變。中國品牌研究院學者朱丹蓬認為西方餐飲的本土化嚴重影響了我國餐飲行業的發展。通過發展的眼光來看,西方餐飲的本土化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餐飲行業的發展,許多國人也由于西方快餐的影響而改變了飲食習慣,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中餐內部競爭。
2.潛在新進者的威脅
餐飲行業也有高中低檔之分,就目前我國餐飲行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餐飲行業都處于中低檔,高檔餐廳的數量相對較少。并且我國的餐飲行業市場占有率相對分散,使得整個餐飲市場處于完全競爭市場,這也加劇了餐飲行業內部競爭。當前品牌效益在我國具有較為明顯的影響力,外界發達國家的一些知名餐飲品牌一旦入駐我國,其不僅具有較高的利潤,而且由于品牌效應還會吸引大量的顧客,這就加劇了我國原有餐飲產業競爭的激烈程度。除此之外,當下十分流行的一句話是“干掉你的不一定是同行,還有可能是跨界”,越來越多的明星依靠自身的知名度也開始紛紛轉投國內的餐飲市場,明星依靠自身的知名度能夠使餐飲行業具有較高的利潤和客流量,這也增加了我國傳統餐飲產業經營的難度,所以當下餐飲產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需要積極謀求變革,抓住“互聯網+”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實現餐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3.代替產品的威脅
中國人在替代品方面的研究可謂一絕,例如當下化妝品行業的代替品,這種代替品又被稱為“平替”,當下我國許多大牌幾乎都有平替。除此之外,我國各行各業都存在代替品的威脅。而我國的餐飲行業可謂集天下大成,不同的菜系和菜品都有著較強的替代效應。我國成都、貴州等區域飲食以辛辣為主,所以清淡的飲食無法在當地得到有效推廣。例如海底撈就未在我國廣西、福建等地區進行推廣,但也使得其他牌子的火鍋得以發展。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使得越來越多國外品牌入駐中國,人們對餐飲的選擇更為廣泛,使得人們不再只追求餐飲的口味和價格,更追求服務質量、契合度。所以當下誰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心理就留住了更多的消費者。
4.購買者的威脅
我國的餐飲已經處于飽和狀態,供需的失衡使得人們對餐飲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人們在餐飲消費的過程中,更喜歡用自己的主觀體驗去衡量評價餐飲行業,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迎合消費者的喜好已經成為餐飲行業首要考慮的問題。當下人們對餐飲行業的評價已經由傳統的“好不好吃、劃不劃算”變成當前“吃的開不開心”,因此越來越多的餐飲行業也開始逐步加強對服務的重視程度。在這種環境下海底撈可以說做到了極致,海底撈公司重點培訓了員工的服務,而其服務效果確實優化了當前餐飲行業的三觀,這一做法也使海底撈公司在我國得到了迅速的擴展。
5.供應鏈的威脅
食品安全問題永遠是餐飲行業基礎中的基礎,供應鏈安全也是確保餐飲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好的供應鏈不僅能夠保證食品的安全,還可以降低采購成本。根據美國密歇根對采購供應鏈的研究,供應產品能夠有效降低采購成本,通過對采購材料進行深層挖掘,甚至可以將成本降低42%。因此我國的餐飲企業也需要加大對采購的重視程度,通過建立完善的采購系統,并與供應商進行價格談判,從而保證采購質量的同時還能夠有效降低成本。
二、我國餐飲企業競爭現狀分析
1.缺乏核心技術,產品質量不穩定
由于過去我國國情的影響,所以我國餐飲行業起步較低,雖然近些年來我國餐飲行業有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之間仍存在一些差距。當前我國已經步入現代化時代,在這個大背景下核心技術、標準化已經成為餐飲企業的標志。當前外國一些發達國家在餐飲經營中貫徹“3S”標準,通過在餐飲企業中落實標準化、簡單化、差異化到管理理念,有效提高了餐飲企業的服務質量。日本公司也積極借鑒3S理念,創造出符合日本國情的經營規范。目前我國大多數餐飲企業都是個人經營,餐飲企業中小型偏多,并且由于市場占有率低所以使得整個餐飲企業處于完全競爭環境,加劇了國內餐飲企業競爭的壓力。再加上大多數餐飲企業生產速度慢、產量小,這嚴重影響了行業標準的落實和實施,進而造成產品質量不穩定。
2.品牌意識淡薄,缺乏文化內涵
品牌營銷是通過宣傳等方式讓顧客對企業的品牌和企業文化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利用品牌效應能夠使企業保持良好的競爭優勢。因此餐飲企業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品牌營銷,盡可能構建高品位的營銷理念,從而為企業吸引到更多消費者。就目前我國餐飲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大多數餐飲行業都采用傳統的管理方式,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餐飲產業的發展,但當下隨著餐飲產業所面臨的內外界沖擊力不斷加強,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時代和社會發展的要求。所以餐飲企業就需要結合自身的文化特點,塑造良好的、個性鮮明的企業形象,進而增加餐飲企業的辨識度。但相較于發達國家來說,我國大多數餐飲品牌在品牌營銷方面仍處于初級階段,營銷活動單一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消費者的體驗感。
3.人力資源管理差,企業上限有限
隨著當下人們對餐飲行業要求不斷提升,使得餐飲行業對人員的專業素養要求越來越高。相較于其他行業來說,餐飲行業工資較低企業入職門檻相對較低,因此從事餐飲行業的人員專業素養相對較低。當下餐飲企業的管理力度不斷增強,但并未對員工進行企業文化熏陶,不尊重員工需求、不重視員工培養等問題時有發生,造成員工對餐飲企業缺乏歸屬感,導致餐飲企業的人員流動高居不下。這不僅造成餐飲行業大量人才流失,更重要的是影響了餐飲行業的服務質量以及增加培訓成本。除此之外,相較于基礎員工來說餐飲企業高級管理人才缺乏,大多數餐飲企業的管理人員主要是通過底層奮斗一步一步升職管理崗位,但是由于其缺乏系統性的培訓,所以在管理方面缺乏對企業長遠定位的能力。
三、構建“互聯網+”餐飲企業價值鏈模型
1.價值鏈環節變革
(1) 信息共享
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發展,當下越來越多的新興技術被應用到各行各業中,“互聯網+”的概念也逐漸被提出,“互聯網+”簡單來說就是利用當下先進的技術與行業相融合,進而推動行業的進步和發展。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餐飲行業中,能夠有效打破傳統餐飲行業的地域限制,顧客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線上進行產品選擇、點菜、口味選擇以及評論等,這不僅能夠有效提高餐飲行業的服務質量,還能夠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除此之外,利用當下先進的技術還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對稱的影響。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餐飲行業中,使得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了明顯的提升,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餐飲企業之間的競爭。
(2) 平臺優化
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餐飲企業中,可以構建完善的餐飲管理平臺,該平臺不僅包括供應鏈管理,還包括顧客管理、服務評價、生產管理、銷售管理等一系列功能,通過這些功能不僅能夠保證產品供應的安全性,而且通過對該平臺中的數據進行分析,還能夠實現對顧客點對點的服務,提高企業運營效率的同時還有助于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互聯網+”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具有較高的共享性,所以利用“互聯網+”技術還可以拉近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并結合消費者的建議對企業存在的問題積極改進。
2.重構價值鏈模型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巨大的改變,有效推動了我國傳統企業的轉型和發展,所以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餐飲行業中,也可以實現對餐飲行業的生產流程優化。因此餐飲企業就需要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所帶來的優勢,抓住契機重構餐飲企業價值鏈。
(1) 采購環節
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采購環節中,可以借助互聯網的共享能力使采購過程更加透明,而且還可以對采購對象的行為進行甄別,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采購成本。采購人員可以通過線上招標的方式來進行原材料采購,通過這種方式不僅有助于營造公平、透明的競爭環境,還有助于充分展現供應商的實力,為企業謀取更多的利益。
(2) 營銷環節
由于當下我國城市節奏不斷加快,所以人們對餐飲產品的便利性和速度要求不斷提升,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互聯網平臺營銷的方式也越來越多。當前我們常見的互聯網營銷方式主要包括美團、餓了么等外賣產業,但也有部分餐飲企業建立了微信小程序、抖音等營銷方式,通過這種線上的宣傳方式,不僅能夠拓寬宣傳范圍,還有助于樹立品牌效益。而且當前大多數線上銷售都有評價區,在評價區人們可以了解到產品的各項信息,使產品銷售更具有針對性。相較于線下宣傳的方式,線上宣傳銷售的方式不僅能夠節省大量的時間和勞動力,還有助于為顧客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
(3) 產品配送環節
傳統餐飲產業最大的問題就是餐飲產業想要獲得更多的利潤就必須不斷擴充店面,只有大量的店面以及良好的地理位置才能獲得一定規模的流量。但這種銷售模式不僅限制了用餐人員的范圍,而且長此以往不利于餐飲企業的發展。而通過“互聯網+餐飲”的模式,能夠有效克服傳統餐飲企業在地域上的限制,有效拓寬了產品的銷售面積,節省店面成本的同時,也有效減少了店面擴張所帶來的風險。
(4) 售后服務
近些年來隨著餐飲行業規模的擴展以及線上銷售模式的發展,我國餐飲店面的數量不斷攀升。但由于2020年的新冠疫情影響,我國部分中小型餐飲企業數量減少,使得中國餐飲企業出現連鎖化集中化發展,餐飲企業的發展也使得線上線下銷售管理不斷完善。當下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網上查找到相關店面的信息評價,然后結合自己的口味選擇合適的餐廳用餐。互聯網的發展給消費者之間以及消費者同商家之間建立了完善的交流平臺,大大縮短了顧客與顧客之間以及顧客和商家之間的距離,可以幫助餐飲企業留住更多的消費者。除此之外,當下互聯網平臺的發展,也擴大了商家的宣傳范圍,有助于幫助餐飲企業樹立品牌效應。
四、“互聯網+”背景下餐飲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分析
1.采購能力
食材的新鮮度是影響餐飲企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大多數餐飲企業都將食材的新鮮度定為企業管理的重點目標之一。而相對來說新鮮的食材價格更為昂貴,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利潤,所以為了降低原材料的成本,餐飲企業就需要結合餐廳運行的情況合理控制采購成本和存貨成本。
(1) 網絡采購
良好的食材品質有助于提升菜品的口感,所以采購可以說是餐飲企業的核心,而材料放置一段時間后其新鮮度就會大打折扣,所以采購人員在采購的過程中就需要結合餐廳的具體情況,使采購既能滿足生產需求還可以保證產品的新鮮。相對于線下采購來說,網上采購的方式更為便捷便宜,但網上采購無法查看產品的新鮮度。所以在進行網上采購的過程中,采購人員需要貨比三家,通過實際對比了解產品的新鮮度,進而建立完善的網絡采購體系,通過一站式的食材采購有效降低原材料的成本。
(2) 存貨管理
存貨管理是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會進行的一個重要步驟,通過存貨可以保證企業內部的正常運行,而相較于其他產業來說,由于食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餐飲企業存貨管理的好壞已經成為影響餐飲企業發展的重要問題。而存貨管理不僅涉及食材的新鮮度,還涉及儲存的合理性,過多的食材雖然能夠保證餐廳的正常運行,但會影響資金的流動性,也會增加儲存的成本。而少量的食材則會影響餐廳的正常運行,所以這也增加了餐廳儲存管理工作的難度。而利用“互聯網+”技術,則可以實現對當下存貨的實施管控,這樣采購人員就可以結合存貨的具體情況來購買產品,有效提高存貨的更新速度,為企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生產能力
(1) 產品設計
在當下的餐飲產業中,經典菜式是為了留住顧客,而新菜式作為企業的亮點是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所以當下餐飲企業就需要結合自身經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產品去吸引更多的顧客。在新菜品的設計上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找到當下人們所關注的熱點,通過將菜式與熱點相結合從而吸引更多的顧客,并依據顧客的點評來制定下一步生產計劃。
(2) 質量管理
作為餐飲產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證產品的質量,所以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注重產品質量的管控,但產品質量管控并不僅包括原材料和產品制作,更包括經營、服務以及銷售人員的素質管理,只有將技術與產品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夠形成一套完整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銷售能力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應用和發展,我國餐飲行業也逐步形成了O2O的銷售模式,O2O又被稱為離線商務模式,也是我們當下常說的線上營銷。近些年來我國的線上營銷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也推動了我國餐飲行業的發展。相較于傳統的線下銷售模式來說,O2O的銷售模式不僅可以有效省去門店租賃的費用,還有助于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模式,消費者可以通過留言選擇產品的口味、分量、所使用的材料等,使用餐更具有針對性。而且用戶還可以通過相應的平臺對產品進行反饋,起到督促餐飲行業發展的作用。
餐飲產業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產品的銷售,只有通過銷售才能夠實現企業的發展,所以當下餐飲產業就需要積極利用“互聯網+”所帶來的優勢,在店鋪內利用二維碼讓顧客進行點餐服務,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減少人員成本,而且還提高了就餐速度,為餐飲企業謀取更多的利潤。而且利用“互聯網+”的優勢,還可以有效增進與顧客之間的聯系,積極聽取顧客的意見或建議,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原有產品以及服務等管理進行改良,從而提升餐飲企業與顧客之間的黏度。例如可以通過定期舉辦“免費試吃”、“忠粉節”等活動,來提升顧客到餐廳就餐的熱情。
4.業務流程優化能力
當下的餐飲行業競爭并不僅取決于菜品是否好吃以及價格是否合理,還與地理位置等因素有關,通過當下流行的話來形容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所以可以說餐飲行業的競爭是一項綜合性的競爭。因此為了實現餐飲行業的長久發展,就需要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對信息進行深層的挖掘,并加強對店面的宣傳力度,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而為了留住顧客,餐廳還需要通過完善的配送系統、客戶反饋系統來提高服務質量。
五、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的應用和普及對于我國餐飲產業來說是實現進步和發展的重要途徑,而不是對傳統餐飲產業的挑戰,所以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正視“互聯網+”時代的作用,緊跟時代和社會發展的潮流,積極利用“互聯網+”所帶來的優勢,不斷強化企業的信息管理、創新餐飲企業商業模式,利用“互聯網+”所帶來的資源實現對現有餐飲產業的創新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包翼.“互聯網+”背景下餐飲企業競爭力影響因素研究[J].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19,35(06):33-37.
[2]劉曉麗.整合營銷策略提升中小餐飲企業競爭力探析[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8(11):269-270.
[3]帥靜,黃瑩,賈嘉.把握贛菜文化競爭力影響因素,提升贛菜競爭實力[J].家庭生活指南,2018(10):26.
[4]楊柳.中國餐飲產業競爭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
[5]李曉英,楊銘鐸.提升中小餐飲企業競爭力的對策分析[J].商場現代化,2006(34):185-186.
作者簡介:王宇(1982- ),女,漢族,山東蓬萊人,本科,本科主修會展經濟與管理,北京航天華盛科貿發展有限公司,主任助理,中級工程師,目前主要從事餐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