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小彥
網絡的普及實現了各種教育教學資源和知識的互聯互通,小學生可通過多媒體、互聯網的課堂教學和自主學習完成對知識的掌握。智慧課堂是利用互聯網平臺,通過整合各種教學資源、拓寬知識視野、增強課堂互動和加強教學管理流程,最終完成教學任務。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并不是如此完美,教師和學生中存在各種問題,與STEM教育理念相結合,可激發學生的內生動力,滿足學生需求,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等。
智慧課堂教學是以教學組織結構為主體,將教學方式分為兩個層次,即團隊協同學習和個人自主學習。團隊協作學習是通過團隊成員交流討論完成學習任務、掌握知識點和理解課文的過程,而個人自主學習是以個人自學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和掌握知識的過程。STEM是英文縮寫,它分別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四個單詞。STEM教育是當前國內外比較流行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它將語文知識與科學、數學、工程和技術相融合,實現了課程的專業化與教學活動內容的廣泛化,增長了學生的見識,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一、智慧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的優勢
(一)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智慧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自主完成學習任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強弱的評價主要是看學生能否靠自己的能力突破學習中的困難和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智慧課堂給了學生更多的自由學習與思考的余地,使學生利用自由時間完成學習任務。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時,以學生的思考和回答問題能動性判斷學生的學習態度,確定他們的學習態度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除此之外,學生在課堂上自學時間的長短也非常重要,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能夠節約出更多的時間獨立思考問題。
(二)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智慧課堂教學過程中,確定了共同的教學目標之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相互交流與學習,可以解決學習中的難題,還能培養小組的默契。學習小組可由組內異質小組和組間同質小組組成。所謂組內異質學習小組是指由學習能力和愛好特長存在差異的學生組成的小組,而組間同質小組是指由學習能力和特長愛好基本一樣的學生組成的小組。小組成員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及相應的評價標準,這樣的小組建構有助于學生各司其職,齊心協力,一起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小組合作的智慧課堂教學往往能夠呈現精彩的學習成果,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得到更多的體現。
二、智慧課堂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的問題
一是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不高。雖然小學語文教師都是專業科班出身,但是他們在智慧課堂教學活動中綜合能力顯得不足,對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較差。二是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相對比較簡單,教學理念跟不上時代,積極性不強,嚴重影響著智慧課堂教學的成效。三是教學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當前,傳統的閉卷考試依然作為評價智慧課堂教學成果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閉卷考試試題的書本知識較多,靈活運用的試題較少,導致學生成績與平時課堂良好表現有巨大反差。
(二)學生方面的問題
一是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智慧課堂開展拓展式教學,涉及的知識點全面、貼近生活,而且花費的時間較多,教學內容無法死記硬背,而傳統的考試方式還是以書本知識點的閉卷考試為主,教學成效無法體現,導致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較低。二是智慧課堂的學習方法缺少智慧。小學生由于年齡的關系,對語文智慧課堂上的學習方法無法正確理解,此外學生現有的知識積累程度不夠,生活經歷不足,生活感悟能力較差,使得開展智慧課堂教學活動難度較大,學生對大部分智慧課堂教學內容難以理解,為了加深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只能采取死記硬背、按部就班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學習成效不理想。
三、結合STEM教育提高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模擬教學情境,激發探究動力
智慧課堂結合STEM教育,設置學生喜歡的教學環境,如游戲場景、生活場景或者工作場景等,換一個視角,增強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時刻關注教學內容,隨時根據教學情境補充教學資料,增加教學語境,豐富教學內容。在智慧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使用幽默、詼諧、生動的語言,使學生感受到語言表達的愉悅感,而且教師運用肢體語言、表情語言與學生互動,能引起學生的心靈共鳴,讓學生感受到課本知識就在生活中。
(二)組織交互活動,滿足學生需求
如何使互動在教學中成為常規活動呢?教師要建立師生互動交流的渠道,互動交流的問題不僅僅限制在語文知識的范圍內,也要涉及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而且問題的設置由易到難、有序推進,從而能夠有效地解答問題,幫助學生完成教學目的,實現知識的積累。如果師生互動的問題難度較大,學生無法理解,就會打擊學生互動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抑制學生學習的動力。在教學交流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錯誤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表達符合自己價值觀的見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三)創造成功體驗,提升學習成就感
如果學生長時間學習無成效,就會產生失落感和挫敗感,可能對學習自暴自棄。相反,學習成績比較顯著,會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在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讓每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都有獲得成就感的機會。STEM教育理念為語文教學活動提供了與其他學科融合的思想和意識,使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視野添加不同領域的知識。在智慧課堂與STEM教育結合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了解語文學習對未來生活和工作的意義,學生明白了學習語文的價值,學習的動力才能激發出來。
(四)公正教學評價,強化學習興趣
在語文智慧課堂中,教師以STEM教育理念為指導,設計一套科學的評價標準,多因素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效,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和參與的課堂活動形成正確的認識,在認識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改正問題。教師在評價學生學習成效時,要盡量減少負面的評價內容,多一些鼓勵性和表揚性的評價。教師在使用表揚性和獎勵性評價時,要注意評價的時機、評價的次數,表揚性的評價要恰到好處。STEM教育理念能提高智慧課堂的效率,改變通過考試進行評價的方式,拓寬教學評價的視野,增加教學評價的方法,將課堂測評與期末考試相結合,將閉卷考試和開卷考試相結合。
四、STEM教育模式下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設計案例分析
以《荷花》為例,在STEM教育模式的指導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一)教材設計目標
《荷花》以敘述文的形式書寫,文中用了比喻、擬人、聯想的手法,從植物的描述再到人的聯想,以景思情,符合人性的思維發展脈絡。根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揮啟發和引導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讀寫和小組討論方式開展課堂活動。教師要不斷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路徑,幫助學生掌握綜合性的學習方法,將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結合起來,利用其他學科知識不斷豐富語文學習素材。
(二)活動分工
教學活動可采取游戲方式,隨機組合,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小組,之后對《荷花》中荷花、小鳥、公園進行討論,并且詳細記錄討論交流的結果,最后選出代表在講臺上發言交流,這為學生的協作學習打下了基礎。
(三)問題情境創設
教師可以提問學生見過的荷花、鳥兒、公園等的樣子,學生基于以往的生活經驗,可以講述自己見過的荷花、去過的公園等,并講講在生活中遇到哪些像荷花一樣漂亮的花,荷花和其他花兒之間的差異。
(四)跨學科內容融入
本節課為三年級課本的內容,因此,根據年級教材的難易度,將其他學科相應難度的內容增加進來,如將自然學科、地理學科等的知識融入教學內容中,使學生在學習課文《荷花》的過程中了解與課文相關的地理知識、生物知識和數學知識,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認識。
(五)活動實施
在教學情境導入過程中,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可通過課前預習、課中討論和課后復習等環節思考問題的答案。對于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需要通過多次的朗誦才能體會到作者寫作的意圖,教師可領讀或者學生泛讀,讓學生逐字逐句理解課文,才能學透課文。
(六)評價過程
在教學活動結束時,教師對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作出全面合理的評價。教師的評價以鼓勵為主,批評、找問題為輔,對綜合素質較高、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給予較高的評價,也要指出他們的缺點;對于學習較差和反應慢的學生多給予鼓勵性評價。
五、結語
智慧課堂與STEM教育的有機結合,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具有深遠的意義。本文探討了小學語文智慧課堂與STEM教育相結合打造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小學生就像一張潔白無瑕的紙張,需要用美麗的圖畫去填充,對此教師要采取多種措施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