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蓉
瞧!午餐時間到了,哭著鬧著不吃的,綠葉菜挑在桌子上、吐在地上的,嚼著青菜作嘔的……“吃菜難,難于上青天。”我們感慨道,解決挑食的問題自然成了迫在眉睫的大事。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如此多的挑食現象呢?寶寶們拒絕吃所有的蔬菜嗎?還是有特殊的偏好呢?為了搞清事情的原委,我們制定了《進餐情況觀察記錄表》。通過為期一周的觀察,我們發現,寶寶們并不是把所有的蔬菜都拒之門外,而是唯獨綠葉蔬菜成為眾矢之的,居然占比85%。
怎樣才能讓寶寶們喜歡吃綠葉蔬菜呢?《游戲課程》一書中指出:過程和幼兒取向的課程注重幼兒的需要、興趣和能力,著重幼兒的自主性,提供幼兒第一手的經驗,強調幼兒自己學習及如何學習的過程。因此,我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采用環境、材料激趣法,針對小班幼兒好動、好奇的特點,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變被動為主動,深入了解蔬菜、喜歡蔬菜、嘗試吃蔬菜,逐步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一、找一找:蔬菜秘密我發現
要讓寶寶們喜歡吃蔬菜,首先得了解蔬菜。于是我們開展了這樣的晨談:蔬菜長什么樣?蔬菜到底長在哪里呢?瑤瑤說:“我家的菜園里有菜。”蕊蕊說:“菜場里可以買菜。”于是“找蔬菜”行動開始了,周末寶寶們變身為菜農,走進家里的菜園,看看蔬菜寶寶,照顧蔬菜寶寶。農貿市場里也有好多蔬菜寶寶,拉上爸爸媽媽去逛一逛吧!白白胖胖的花菜寶寶,紅彤彤的番茄寶寶,長長的黃瓜寶寶,一個個昂著頭對著人微笑呢。寶寶們甭提有多高興了,蔬菜的種類可真多,顏色也分外討喜,寶寶們好像有點心動了。
二、說一說:蔬菜知識我知道
周一的分享會上,寶寶們儼然一個個小學問家,介紹著自己帶來的蔬菜:“西蘭花,是綠色的,像花兒一樣。”“這個是南瓜,可甜了。”,“生菜是漢堡包里夾的,可以生吃哦。”……頓時,活動室里好不熱鬧。這么多的蔬菜,讓我來數一數: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哪個蔬菜寶寶最多呢?讓我們來排排隊,該怎么分呢?蕊蕊說:“可以把土豆放一個籃子,把青菜放一個籃子。”小寶說:“可以把青菜放進綠色的籃子里,番茄放進紅色的籃子里。”寶寶們用自己想出的方法,把蔬菜放得整整齊齊。
快看,他們還選取了蘿卜、茄子、青椒、番茄等六種喜歡的蔬菜作為每張桌子的標記,涵涵自豪地說:“我是番茄組的,因為我最喜歡吃番茄了。”
三、玩一玩:蔬菜游戲我做主
隨著各種蔬菜的收集和展示,孩子們的自主游戲開始了。瞧,美工區內,圓乎乎的南瓜貼上了眼睛、鼻子、嘴巴,扎上小辮子,笑瞇瞇的南瓜娃娃就呈現在了眼前;青菜根、切開的蓮藕,雕刻過的胡蘿卜,蘸上顏料就能印出一件件漂亮又時尚的衣服;表演區里,蔬菜搖身一變,成了各種裝飾品:項鏈、小裙子、腰鏈……打扮起來秀一秀,真酷!角色區里,用蔬菜串起來的烤串烤好后叫賣,再到娃娃家里喂給娃娃吃,那是一種特別的體驗。
四、嘗一嘗:蔬菜營養多又多
兒歌《蔬菜歌》、繪本《好喜歡吃蔬菜》《蔬菜湯》是寶寶們茶余飯后的精神食糧,丫丫說:“多吃胡蘿卜對眼睛好。”淘淘說:“大力水手吃菠菜有力氣,我們也要多吃菠菜。”通過閱讀繪本,寶寶們知道蔬菜里有好多好多的營養,大家吃了身體會更健康。還有很多關于蔬菜的歌,這不,每天吃飯之前寶寶們都會一起唱唱蔬菜之歌。
蔬菜沙拉既簡單又美味,一定難不倒大家。在老師的帶領下,有的洗菜,有的切菜,有的負責攪拌。一番熱火的朝天的勞作后,蔬菜沙拉終于做好了。“好香啊!”寶寶們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自己做出來的沙拉味道真是好極了。
好吃的蔬菜怎么能只有我們小朋友獨享呢?幼兒園里的兔媽媽這幾天剛生了寶寶。桐桐說:“我們把沙拉帶給兔媽媽和小兔子去嘗一嘗吧,這樣小兔子和兔媽媽就能養得壯壯的,變得更可愛啦!”于是寶寶們帶著自己帶過來的蔬菜去慰問了剛生產的兔媽媽。
五、種一種:蔬菜寶寶我照顧
在課程初始,為了了解寶寶們究竟對哪些綠色蔬菜敬而遠之,家長協助寶寶們做過調查。在不愛吃的蔬菜里,大蒜是最不受歡迎的。因此,我們決定還是從親身體驗出發,通過種植、照顧大蒜,幫助寶寶們改善對大蒜的“偏見”。
大蒜種在哪里呢?寶寶們拿來了自己選擇的器皿開始了種植。挖上泥土,摳個小洞,把蒜頭藏到土里,澆點水。自從孩子們種下大蒜以后,入園時要去看一看;午睡起床要去瞄一瞄。興許是聽見了孩子們的呼喚,小苗兒一盆接一盆地探出了頭。看來行動已經初步取得了成效,攻破大蒜這一關指日可待了。
在“萌娃親蔬記”的課程實施中,我們從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根據幼兒對色彩鮮艷、形狀有趣的事物有好奇心的特點,通過動手動腦,及用各種感官感知、體驗蔬菜的有趣,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蔬菜,初步了解蔬菜是有營養的,逐漸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