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春陽
【摘要】將廉潔教育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是我們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和拓展,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和時代呼喚。深入闡釋廉潔教育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價值邏輯、實踐邏輯,探索廉潔教育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現實路徑意義重大。
【關鍵詞】廉潔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現實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2.15.010
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構筑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用理想信念強基固本,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用優秀傳統文化正心明德,補足精神之“鈣”,鑄牢思想之“魂”,筑牢思想道德防線,要有效防止腐敗滋長,把反腐敗防線前移。[1]廉潔教育是拒腐防變的重要措施,是反腐敗防線前移的重要環節。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事關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之人。將廉潔教育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是我們黨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和拓展,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和時代呼喚,其目的在于引導新時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正確的事業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交友觀,在大學校園環境中形成“以廉為榮、以腐為恥”的良好風尚和文化氛圍,不斷彰顯清廉之美,形成清廉之治,凸顯清廉之效。
歷史邏輯: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紅色基因
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2]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廉潔思想觀念、價值理念、人文精神與道德規范,塑造了中華民族獨有的廉潔精神標識,培育了中國人民的崇高價值追求。中華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博大精深的廉政思想。儒家崇尚“禮樂”,提倡“忠恕”“中庸”,主張以仁為本、為政以德,以禮為準、律己修身,以義為繩、唯德是用。法家重視“順民”“選賢”,主張為吏以廉、以廉為本,主張因“勢”倡廉、本“法”興廉、以“術”促廉。道家倡導“無為而治”,主張順應自然天道、滌除玄鑒、澄心清意,做到清靜無欲、少私寡欲、見素抱樸,提出最理想的國家治理是“大制不割”,即完善制度而不去傷害百姓利益。在中國古代社會,以德養廉是廉政建設的優良傳統,且始終圍繞中國古代政治家、文人騷客的政治抱負展開,推動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演進,為新時代開展廉潔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
承繼于黨辦大學的革命品格與紅色血脈。陜北公學作為抗戰時期我們黨在陜甘寧邊區獨立創辦的第一所以培養抗戰民眾干部為目標的學校,對中國近現代教育的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和深遠影響。毛澤東同志在給陜北公學的題詞中寫到:“要造就一大批人,……這些人是胸懷坦白的、忠誠的、積極的,與正直的。這些人不謀私利,唯一的為著民族與社會的解放。”[3]毛澤東同志的重要題詞蘊含著深刻的廉潔教育思想,這也成為陜北公學鮮明的教育原則和獨特的校風。陜北公學獨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是我們黨開展廉潔教育的寶貴財富,為當前把廉潔教育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提供了有益啟示。2007年,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引導大學生樹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信念,不斷提高大學生的道德自律意識,增強拒腐防變的良好心理品質,逐步形成廉潔自律、愛崗敬業的職業觀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努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到了陜北公學的“政治教育”,并強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到高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中,開創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理論邏輯:弘揚馬克思主義政黨優良傳統
以自我批評為核心。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沿革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革命性和批判性,不斷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在不斷自我革命的過程中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自我批評是改造人的主觀世界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手段。大學生在接受廉潔教育的過程中,對個人的思想、行為、現實情況等方面的差距進行反思,從而產生改變自身及社會的精神動力。可以說,沒有反思的廉潔教育,即沒有自我批評的廉潔教育,就沒有自我革命的內源性核心動力。自我革命與自我批判是無產階級政黨的鮮明特征。開展廉潔教育是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的前瞻性舉措,自我批評構成廉潔教育“不想腐”環節的重要內核,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中有效融入廉潔教育,既是在新時代對馬克思主義批評與自我批評思想的發揚光大,也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重視。
以永葆先進性、純潔性為追求。堅持黨的先進性與純潔性,是我們黨永葆生機和活力的重要前提。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推動事物向前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內部矛盾的激化和斗爭。先進的社會力量會有意識地發動內部一切積極因素同全部消極因素作堅決徹底的斗爭,從而保持自身的先進性,不斷推動自我進步。廉潔教育以永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為理論追求,這就使得中國共產黨人在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同時,在思想性、無私性、創新性、政治紀律性等方面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發揮先鋒模范和領導作用,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革命斗爭、指導改造自身的革命實踐。大學生將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肩負起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將廉潔教育融入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凸顯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進性,是黨對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的高瞻遠矚,彰顯我們黨作為一個成熟的、先進的、充滿活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品格和責任擔當。
價值邏輯:彰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樹人的價值旨歸
落實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時代要求。2017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培養又紅又專、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中指出,要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努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020年,中共教育部黨組等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若干措施》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日常廉潔教育和重要時間節點廉潔提醒機制,把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校落實落細。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快構建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實施時代新人培育工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齊抓共管機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4]2022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的通知》中指出,要以理想信念強基固本,以先進文化啟智潤心,以高尚道德砥礪品格,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推動廉潔文化建設實起來、強起來,不斷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會清朗。[5]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明確指示,使廉潔教育深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順理成章,這更加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落實了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要求。
體現高校黨委落實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擔當。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重申了“從嚴治黨”概念,指出“無禁區、零容忍”的反腐敗工作方向。作為反腐敗斗爭的重要陣地,高校黨風建設的成效關系到國家人才隊伍建設的根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層層設防,要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開展有針對性的黨性教育、警示教育,用廉潔文化滋養身心。[6]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已成為黨的反腐倡廉建設重要環節,順利開展高校黨風廉政工作,對高校黨建工作、人才培養、校園風氣有著深遠影響。這就要求高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文明素養、社會責任意識、實踐本領,建立與課堂教學相銜接、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與人才培養口徑相一致的廉潔教育長效機制,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形成干部廉潔從政、教師廉潔從教、學生廉潔受教的清風正氣。
實踐邏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成長成才重要論述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薪火相傳,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青年運動規律,加強黨對青年工作的領導,推動青年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廣大青年要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模范,帶頭站穩人民立場,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要做崇德向善、嚴守紀律的模范,帶頭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嚴格遵紀守法。[7]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成長成才的重要論述飽含著對廣大青年筑牢廉潔意識的殷切期望,為高校構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培養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指明了方向。
堅持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發力,確保廉潔教育入腦入心。大學課堂是高校教學的主陣地,更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要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切實推動廉潔教育“三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工作。一要充分發揮思政課程的引領作用,將廉潔理論和廉潔文化真正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中。比如,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向大學生講述歷史上的腐敗現象給社會和人民帶來的沉重災難。二要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強化作用,將廉潔思想有機融入課堂教學過程中。例如,醫學類專業課程要教育學生堅守技術與人文并舉、智慧與美德雙馨的傳統,引導學生堅定信奉人道主義的職業理想、恪守救死扶傷的職業價值、遵循社會效益優先的職業精神,終身維護真誠、高尚、純粹的職業榮譽。
堅持學校治理和文化建設相輔相成,確保廉潔教育潤物無聲。一是高校要強化組織領導,完善頂層設計,把廉潔教育融入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方面、全過程。高校要將廉潔文化融入到大學章程和各項管理制度中,尤其是與大學生日常教育相關的《大學生學籍管理規定》《獎助學金暨榮譽稱號評定辦法》《大學生免試攻讀碩士(博士)管理規定》《畢業論文(畢業設計)管理辦法》等文件制度中必須強化學生的廉潔意識、責任意識、法紀意識、擔當意識。二是高校要充分利用現有文化設施和教育場所,加強廉潔文化教育陣地建設,設立廉潔文化標語、標識、提示牌、景觀等,讓廉潔教育如雨露般浸潤學生的心田,切實增強校園廉潔文化的滲透力、感染力。充分利用好校報、校園網、宣傳欄、新媒體等載體,及時宣傳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成果。深入開展紀律教育、警示教育,把黨規黨紀學習教育納入青年學生日常教育培訓內容,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引導青年學生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
堅持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同頻共振,確保廉潔教育外化于行。一是高校要充分利用大學生社團的活動育人、組織育人功能,在學生中精心設立以“廉潔”為主題的社團組織,廣泛開展以廉潔為主要內容的書畫作品展、演講比賽、辯論比賽、征文比賽等,定期舉辦廉潔文化周或廉潔文化月,增強活動影響力。高校要積極支持社團不定期開展道德模范、時代楷模等先進典型進校園活動,在大學生中積極營造崇尚模范、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二是高校要引導大學生在社會體驗中提高廉潔意識,組織學生開展生產勞動、社會調研、文化下鄉、智力幫扶、志愿服務、公益活動、勤工助學等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勞動創造美好未來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8]高校要帶領學生主動“走出去”,爭取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的支持,共同培育和建設一批廉潔教育基地、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先進典型示范基地等,實現校地資源共建共享,構建學校與社會的育人共同體,積極營造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相融合的良好氛圍。
注釋
[1][6]《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提高一體推進“三不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贏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新華網,http://m.news.cn/2022-06/18/c_1128753531.htm,2022年6月18日更新。
[2]《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2014年5月5日更新。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思想年編(1921~1975)》,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第172頁。
[4]《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7/12/c_1127647536.htm,2021年7月12日更新。
[5]《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新華網,http://www.news.cn/politics/zywj/2022-02/24/c_1128413306.htm,2022年2月24日更新。
[7]《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網,http://www.news.cn/politics/2022-05/10/c_1128636343.htm,2022年5月10日更新。
[8]李志兵:《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路徑探賾》,《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年第19期。
責 編∕張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